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自燃的新闻屡见不鲜,可能大家也发现了一个怪现象:出事的基本都是私家车,那些天天在路上跑的出租车却很少出状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从使用频率和强度上看,出租车每天都在城市里不停地穿梭,运行时间长、里程数高,而私家车大多只是在上下班或者周末出行时才会使用。出租车高强度的使用,让它的电池一直处于稳定的充放电循环中,就像人经常锻炼,身体会更健康一样,电池的性能也能保持得更好。
私家车就不一样了,有时候几天都不开一次,电池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反而容易“生病”。而且长期停放时,电池缺少充放电产生的热量,线束老化得更快,这就给自燃埋下了隐患。
在车辆维护和管理上,出租车背后有公司严格把控,每5000公里就必须进行一次保养,还有专业团队对电池、电路进行深度检查。要是轮胎花纹浅了1毫米,都不允许上路,对车辆的状态把控那叫一个严格。
反观私家车,保养全看车主个人意愿。有的车主就算胎压报警灯亮了,还能再开三个月,更别说主动去检查老化的线路了。有车企统计显示,80%自燃的车辆其实早就有了征兆,像续航突然下降之类的,但多数车主都没当回事,直接忽视了。
再讲讲车辆改装这一块,出租车为了保证安全和稳定运营,基本不会进行私自改装,内部也很简单朴素,连香水这种易燃易爆物品都不允许放置。
而很多私家车车主为了追求个性或者更好的驾驶体验,会给车加装各种东西,像氛围灯、大功率音响等。线路乱接一通,一旦操作不当,就容易引发电气故障,增加自燃风险。之前就有私家车自燃后拆解发现,是记录仪的接线烧融后引燃了内饰。
在电池方面,出租车选用的电池一般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产品,安全冗余度高。而且公交公司的后台能实时监控电池温度,一旦超标立马报警;出租车充电站用的也是智能充电桩,充电时会自动调节功率防止过热。
私家车的电池质量就参差不齐了,部分低价车型的电池散热甚至只依靠风冷。在充电操作上,有些私家车主也不规范,用三级电闸接移动插座,电线被猫咬破了皮还在继续用,这就好比在火药桶上点蜡烛,太危险了。
最后,出租车司机大多都是驾龄超过10年的老司机,驾驶技术娴熟,开车稳重,事故率比私家车低很多。他们经过专业培训,对车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很敏感,一旦察觉到异味、异响等问题,能迅速采取措施。
私家车主的驾驶水平和对车辆的熟悉程度就各不相同了,遇到突发情况时,有的可能会因为缺乏经验而处理不当,导致小问题变成大事故。
新能源车的自燃率其实是低于燃油车的,2024年的数据显示,新能源车自燃率为万分之0.71,燃油车为万分之1.5 。只是电池起火的画面太吓人,才加深了大家对新能源车的偏见。
想要新能源车更安全,车企得不断提升技术水平,车主们也要正确使用和定期保养车辆,多了解一些新能源车的使用常识,比如避免电量低于20%或高于90%时长时间停放,底盘碰撞后即使没有明火,也需要立即断电静置观察2小时等。只有这样,新能源车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