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它顶着0L大排量和全尺寸名头进中国,沙发座椅一躺,丈母娘都说舒服,十五年降价近一半依然受欢迎成为市场宠儿

徐先生以前在一家4S店当销售,记得2006年那会儿厂家刚把英菲尼迪的灯亮出来,所有门店都在争抢引入量。那会儿一款日系车刚上市,标配都是全尺寸车身,加大排量,0L大排量的广告词都用得厉害。那年我记得轩逸还没完全火热,但它以那个大沙发一样的座椅和厚重的内饰,立马吸引了不少客户的目光。丈母娘朋友之类的,试完真夸:坐着舒服得像在家里躺着,连我那大肚子都觉得温暖。

当时还在怀疑:这么大块头,油耗不会太高吧?但后来一查,结果意外——那辆车的油耗其实还不错。估算一百公里才七八升,算是那个价位里的耐操型。我小时候还开过老一辈的车,但那个时代的油耗、空间和舒适性基本都偏向家用。把这个车型放到今天,我很难找到对应的小车,因为它偏大,配置又算不上豪华,只能说是在那个水平里算中上。

2006年它顶着0L大排量和全尺寸名头进中国,沙发座椅一躺,丈母娘都说舒服,十五年降价近一半依然受欢迎成为市场宠儿-有驾

时间过得快,2008年金融危机后,车市像被点了催化剂似的开始变局。对手也多了起来。朗逸、卡罗拉轮番上阵,日系品牌都当自己是人气王。你知道吧,2008~2010年左右,国产车开始快速崛起,出厂价低点的车型越来越多,进口车反倒涨个不停。轩逸那会儿逐渐被迎头赶上,日产想了个狠招——把排量直接秒掉到1.5L,价格不停下探。记得那时,价格能做到七八万,但配置都挺扎实,尤其是乘坐感,延续那叫沙发座的传统风格。

我当时还开过同事的车,感觉跟我年前见到的那辆一样,空间宽大,但后排膝盖伸不进去,品质其实还算过得去,就是油耗会稍微偏高点。有人问,为什么日产当年敢砍排量,明明还可以用更大排量的车赚点油耗费?原因其实很简单——供应链。那个时候,日产的引擎供应链还是自己把控着,像生活中修个大水管,日产用的那批引擎比起竞争对手用的钎料还绿油油的。

说到这就扯远了,看到市场的变化,我觉得那个时候日产的策略其实挺聪明的——用更便宜的排量,提供更好的油耗表现,把价格推得更低,把自己定位成省油实用型。这还真管用,无论去哪,路上都能看到挺多轩逸在跑。

2006年它顶着0L大排量和全尺寸名头进中国,沙发座椅一躺,丈母娘都说舒服,十五年降价近一半依然受欢迎成为市场宠儿-有驾

其实插一句,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去年我朋友在去买车时,跟我抱怨说:车价还这么贵,轩逸啥都好,就是油耗太低了,亏啊。我也笑了: 你以为油耗多高实在能省多少钱?你平均每个月开一千公里,省个十块钱,那也得跑八九年才能赚回来。实际上,便宜、省油、耐坐,这几个特质在这个细分市场里贯穿了十几年。

轨迹到这里似乎有点停滞——毕竟有了新能源、混动的冲击,油车的老大哥地位也开始变模糊了。有人说:新能源车是不是以后才是正味?我其实不太这么觉得。

就我观察,2024年,轩逸还在坚持油+e-POWER双管齐下的策略。起售价才不到十万,月销还能保持三万多,这放在任何市场上都不算低。你知道,我一向觉得车企的布局就是:坚持那三招——便宜、省油、耐坐,然后再引入点新玩法,但这些还能不能持续?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只要那个钱包还在鼓荡,轩逸还能撑得住多久?毕竟,市场环境在变,竞争也在变。

2006年它顶着0L大排量和全尺寸名头进中国,沙发座椅一躺,丈母娘都说舒服,十五年降价近一半依然受欢迎成为市场宠儿-有驾

去年我还拉着儿子去试驾了次新轩逸,他一边摆弄中控大屏,一边说:这车机像极了我那老年机,反应毛慢得可以。我则在心里暗笑:这个问题其实早就有人吐槽了,但偏偏用真香来形容售后和乘坐体验。谁都知道,车机要哪能跟手机比?但人家便宜又耐用,谁还真在意那点小毛病。你说费劲不?我估计,维修工和销售说的最多的话:大保修还得三百,跑网约的还得抢着要,闹个出气。这其实也反映一个现实——买车,不就是买个安心和方便?

我之前还翻了下相册,看到一些老客户的照片,那些车都陪伴他们上了十几年。别说,更换的频率恐怕比我想象的还低。十年后是不是还能看到那些青春记忆一样的轩逸?它的生命线是不是也已经刻在了不少家庭的日常?

这不由得让我产生一个想法——或许,汽车的价值早就不单单在于覆盖的技术和配置,而更在于它陪伴的那份安心感。花几万块买个耐坐、省油、还能拉家人的车,谁都愿意。你要问热衷那些豪华配置的用户,当然也有,但占比未必会超过这个几十年的市场聪明人。

2006年它顶着0L大排量和全尺寸名头进中国,沙发座椅一躺,丈母娘都说舒服,十五年降价近一半依然受欢迎成为市场宠儿-有驾

其实我蛮好奇,你觉得,未来几年,这个市场还能怎么玩?是不是还会有新的底牌出现?像去年爆火的混 联或者纯电,能否延续这份温暖?围绕这个话题,我心里还是满打鼓的。

反正我觉得,像轩逸这样的车还能活多久?就算再降点价,那些老粉还能坚持多久?市场再卷,钱包说了算。只要价位合适、油耗省、坐感好,没有理由不看它一眼。

这段时间,似乎谁都没有把汽车拼命到极致。大家都在想:下个十年,要不要还继续耐坐、耐用、省油?还是要开始赌新能源的未来?我反倒觉得,像轩逸这样,还是挺稳的——毕竟,市场这条大河,你得顺着水流走。

2006年它顶着0L大排量和全尺寸名头进中国,沙发座椅一躺,丈母娘都说舒服,十五年降价近一半依然受欢迎成为市场宠儿-有驾

你有没有琢磨过,下一辆车会不会变得更像家里的沙发?或者,是不是要等那辆半自动能让人闲着用力少点?真不好说,这个故事好像还得继续。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