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吹中国制造了,重汽出海的真相是:不出去就会死

老实说,最近几年最魔幻的现实主义,都藏在各种企业的大会里。

甭管是互联网黑话漫天飞的发布会,还是地产商咬着牙办的答谢会,都透着一股“虽然我知道你在吹,但你最好接着吹”的诡异氛围。

但最近看到中国重汽那个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的新闻,感觉有点不一样。

它不像是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自嗨,更像是一场大型的“肌肉秀”加“分赃会”。核心思想就一句话:国内这桌麻将打得太累,兄弟们,跟我去隔壁村开赌场,那边人傻钱多,速来。

这事儿的核心,不是开了个会,也不是发了几十辆皮卡当奖品,而是把一个所有人都知道但又不好意思明说的商业逻辑,扒光了给你看:在中国做实体,尤其是重工业,想在国内市场继续高歌猛进,难度堪比让甲方一天改稿10次后还能说出“辛苦了”三个字。

增长,唯一的增量,在海外。

我们先看重汽交出来的这份“体检报告”。

今年前九个月,重卡出口11.1万辆,9月份一个月就干出了一万五千辆,全年目标冲着15万辆去。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在地球的另一端,在非洲的矿山,在东南亚的雨林,在南美的潘帕斯草原上,每新增一批轰鸣的钢铁巨兽,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车头挂着的是中国的牌子。

这数据不是PPT画出来的,是真金白银一单单卖出来的。

别吹中国制造了,重汽出海的真相是:不出去就会死-有驾

很多人看到这个数据,第一反应是,牛X,中国制造NB。

这种想法对,但不够深刻。

这不叫NB,这叫求生。一种非常高级且体面的求生。

你必须明白,国内的重卡市场是个什么德行。

这里就是个标准的存量市场,跟个极限吃鸡决赛圈一样,地图就那么大,玩家就那么多,多卖一辆,就意味着你的某个倒霉蛋同行少卖了一辆。价格战、渠道战、回款战,各种姿势的肉搏,卷到最后大家都没什么利润,纯粹是为GDP做慈善。

别吹中国制造了,重汽出海的真相是:不出去就会死-有驾

这种环境里,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

掀桌子不玩了呗。

当然,不是真的掀桌子,而是换个桌子玩。

这就是重汽的“国际化转型”战略背后,最真实的利益博弈。它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一个必选项。你不走出去,就只能在家里被活活卷死。这不叫高瞻远瞩,这叫“不这么做会死”。

所以你看重汽的出海逻辑,其实是一种典型的降维打击。

它把在国内这个地狱级难度市场里磨炼出来的产品力、成本控制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打包扔到那些还处于“能开就行”阶段的海外市场。

这就好比一个在MMA职业赛里天天挨揍的选手,突然跑到高中生拳击社团,那简直是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一拳一个小朋友。

那些海外市场的用户,以前的选择很尴尬。要么是死贵死贵的欧洲老牌,比如斯堪尼亚、沃尔沃,车是好车,但价格能让你怀疑人生,买一辆车的钱够在当地买块地了。要么就是一些本地拼装或者二手淘汰的“工业辣鸡”,便宜是便宜,但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修,误工费比油钱都贵。

别吹中国制造了,重汽出海的真相是:不出去就会死-有驾

这时候,重汽带着它的产品来了。质量比本地货强一大截,价格比欧洲货便宜一大截,服务还跟得上。

这叫什么?

这叫创造了新的价值。不是在零和博弈里抢蛋糕,而是直接把蛋糕做大了,把原来买不起新车的用户,变成了自己的客户。

别吹中国制造了,重汽出海的真相是:不出去就会死-有驾

所以,那个所谓的“五大转型”战略,什么绿色化、数智化、服务化、国际化、多元化,听起来很宏大,其实翻译过来就是一套组合拳。

国际化是主攻方向,是开疆拓土。

而服务化,就是给这支远征军配的后勤保障。

别吹中国制造了,重汽出海的真相是:不出去就会死-有驾

以前咱们很多企业出海,都是一锤子买卖,车卖给你就拉倒,坏了你自己想办法。这种模式就是典型的“快种快收”,能捞一笔是一笔。但重汽现在强调的是全生命周期服务,后市场收入目标10亿美金。

这说明什么?

说明人家想做的是长久生意。卖车只是第一步,后续的维修、配件、金融服务,才是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这就像卖给你一部手机,然后再让你开通各种会员服务一样,后者才是利润大头。

把服务“喂到嘴里”,让海外的经销商和用户觉得,买你的车,省心,有保障,能赚钱。这套逻辑跑通了,品牌就立住了。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个“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你以为这只是个表彰大会?

不,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忠诚度测试”和“信心充值”大会。

把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经销商拉到青岛,好吃好喝招待着,然后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亲自站台,告诉你我们今年的业绩有多牛,未来的规划有多宏伟,出口目标要干到25万辆。

潜台词是什么?

“兄弟们,看到没,跟着我混,有肉吃。我们不是在瞎积薄发,我们是有地图、有计划、有后援的远征军。你们只管在前面冲锋陷阵,弹药粮草我管够。”

然后,高潮来了。

给优秀合作伙伴发奖,奖品是什么?

60多辆崭新的搏胜皮卡。

为什么要送皮卡?不是现金?不是金条?

因为送皮卡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次绝佳的产品展示和品牌营销。

第一,硬核。送钱显得俗,送旅游显得虚,送一台能拉货能越野的皮卡,那叫一个实打实的排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

第二,精准。这些经销商本身就是干商用车生意的,皮卡对他们来说是生产工具,也是生活伙伴,送到了心坎里。

第三,自信。我送给你的奖品,就是我自家生产的牛逼产品。这种“自家白菜最好”的底气,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这一套操作下来,经销商们什么感受?

老板有实力,公司有前途,产品有竞争力,跟着这样的带头大哥,心里踏实。明年让你多进两百台车,你进不进?你肯定进啊。

所以你看,一场看似平平无奇的企业大会,背后藏着一整套商业逻辑闭环。

从逃离内卷的战略决心,到降维打击的产品策略,再到深度绑定的渠道管理,环环相扣。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卖卡车了,这是一种商业生态的远征。它输出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一整套在残酷市场中被验证过的打法和标准。

很多人总觉得重工业是傻大黑粗的代名词,但实际上,能把这么重的生意玩到全球第一,背后的精明和算计,比任何互联网黑话都来得实在。

毕竟,商业的本质,从来不是把故事讲得多好听,而是真的能把问题解决了,把钱赚了,顺便让跟着你混的兄弟们,也能把钱赚了。

至于那些还在国内市场为了几个点的份额打得头破血流的同行,大概只能一边羡慕嫉妒恨,一边默默打开世界地图,开始研究下一个可以去开赌场的好地方了。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