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800元!全新CB1000SPHornet国内上市,马力限制配不上SP名号

本田新车价格直降2.7万,但马力却被砍掉近一半,这算哪门子升级?

昨天刚发布NC750 DCT的本田,今天突然把全新CB1000SP Hornet扔进国内市场,128,800元的售价让车友圈炸开了锅。

有人说这是本田史上最狠的“反向升级”,也有人说这是公升级街车价格战的开幕雷击。

翻开配置表,这台挂着SP后缀的“黄蜂”确实堆满了顶级配置:Showa倒立式前减震、Öhlins TTX36后减震、Brembo Stylema四活塞卡钳,还有支持导航投屏的5英寸TFT仪表。

但当目光扫到动力参数时,67kW的最大功率让所有人瞬间沉默——这数据比海外版直接腰斩,甚至比自家五年前的CB1000R还少了28匹马力。

更魔幻的是,本田官方宣称这是CB1000R的升级换代车型。

但当我们把两代车型摆在一起对比,新款不仅取消了标志性的单摇臂设计,车架还被扒出疑似沿用CB650R的结构。

有业内人士实测发现,国内版发动机ECU被刻意限制了转速上限,海外版能拉到11000转的暴力四缸机,在国内连9000转都成了禁区。

128,800元!全新CB1000SPHornet国内上市,马力限制配不上SP名号-有驾

价格倒是诚意十足,比2021款CB1000R直降27,000元,还标配了双向电子快排和HSTC牵引力控制。

但问题在于,当川崎Z900用10.79万元就能买到125马力时,这台阉割到91匹的“性能版”真的配得上12.88万的定价吗?

有车友在论坛贴出改装清单:刷欧版ECU需要6000元,换全段排气再加2万元,关键是这么折腾完官方质保直接作废。

128,800元!全新CB1000SPHornet国内上市,马力限制配不上SP名号-有驾

设计争议同样激烈,新款黄蜂抛弃了Neo Sports Cafe的咖啡骑士风格,转向棱角分明的现代街车造型。

只是这个被戏称为“川崎化”的外观,让老玩家直呼找不到初代黄蜂900的影子。

更扎心的是,海外媒体曝光的SP版专属配置——比如可调式风挡和钛合金天蝎排气,在国内版本上统统消失不见。

128,800元!全新CB1000SPHornet国内上市,马力限制配不上SP名号-有驾

我们实地探访了上海某本田大贸店,销售顾问坦言首批到货的5台试驾车早已被订空。

但当被问及动力限制问题时,对方闪烁其词:“城市骑行根本用不到那么大马力,而且刷ECU会影响车辆稳定性。 ”

有意思的是,展厅里2023款CB1000R仍在以15.58万的价格清仓,两台车摆在一起,老款的钢丝辐条轮和金属油箱反而更显高级感。

128,800元!全新CB1000SPHornet国内上市,马力限制配不上SP名号-有驾

底盘配置可能是这台车最硬的底气,前41mm Showa SFF-BP减震支持20段压缩阻尼调节,后Öhlins TTX36更是赛道级装备。

实际山路试驾中,轻量化车架带来的灵活转向确实惊艳,但每当出弯时油门到底,被阉割后的动力曲线总让人觉得差了半口气。

有同行车媒做了零百加速测试,国内版4.9秒的成绩比海外版足足慢了1.2秒。

128,800元!全新CB1000SPHornet国内上市,马力限制配不上SP名号-有驾

电控系统倒是给足了面子,除了常规的雨天、标准、运动三种模式,还隐藏着可自定义的第四种模式。

不过当你想用手机连接Honda RoadSync实现导航时,会发现这套系统至今没有适配百度地图,实际操作起来还不如手机支架方便。

倒是双向快排表现出色,配合滑动离合在连续降档时几乎感觉不到顿挫。

128,800元!全新CB1000SPHornet国内上市,马力限制配不上SP名号-有驾

在经销商提供的配置对比表上,本田特意用红色标注了SP版比普版多出的7项升级。

但眼尖的车友发现,这些所谓的“升级”在海外版都是标配。

更迷惑的是,官方宣称的轻量化车身实际整备质量达到214kg,反而比CB1000R还重了3kg。

有工程师透露,为了通过国四排放,排气管内部增加了两段三元催化装置,这可能是增重的罪魁祸首。

128,800元!全新CB1000SPHornet国内上市,马力限制配不上SP名号-有驾

刹车系统倒是没缩水,Brembo Stylema卡钳搭配310mm双浮动盘,实测从100km/h刹停只需36米。

但令人费解的是,本田给这套顶级刹车配了条正新轮胎,抓地力在山路激烈驾驶时明显拖了后腿。 有车主提车当天就换了米其林Power5,单这一项又花掉3000元。

128,800元!全新CB1000SPHornet国内上市,马力限制配不上SP名号-有驾

关于发动机的血统争议愈演愈烈,虽然本田声称这是CBR1000RR同源引擎,但拆解报告显示缸径行程与海外版完全不同。

更夸张的是,泰国工厂流出的生产记录显示,国内版发动机型号后缀带着“CN”标识,而欧版则是“EU-R”。

有资深玩家实测发现,这台发动机的中段扭矩比海外版丰盈,但代价是牺牲了高转爆发力。

128,800元!全新CB1000SPHornet国内上市,马力限制配不上SP名号-有驾

价格屠夫的帽子或许更适合川崎,Z900 SE版带着119马力杀到11.79万,还比本田多了弹射起步功能。

雅马哈则玩起了错位竞争,MT-09 SP用三缸十字曲轴和全可调KYB减震,在13.2万的价位段抢走不少关注度。

反观本田的应对策略,似乎是想用配置表上的豪华品牌零部件唬住消费者,却忘了公升级玩家最看重的还是原始机械魅力。

128,800元!全新CB1000SPHornet国内上市,马力限制配不上SP名号-有驾

经销商朋友圈刷屏的促销话术很统一:“不到13万买hlins减震和Brembo卡钳,还要什么自行车? ”但真正到店咨询的老玩家,十个里有八个在问破解ECU的可行性。

某改装店老板透露,已有二十多位准车主预付了刷机定金,尽管这意味着放弃三年保修。

“本田这次玩脱了,大家宁愿要辆没质保的全马力版本。 ”他边说边展示电脑里存着的欧版ECU数据包。

128,800元!全新CB1000SPHornet国内上市,马力限制配不上SP名号-有驾

有趣的是,本田中国官网上特别标注了“建议使用95号汽油”,而海外版说明书明确写着91号汽油即可。

这细微差别引发车友集体吐槽:“马力砍了,喝油倒是更讲究了。 ”

更戏剧性的是,某车媒在油品测试中发现,加了92号汽油的CB1000SP Hornet,在赛道中段会出现轻微爆震,这个现象在海外版车型上从未出现。

128,800元!全新CB1000SPHornet国内上市,马力限制配不上SP名号-有驾

在摩托车友聚集的虎扑论坛,关于这台车的投票显示:43%的人认为“价格真香,配置到位”,37%的人坚持“马力阉割不可原谅”,剩下20%在观望二手市场走势。

有刚提车的90后车主在抖音直播里坦言:“我知道它跑不过Z900,但本田金翅膀标值三万,改装潜力值两万,剩下的就当为信仰充值了。 ”

128,800元!全新CB1000SPHornet国内上市,马力限制配不上SP名号-有驾

行业分析师指出,本田这波操作本质是拿配置换市场,用看得见的豪华配件转移消费者对动力的关注。

从销售数据来看,这个策略确实见效——北京某经销商单日订单破百,其中70%买家是首次接触公升级车型的新手。

只是不知道当这些新车主某天在高速上被国产800cc车型超越时,会不会后悔没多看两眼参数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