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年,张兴海揣着8000块,在重庆那片热土上,愣是从做弹簧干起,一步一个脚印,摸爬滚打到了汽车行业。这可不是一般的胆识,想想看,8000块在80年代,那可是巨款啊!都能买好几台大彩电了!他这魄力,啧啧,真让人佩服。后来,2016年,新能源汽车开始冒头,张兴海嗅觉灵敏,一头扎了进去,推出了赛力斯的首款车SF5。可惜啊,市场反响一般,但这增程式技术路线,倒是选对了,冥冥之中,似乎预示着什么。
时间来到2020年,这可是个关键的年份。当时,华为的余承东正四处寻找合作伙伴,想在汽车领域大展拳脚。广汽集团的高管们,可能是觉得风险太大,11个人,投了11个反对票,直接把华为拒之门外。这要是搁一般人,估计就偃旗息鼓了。可余承东是谁?那可是“余大嘴”,岂能轻易放弃?这不,转头就找到了张兴海。张兴海也是个敢想敢干的主,一看机会来了,立马和华为达成了合作。要说这广汽的11位高管,估计肠子都悔青了,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了。
与华为合作后,赛力斯就像开了挂一样,蹭蹭地往上窜。华为的质量管理体系、鸿蒙智能座舱,再加上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简直就是强强联合!问界M7、M9等高端车型一推出,直接在市场上炸开了锅。2024年,赛力斯营收突破1452亿元,净利润达到59.5亿元,成了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张兴海更是豪气冲天,喊出了“三年百万辆”的口号。不得不说,这眼光,这胆量,真不是盖的。
可话说回来,赛力斯的成功,真的是全靠华为吗?也不尽然。张兴海的创业精神、赛力斯对增程式技术的坚持,以及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要是没有张兴海当初的坚持,没有他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就算华为来了,又能如何呢?这就像炒菜,食材好,还得有好的厨师,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当然,华为的加入,无疑是给赛力斯添了一把火,让它烧得更旺。华为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为赛力斯打开了高端市场的大门,也让它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这就像给一匹千里马装上了翅膀,让它跑得更快,飞得更高。
所以说,赛力斯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张兴海的远见卓识,华为的技术加持,以及市场机遇的把握,缺一不可。这就好比一场精彩的演出,导演、演员、舞台灯光,都得配合默契,才能呈现出完美的演出效果。那么,你认为赛力斯的未来会如何呢?它能否实现“三年百万辆”的目标?又将如何应对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