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造车爆单了,半个月狂卖22万台,问界新M7太火了!

最近车圈里最热闹的话题,恐怕就是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问界新M7了。

这车一出来,动静可真不小,官方说预售半个多月,订单就超过了二十二万台。

这个数字一摆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有点懵:真的假的?

华为造车爆单了,半个月狂卖22万台,问界新M7太火了!-有驾

现在车市这么卷,一台三十万上下的国产新能源车,怎么就能火成这个样子?

要知道,它的上一代车型,虽然也卖得不错,但市场上对它的议论可不少,怎么这新款一出来,就跟换了辆车似的,人人都抢着要了?

这里面的门道,咱们得好好捋一捋。

要说清楚这事儿,得先看看老款的问界M7是个什么情况。

老款车刚上市的时候,其实也掀起过一阵热度,毕竟有华为这个金字招牌在背后撑着。

但时间一长,一些比较懂车的或者要求高的消费者就开始提出问题了。

华为造车爆单了,半个月狂卖22万台,问界新M7太火了!-有驾

有人说它的底子,感觉还是之前赛力斯SF5那套,只是换了个更大更气派的外壳,内在的技术,尤其是底盘悬挂这些硬功夫,跟同价位的理想、蔚来比起来,好像差了点意思。

更关键的是,大家对于车辆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老款M7在一些碰撞测试中的表现,也引起过不小的争议。

所以,在新款出来之前,很多人心里是打着问号的,觉得华为这次可能也就是小修小补,换换灯,改改内饰,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可谁也没想到,华为这次是动真格的了。

在发布会上,余承东直接就说,为了升级这台M7,他们前前后后投了五个亿进去。

五个亿是什么概念?

这笔钱,对于很多车企来说,都够从头到尾研发一款全新的车型了。

华为造车爆单了,半个月狂卖22万台,问界新M7太火了!-有驾

华为把这么多钱砸在一款“改款”车上,目的就很明确了:要把之前所有的短板,全都补上,而且还要把它变成长板。

这就不再是简单的换代了,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钱花在哪儿了呢?

首先就是花在了大家最关心的安全上。

以前大家觉得车身结构不够扎实,那好,新款M7直接把车身重新设计了一遍。

全车用了大量的高强度钢和铝合金,比例超过了百分之八十,其中最关键部位用的热成型钢,就是那种强度特别高、用在坦克潜艇上的材料,占比也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二十四点四。

这些数据普通人听着可能没感觉,换个大白话说就是,这台车的骨架,变得无比坚硬,就像一个壮汉穿上了一身厚重的盔甲。

华为造车爆单了,半个月狂卖22万台,问界新M7太火了!-有驾

这么一来,万一发生碰撞,这副“钢筋铁骨”就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车里人的安全。

这是看不见的地方,但却是最实在的投入,一下子就打消了很多人心里的顾虑。

对于买这种大家庭SUV的人来说,什么最重要?

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吗?

华为这第一步棋,就走到了消费者的心坎里。

接着,就是华为最拿手的看家本领——智能驾驶。

华为造车爆单了,半个月狂卖22万台,问界新M7太火了!-有驾

以前很多车的智能驾驶功能,听着很炫酷,但用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特别依赖高精地图,简单说就是,只有在一线大城市的核心路段,地图数据覆盖得好的地方,它才能用得顺畅。

一旦你开车回老家,或者去个稍微偏远点的地方,这套系统多半就成了摆设。

华为的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最大的突破就在于它能做到“不依赖高精地图”。

这就意味着,无论你在全国哪个城市,只要是高速路或者城市里的主干道,它基本都能用。

这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就像你车上随时坐着一个驾龄几十年的老司机,他不仅能帮你稳稳地开车,还能提前预判路上的各种突发情况,比如突然窜出来的行人、不打灯就变道的车辆。

华为造车爆单了,半个月狂卖22万台,问界新M7太火了!-有驾

发布会上那个演示视频,面对突然出现的障碍物,别的车还在反应,问界M7能非常果断地紧急刹停,那种安全感是实实在在的。

这种能全国都能用、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技术,才叫真正的智能,而不是一个花哨的玩具。

产品力上来了,价格更是给足了诚意。

新款M7的起售价定在了二十四万九千八,比老款直接便宜了四万块钱。

这个操作,可以说是相当“狠”了。

你想想看,一台安全性大幅提升、拥有目前市场上顶尖智能驾驶系统、空间又足够一家人用的六座大车,价格直接进入了二十五万的区间。

在这个价位里,你横向去比较,会发现很难找到一个能跟它全面抗衡的对手。

华为造车爆单了,半个月狂卖22万台,问界新M7太火了!-有驾

有的可能空间差不多,但智能化水平差了一大截;有的可能智能化也不错,但要么是轿车,要么就是五座车,满足不了一家老小的出行需求。

华为这一手,等于是用一台全方位升级的“高配”产品,去打别人“中配”甚至“低配”的价格区间,这种性价比,对于精打细算的家庭用户来说,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除了安全、智能和价格这三个最核心的优势,其他方面的提升也都是围绕着“家庭”这个中心来的。

比如车内的空间,虽然轴距没变,但通过重新设计座椅和优化内部布局,让第三排不再是只能应急坐小孩的“小板凳”,成年人坐进去也能有个相对舒服的姿势。

底盘悬挂也从老款的麦弗逊升级成了更高级的双叉臂,开起来更稳,坐起来更舒服。

车里的鸿蒙智能座舱,用起来就跟华为手机一样流畅,家里老人小孩都能轻松上手,导航、听歌、看视频,动动嘴就行。

这些细节上的改进,虽然不像智能驾驶那么“高大上”,但却实实在在地提升了日常用车的幸福感。

当一台车既能给你最顶级的安全和科技,又能照顾到你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成功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背后,是华为对中国家庭用车需求的深刻理解,也是中国制造用实打实的技术和诚意,赢得市场的最好例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