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开车送朋友去机场,经过收费站时朋友突然问我:‘听说以后开车不用带行驶证和驾驶证了,还说高速公路可能要全免费,你知道这事吗?’我一时语塞……”
这位朋友的疑问,可能也是不少人心里的嘀咕。我来帮你捋一捋。
电子证照:方便,但并非“一机走天下”
“两证取消”这个说法,更准确的理解是纸质证件逐渐被电子证照替代,并且不再强制要求随身携带实体证件。从2025年开始,全国已经全面推行电子驾驶证和电子行驶证。你通过官方APP“交管12123”就能申领和使用。
有了电子驾照,确实方便不少。比如路面查验、处理交通违法、办理保险租赁,甚至汽车租赁时,你都可以出示电子驾照。它和原来的纸质本本有一样的法律效力。
但“取消”不等于“作废”,有些场合纸质证件可能还是刚需。比如驾驶证记满12分后参加满分学习,目前一般还是需要纸质证件。手机没电、系统故障或者遇到一些暂时无法核验电子证照的情况,有纸质证件能省去很多麻烦。所以,老司机们多年的习惯——把实体证件放车里,依然是个靠谱的选择。
高速免费:部分属实,但“全部免费”还很远
关于“高速公路也可能全部免费”的说法,需要冷静看待。
根据国家政策,目前只有在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和国庆节这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连休日,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享受高速免费通行。此外,确实有部分收费期满(一般不超过30年)的高速公路停止了收费。但这离“全部免费”还非常遥远。
我国大多数高速公路依靠“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模式建设。新建道路的投资和维护成本很高,全部免费通行不现实,也可能导致养护资金不足。所以,未来更可能的方向是一些地区实施的“差异化收费”,比如在特定时段、特定路段给予优惠,或者对某些车辆类型优惠,而不是“一刀切”的全部免费。
为啥会觉得“不公平”?
一些老车主觉得“不公平”,心情可以理解。他们可能觉得:自己交了这么多年过路费,相当于为道路建设出了力,现在说免费就免费,后来者直接享受成果,心里难免有落差。
但这种看法可能忽略了几个方面:
你缴纳的通行费,在当时也为你提供了通行服务。
道路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不同时期的车主贡献方式可能不同。
政策调整总会涉及不同群体利益的平衡,很难让所有人都同时满意。
我们该怎么办?
面对这些变化,我们可以:
尽快申领电子证照:还没申领电子驾驶证和电子行驶证的朋友,赶紧去“交管12123”APP上操作一下。但车里最好还是备着纸质证件,以防万一。
理性看待高速免费:不要期待短期内高速会全部免费。规划出行时,可以多关注导航软件,它们通常会提示免费路段和优惠信息。
遵守交规最重要:无论证件形式如何变化,安全文明驾驶都是不变的准则。
总而言之,“两证”电子化是进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但我们也要习惯“电子+纸质”的双保险。高速公路的收费政策则涉及复杂的因素,整体免费短期内难以实现。政策的调整总是在寻求各种平衡,我们不妨多一些理解,并主动适应这些变化。
你平时开车会用电子驾照吗?在哪些场合你觉得它特别方便?或者你对高速收费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