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款纯电动车横在展台上,亮得有点扎眼。
人群里有孩子嚷着要和机器人合影,也有人举着手机对着参数表拍个不停。
那天我没多想,直接走过去,盯着那一排“90kW峰值充电功率”的小字,突然脑子里冒出来一句——这年头,谁还在用功能机发短信啊?
有点像在电子竞技赛场上,队友全员高配外设,你还在用五年前的鼠标打职业联赛。
现场有个大哥听完讲解员的介绍,回头和朋友嘀咕:“3C都没有,还想着卷市场,真是有点意思。”
气氛一瞬间像路边烧烤摊,热闹里透着些许自嘲。
我忽然想起自己刚毕业那会儿,骑着小电驴在城中村里穿梭。
那时候纯电动汽车对我来说和外星科技差不多,听说电池能跑400公里,已经觉得这车能上天。
可现在,数据一刷,800V成了新宠,5C快充挂在嘴边。
去年全国纯电动销量600万,朋友圈里晒新车的比晒娃的还多,SEO关键词“新能源”、“快充”、“高压平台”点进去全是人山人海。
可仔细瞅瞅,真正能打的,没几台。
大部分品牌还在原地“挠痒痒”,仿佛球场上还没热身就被对手一记三分投懵。
你要是真信了所有宣传,那比相信彩票能中大奖还天真。
市场的风向转得比魔术师还快。
今天你还在琢磨要不要换车,明天楼下小区的充电桩已经排起了长队。
朋友里头有个“技术党”,说什么“没有高压快充,续航全靠玄学”,语气里带着点鄙夷。
另一边,老王家三口买了台降价两万多的纯电,开去菜市场买菜,邻居看了直呼“真会过日子”。
现实就是这么分裂,技术流和性价比党,谁都不服谁。
说到技术,800V、5C快充、激光雷达、智驾系统,这些词儿现在听着像是买车必点套餐。
可真到用车那天,智驾功能大概率还没空调用得多。
厂商一个劲儿地卷配置,媒体跟着起哄,咱老百姓呢?
多半还是得算账。
买电车和买房没什么两样,预算卡死,剩下的都是心理建设。
你问我怎么看90kW的快充?
说实话,放在几年前,这玩意儿能当噱头炒作。
现在嘛,像是饭桌上没上桌的小菜,吃不吃都一样。
有时候真觉得自己像个穿越者,眼看着老品牌一个个掉队,新势力却像开挂一样升空。
昨天还在和朋友吐槽某品牌“降价都没人要”,今天就有人在群里晒新车钥匙,配文还带上了“新能源高压平台”这几个大字。
行业洗牌比斗地主还快,谁先出错一张牌谁先下桌,这事儿搁在手机圈、篮球场,全都一样。
你别觉得车企有多惨,消费者也没好到哪去。
新技术出来得飞快,钱包跟不上节奏,想升级又怕踩坑,和买球鞋一样,没准刚买就被爆款打脸。
其实这些年看下来,买车这件事,和谈恋爱差不多。
刚开始都看颜值、看配置,时间久了才知道,靠谱的续航和靠谱的售后才是真爱。
90kW快充到底能不能忍?
看你怎么用。
如果你家楼下就是快充桩,天天通勤十几公里,没啥问题。
可要是周末想自驾去郊区,充电速度慢一点,心态可能就崩了。
别忘了,等你真想换车,那些用过的低压平台,二手市场都未必肯要。
说到底,纯电市场这锅大杂烩,什么口味都有。
有人奔着技术当饭吃,有人盯着价格薅羊毛。
厂商卷生卷死,消费者也在纠结,谁也别嘲笑谁。
你说800V是不是未来?
我信。
你说现在买台便宜的纯电能不能过日子?
也行。
就像老北京炸酱面,讲究的加黄瓜丝,不讲究的也能吃个饱。
你还在犹豫要不要为800V买单,还是直接冲着降价两万的“白菜车”下手?
评论区欢迎来battle,别光看热闹,咱一起把话说开,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懂行人。
下一次,谁知道潮水又往哪边倒,反正我先去补个觉,明天还得研究新能源最新爆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