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又发战报了,说自己8月份全球销量又涨了,实现了连续8个月正增长,听着特别666,感觉跟开了挂一样。
但讲真,每次看到丰田这种新闻,我的感觉都特别魔幻。
就好像整个武林都在华山之巅,比拼谁的激光剑更炫,谁的无人机飞剑更智能,谁能一秒钟劈出十八道剑气还带闪光特效。大家打得脑浆子都快出来了,一个个都修仙入魔,号称自家内功心法能直通元婴,当场飞升。结果回头一看,武林盟主还是那个在山脚下卖馒头的张大爷,他既不会飞,也不会发光,只会老老实实地揉面,蒸馒头,确保你今天买的馒头和二十年前的味道一模一样。
这个张大爷,就是丰田。
整个车圈现在已经不是卷了,是直接发疯。前脚刚有人把价格打到地板,后脚就有人直接把地板掀了,连着地基一起打包送给你。大家都在赌,赌自己能熬死对方,赌明天就能技术爆炸,赌消费者都是傻子。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在这种掀桌子的“黑暗森林”里,丰田的玩法简直是一股清流,或者说,泥石流。
它涨了多少?全球2.2%。在中国这个神仙打架的主战场,涨了多少?0.9%。
这个0.9%简直是艺术。在一个人均“不降价三万就开除国籍”的市场里,在一个所有人都把“智能”当饭吃的环境里,丰田靠着凯美瑞、RAV4这些老面孔,硬是给你挤出来一个正增长。这已经不是卖车了,这是在进行一种行为艺术,主题是《我就这样,你气不气》。
你说它靠什么?财报里写得明明白白,北美市场大爹给力,凯美瑞和RAV4混动热销。中国市场呢,也提了一嘴bZ3X,但你我都知道,真正撑起那0.9%的,还是那些开不坏也帅不起来的“中年之友”。
这就是最骚的地方。当所有人都在讨论自动驾驶能不能干翻老头乐的时候,丰田用实际行动告诉你,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在乎你的车能不能自己开。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此深有体会。我们这种人,买车的需求非常朴素。第一,别把我扔在路上。第二,别天天让我往修理厂跑。第三,加油别太贵。没了。就这么简单。你跟我扯什么智能座舱,什么AI大模型,什么一键漂移,我只会觉得你这人有点不务正业。我的车机只要能连上蓝牙放郭德纲的相声就够了,其他的都是花里胡哨。
丰田就是把这种“中年人思维”做到了极致。它的混动,就是汽车界的“压缩毛巾”,看着平平无奇,但实用性拉满。它不追求极致的性能,也不追求科幻的体验,它追求的是一种近乎变态的“确定性”。在如今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确定性”本身就是一种玄学,一种信仰。
会买奔驰的人,买的是那个三叉星标带来的社交光环。会买特斯拉的人,买的是马斯克画的那个通往未来的大饼。而会买丰田的人,他们买的,就是一种“麻烦滚远点”的保险。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被生活盘过几年之后,你就懂了。
讲真,丰田的纯电卖了多少?1万7千台。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在国内一众新势力眼里,这可能就是一个星期的量。丰田自己也知道自己那几个带电的铁疙瘩是什么货色,但它不慌。诶,它就是不慌。
它的心态就是:你们玩儿闪电战,我搞持久战。你们用最锋利的矛,我用最厚的盾。你们追求一招毙命,我追求耗死你们所有人。它在日本本土的销量甚至还跌了,理由也很有趣,又是地震又是停产的,仿佛在说“不是我军不给力,是天灾人祸搞偷袭”,突出一个淡定。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丰天根本不是张大爷,他更像是修仙小说里那种扫地僧,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个战五渣,结果他一出手,用的是最基础的罗汉拳,但内力深厚得像三体人见了都要当场去世。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当所有人都被“技术”这个词绑架,开始在一些用户根本感知不到的地方疯狂内卷时,丰田直接不玩了,摊牌了。它直接把问题拉回到了原点:一辆车,最最最核心的价值是什么?
是开。
是能开,是好好开,是省心开。
但能开,就是能开。
这个逻辑简单粗暴到让所有人都没法反驳。所以你看,即使它在中国只增长了0.9%,即使它的纯电被所有人嘲笑,它依然是全球销量冠军。就问你怕不怕?
这才是最恐怖的。它用一种近乎偏执的保守主义,对抗着整个行业的激进。这种对抗的结果,就是它依然活得很好,甚至比那些天天喊着“颠覆”的活得还好。这简直是对所有“互联网思维”的终极嘲讽。
当然,这种好日子还能过多久,谁也不知道。也许明天电池技术就突破了,固态电池跟不要钱一样满地都是。也许后天AI就觉醒了,所有车都变成了变形金刚。到那个时候,丰田这身“金钟罩铁布衫”可能就真的顶不住了。
但至少在现在,在这个混乱的、癫狂的、所有人都杀红了眼的时代里,丰田用自己的功德簿告诉所有人一个道理:有时候,最强的进攻,就是什么都不做,就静静地看着你把自己玩死。
这心态,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