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戴头盔的摩托来了?宝马全新概念车,防护设计成亮点

不用戴头盔的摩托车来了?宝马愿景CE一亮相,就用它那像是从《银翼杀手》片场直接开出来的造型,把“未来骑行”四个字砸在了所有人眼前。最炸裂的不是它的碟形轮毂,也不是贯穿式LED灯带,而是那个带四点式安全带的结构性座舱罩——这意思很明白:宝马想让骑手在不戴头盔的情况下,也能获得系统性防护。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科幻?但别急着说“不可能”,这可不是宝马第一次玩这种“反常规”设计。C1,25年前那款“铁皮盒子”摩托,就曾用半封闭结构挑战过传统。如今,宝马把这份执念升级到了纯电时代。那么问题来了:这到底是一场营销噱头,还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骑行革命?

先说外观,我第一眼看到宝马愿景CE的反应是:“这玩意儿真的能上路?”它不像传统摩托车,倒像是一台被削薄了的飞行器。车身线条极其流畅,没有一丝多余的棱角,整体呈现出一种“液态金属”般的流动感。设计师说这是“感性科技”的体现——听起来玄乎,但你看它那悬浮式车身外壳,仿佛整个车体是被磁力托起的,传动系统裸露在外,形成强烈的机械美学对比。这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强调“电驱”的轻盈与高效。

最抓眼球的是车尾那对巨大的碟形轮毂。别误会,这不是装饰,而是宝马对空气动力学和结构强度的重新思考。传统轮毂讲究轻量化和散热,而这种碟形设计更像是在模拟飞行器的推进系统,既降低风阻,又增强了视觉张力。配合从车头一路延伸到车尾的LED灯带,整台车在夜间点亮时,像一道划破城市夜幕的光刃。

但真正让我心头一震的,是那个结构性座舱罩+四点式安全带的组合。没错,宝马这次是认真的。他们想回答一个问题:当摩托车不再依赖内燃机,骑行的本质是否也该被重新定义? 传统摩托强调“人车一体”的暴露感,风吹在脸上,引擎轰鸣在胯下,自由是代价,风险也是。而愿景CE反其道而行之——它用座舱罩把骑手包裹起来,像开舱盖一样开启骑行模式,四点式安全带一扣,瞬间有种开战斗机的错觉。

不用戴头盔的摩托来了?宝马全新概念车,防护设计成亮点-有驾

这让我想起当年试驾宝马C1时的感受。那会儿大家都笑它“像踏板车装了铁皮”,但真骑上去才发现,在雨天、在车流中,那份安全感是传统摩托给不了的。C1虽然最终因市场接受度问题停产,但它证明了一件事:城市通勤者其实更想要安全,而不是纯粹的“酷”。如今愿景CE再次拾起这个理念,只是这一次,它披上了赛博朋克的外衣,搭载了纯电心脏。

动力方面,暂无相关数据。宝马官方没公布电池容量、电机功率或续航里程。但我们可以从它的“亲兄弟”——CE04身上找线索。CE04搭载31kW电机,约57匹马力,最高时速120公里/小时,WLTP工况下续航约130公里。它不是为高速巡航设计的,而是专攻城市通勤的“电动轻骑”。愿景CE基于CE04平台打造,保留了修长低矮的车身轮廓和外露传动系统,这意味着它的定位很可能相似:短途代步、灵活穿梭、安静高效。

但别小看这“安静高效”。我试过在早高峰骑CE04穿行CBD,那种无声滑行的感觉,就像你开着一辆隐形滑板车,车流自动为你让出缝隙。没有引擎轰鸣,没有换挡顿挫,只有风声和城市的背景音。这种体验,是燃油摩托永远给不了的。而愿景CE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未来感”——它不只是安静,而是把骑行变成一种仪式感十足的科技行为。你不是“跨上”摩托车,而是“进入”一台移动装置。

智能化方面,虽然细节未披露,但可以合理推测:作为宝马的旗舰电动概念车,它必然搭载L2级辅助驾驶系统,比如自适应巡航、盲点监测、自动紧急制动等。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会集成更高级的车联网功能。想象一下:你的座舱罩是AR-HUD,导航、车速、周围交通状况直接投射在眼前;语音助手帮你调节骑行模式;车辆自动与城市交通信号灯联动,优化通行效率。这已经不是摩托车,而是一台可骑行的智能终端。

说到安全,我们不得不面对那个最现实的问题:不用戴头盔,真的可行吗?

不用戴头盔的摩托来了?宝马全新概念车,防护设计成亮点-有驾

我理解大家的质疑。毕竟全球绝大多数地区的交通法规都强制要求摩托车骑手佩戴头盔。宝马也明确表示,愿景CE的座舱罩设计不意味着可以无视法规。它的意义更多在于探索一种“被动安全”的新可能——就像汽车有安全气囊和车身结构,为什么摩托车不能有自己的“安全舱”?

我们来做个对比:

传统摩托车:依赖头盔+护具+骑手反应,主动安全靠ABS、TCS,被动安全几乎为零。

宝马C1:半封闭结构,提供一定碰撞保护,但重量大、风阻高,市场接受度低。

不用戴头盔的摩托来了?宝马全新概念车,防护设计成亮点-有驾

愿景CE:全封闭座舱+四点式安全带,理论上能吸收更多冲击力,降低头部直接撞击风险。

再看竞品:

本田NSS350:燃油踏板,强调舒适与实用,但安全设计保守。

雅马哈E01:电动踏板概念车,造型前卫,但无座舱保护。

不用戴头盔的摩托来了?宝马全新概念车,防护设计成亮点-有驾

小牛、九号等国产电摩:智能化程度高,但安全仍依赖外部护具。

相比之下,愿景CE是目前唯一敢把“整车防护”作为核心卖点的量产导向概念车。它不是要取代头盔,而是想证明:未来的城市出行工具,可以既安全又酷。

当然,质疑声也很多。有人问:“这车万一翻了怎么办?”“座舱罩怎么维修?”“雨天会不会起雾?”这些都是好问题。我只能说,任何新技术刚出现时都伴随着不完美。25年前C1问世时,人们也说“铁皮盒子骑着闷”“太重不好倒”。但今天,我们回过头看,C1的设计理念其实超前了整整一代人。

宝马这次推出愿景CE,不是为了马上卖钱,而是为了定义未来。它在告诉我们:电动化不只是换颗心脏,而是重塑整个骑行逻辑。当三电技术越来越成熟,当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当年轻人更看重安全与体验而非“机车文化”的符号意义时,像愿景CE这样的车型,或许才是真正的“未来之车”。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不用戴头盔的摩托车来了吗?

不用戴头盔的摩托来了?宝马全新概念车,防护设计成亮点-有驾

答案是:还没到,但已经在路上了。

宝马愿景CE目前仍是概念车,但它背后的逻辑非常清晰——电动时代的摩托车,不该是燃油车的复制品。它应该更智能、更安全、更符合城市生活的节奏。也许几年后,我们会看到一款基于愿景CE的量产车,价格不菲,小众但惊艳。也许它不会彻底取代传统摩托,但至少,它给了我们一个新选择:你可以既享受骑行的自由,又不必拿安全去赌。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如果真有一台带安全舱的电动摩托,你愿意为这份“安全感”买单吗?还是说,你宁愿继续风吹日晒,只为那一顶头盔下的“自由”?

不用戴头盔的摩托来了?宝马全新概念车,防护设计成亮点-有驾

评论区聊聊吧,老铁们,我洗耳恭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