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驾驶前方,刚从新车塑料膜上揭下最后一层保护贴的手,习惯性地在空调出风口旁摸了摸。指腹下是冰凉的车内饰板,透着科技的反光。窗外有微弱雨丝砸在玻璃上,雨刷没几秒就自作主张地刷了一下,似乎比这台车主还勤快点儿。2026款全新领克08EM-P的上市发布会现场,工作人员还在背后低语,新车售价打到15.98万起,四个型号,不同续航、配不同“保姆”级待遇,“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听到这消息时,身后某个大叔立刻掏出手机开始计算贷款利率,身边的小姐妹则在研究座椅通风要不要直接安排上。
前几年,谁能想到,激光雷达这种昔日只会出现在题库里考你“高级别智能驾驶传感器”的玩意儿,如今遍地是标配;还能追着你屁股后面,提醒你小心盲区。而现在,这项配置,和大功率充电接口、哈曼卡顿音响、电动尾门、电磁悬挂、方向盘加热与记忆……像餐馆老板把冷菜拼盘一股脑摆满一桌子。“厂家这把,是真下血本。”身旁有懂行情的哥们啧了一声。
从专业角度来盘一下这个事。四款车型,其实核心的差距主要就分几块:动力电池容量、智能驾驶系统迭代、以及舒适性和附加“花活”配置。入门和次低配,用的是28.3kWh电池,160公里纯电续航。到了次顶配和顶配,电池涨到38.2kWh,纯电续航拉到230公里。价格“跳”也挺滑头,每一步都卡得让你觉得“再加点儿钱,可能更香”。
剥开配置皮,先说驾驶层面。新08用的1.5T混动发动机,三挡DHT,牌面热效率高达47.26%,两驱版百公里馈电油耗4.5L。再加上CCD电控减振、全系激光雷达和NOA城市/高速辅助驾驶。市面上随手一抓,谁敢说自己就是全能选手?其实也没几个。
翻一翻配置表,低配的“160长续航Max”版本,能直接怼进23扬声器哈曼卡顿、方向盘加热、主驾座椅记忆、电磁悬挂这些项,把配置党打得一点脾气没有。智能驾驶部分,“英伟达Orin Y芯片+千里浩瀚H5”,高速&城区NOA都给你,你要是刚出社会,手头预算又恰好搁这档,估计会直接下单。毕竟15.98万就能端到这种菜,早几年还得去拼妖风口;如今国产车玩的确实像极了饭店老板收工前清仓,全给你囤上。
而到了“160长续航Ultra”这档,1.7万提价基本是买全套四座通风按摩+真皮+HUD等增配。说句不怕被打的话,这种配置大多数情况下平时看着舒服、用时也提档次。但大概率你下车后,思考最多的瞬间,依然是买这包升级真皮的钱,能不能换成加油卡直接发放,毕竟人只要还没富到忘记自己银行卡密码,“买增配和买便利”总有纠结。
“230超长续航Ultra H7”与“210四驱性能Ultra H7”各有些许不同。前者主打升级电池与算力,数字上更大更快。英伟达雷神智驾芯片算力直接飙到700TOPS,听着比隔壁家娃高考分数都耀眼。不过,实际落在普通人的主观体验——比如你日常城区、偶尔郊县、最多国道自驾,这多出的小半百公里续航,和更高等级的智驾辅助,换句大白话,不少人其实未必能真用足。对大多数用车习惯主打通勤买菜,这部分升级,在花心思琢磨性价比的朋友那里,可能就有些鸡肋:花1.9万换多电池和更灵的芯片,用不上那就真砸里了。
至于“顶配版”210四驱性能Ultra H7,21.28万,四驱加魔毯悬挂、零百4.6秒,已经直接把这台车往动力和滤震极限再拉一档。说实话,对绝大多数家庭买家,四驱和高配悬挂这俩东西,除了下雨天多点安全感和偶脾气拐弯抹角时的虚荣,实际意义不算多大。真铁杆玩家,那倒另说。
换个角度,大部分消费者其实都纠结在“这车到底保姆到啥水平”。其实只要不是“大脖子病”级别的懒,领克08这些基础标配拉满的版本,已经省去了和销售反复拉锯、琢磨哪个功能舍不得割舍的内耗。所谓家用SUV的“保姆级”,无非最终还是为“便宜、省心、开着省油、不闹心”这几个目标服务。至于智能驾驶、激光雷达、23扬声器,其实更多时候,是厂家怕你觉得不够酷,先帮你想好了“要不然以后用得上呢?”——这种好心,就像饭店给你一份十二人大菜,哪怕一个人搁这慢慢吃,他们也心安理得。
当然,别问为什么冰箱全系选配。工程师心知肚明:要是冰箱标配,这才是真人秀节目,谁都怕你吃完羊肉串,车里多出俩流氓蚊子。
说回推荐。依目前用车实况和主流人群的消费心态,这台新08组合里,我更愿意选160长续航Ultra。实用配置补齐,空间与舒适性双赢,该有的都有了,预算多花点感觉也值当。至于高阶智驾与变态大电池,对真正有这需求的人,自己都会权衡;只图日常代步和舒心出行,这已经相当全了。
最后,买车总归不像抓娃娃机,图个惊喜。你选的一切,其实都写在你的需求和能花出去的钱里——只是厂家这锅“大锅炖配置”,愿不愿意多撒一把料,全看市场走向。至于全系标配的激光雷达,未来到底能在“辅助驾驶”里救你几次命、还是助你半夜加班不翻沟,这账到底怎么算,恐怕谁也不敢一锤定音。也许,这才是智能电车时代最大的不确定性:你以为买的是“保姆”,其实可能只是换了个电子保姆的小黑板,在等你自己交出使用说明书。
那么,假如是你,真的会为了“全能保姆”多掏一把钱,还是继续把预算和需求刻在钱包上?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