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持续升温,“半价理想”标签让零跑汽车一跃成为消费者关注焦点。但在交付量节节攀升的同时,投诉指数却环比激增121.56%。销量与口碑能否同步进阶?这场“逆风翻盘”背后藏着怎样的隐忧?
数据显示,今年1-7月,零跑以827分投诉指数跻身新势力第三位,仅次于蔚来、小鹏。单月平均投诉达118,与上汽名爵、五菱等老牌合资车企不相上下。热销之下,质量和服务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陆家嘴金融交易会上,有行业人士直言:“高性价比车型抢占市场份额,但售后体系跟不上就会出现集中维权。”
一、现象描述:销量冲刺带来的质量考验
零跑C11、C10、C16三款主力车型贡献了最多订单,也承载了最多吐槽。尤其是2023款C11,一年内相关投诉高达180.1,占总量近22%。轮胎偏磨、电池续航缩水、车身异响成用户痛点。据Wind终端统计,仅动力电池衰减类问题就占到31.86%,部分车主反馈一年行驶不到万公里续航已明显下降。
二、数据佐证:服务短板引发信任危机
今年上半年,经销商拒退定金事件频发,373.75分的服务类投诉占比45%,远超行业均值。“质保政策区别对待”“回收权益不兑现”等问题多次登上百度热榜#地方债新政#相关讨论区。有消费者下单后发现车辆售罄,却被4S店拒绝退款;还有体验店销售合同变租赁合同导致维权无门。这些案例反映出渠道管理滞后的结构性风险。
某券商首席向笔者透露:“新能源品牌快速扩张时最容易忽视经销商管控和售后响应速度,这直接影响客户复购率。”同花顺数据显示,新势力企业中仅有极氪实现全年服务满意度提升,其余品牌普遍因交付压力导致满意度回落。
三、政策溯源:质保与OTA升级的新挑战
对照国家最新《新能源汽车三包规定》,零跑在质保执行层面存在差异化处理。例如,同样是纯电车型,不同批次享受不同期限保障,引发大量集中申诉。而OTA升级本应优化用户体验,却因音响音质下降而遭遇负面反馈——据实地调研,多位C16车主反映升级后一周内低音效果几乎消失,对安全提示音接收造成困扰。
条文对比如下:
| 项目 | 旧规(2022) | 新规(2025) |
|--------------|-------------------|---------------------|
| 电池质保 | 8年/12万公里 | 10年/15万公里 |
| OTA升级责任 | 无明确要求 | 强制提供降级选项 |
| 定金退还 | 经销商自定规则 | 必须按协议执行 |
四、投资启示:ESG风险模型及资产配置建议
随着新能源产业链监管趋严,从财报分析延伸至ESG风险模型可见,企业不仅要拼技术,更要拼透明度和社会责任感。一方面,高增长带来现金流改善,但若无法及时解决售后痛点,将拖累长期估值表现。在陆家嘴金融交易会上观察到,多家基金已将“客户满意度指标”纳入选股标准,用于筛查潜在黑马企业。
针对投资者,可操作建议如下:
1. 优先关注拥有完善经销网络且主动披露售后数据的新势力公司,如理想汽车。
2. 配置新能源汽车ETF时,应动态调整持仓比例,根据季度用户净推荐值变化做加减仓决策。
3. 建议参考ESG评级报告,将“产品可靠性”和“客户关系管理”作为重要打分项,而非只看营收规模或利润率波动。
认知误区警示:“高销量=优质资产”的逻辑并不成立。在结构性去杠杆周期里,那些忽视渠道管控和用户体验的企业更易陷入估值陷阱——历史数据显示,新势力头部公司间最大回撤可达38%。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你愿意为价格优势买单,却忍受不断出现的小毛病吗?面对品质与服务双重挑战,你会如何选择自己的下一辆新能源车?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