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又降价了!这次最高直降5.3万元,相当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价格直接"砍半"。5月23日起,王朝网和海洋网的22款智驾版车型集体参与限时优惠,其中海豹07 DM-i智驾版(1.5L 125km精英型)从15.58万元直降到10.28万元,创下比亚迪单次降价幅度新高。
这次降价覆盖了从6万元级的入门车型到15万元级的中高端车型。比如第二代秦PLUS DM-i智驾版补贴后仅6.38万元起,比原来便宜1.6万元;宋L DM-i智驾版从13.58万元降至10.98万元,直接让利2.6万元。海洋网的海鸥智驾版活力版更是跌破6万元,限时一口价5.58万元,相当于每天少喝一杯奶茶就能开走一辆新能源车。
这已经是比亚迪今年第三次大规模降价。3月底的促销主要针对非智驾版车型,而这次不仅力度更大,还首次将2025年刚上市的智驾版新车纳入优惠范围。行业分析师指出,这与比亚迪今年550万辆的销量目标密切相关——前四个月仅完成约138万辆,意味着接下来每月需销售超80万辆才能达标。
降价背后是技术迭代与成本控制的双重支撑。比亚迪独创的垂直整合模式覆盖了从电池原材料到整车制造的全产业链,第三代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比传统三元锂电池低20%,e平台3.0架构将整车制造周期缩短35%。加上碳酸锂价格从去年的30万元/吨跌至6.15万元/吨,为降价腾出了空间。
消费者反应呈现两极分化:新车主直呼"捡到大便宜",有用户在广东以15.48万元提走汉EV智驾版,比年初便宜近3万元;而刚提车的老车主则自嘲"被价格刺客背刺",部分车型二手残值率一个月内下跌12%。二手车商收车时变得格外谨慎,某深圳车商坦言:"现在收新能源车就像开盲盒,今天收的车明天可能就贬值2万。"
对市场格局的冲击正在显现。比亚迪降价次日,深蓝S07宣布官降3万元,吉利银河L7等竞品也跟进推出优惠。行业人士预测,这场价格战可能加速二线品牌洗牌,威马、爱驰等车企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压缩。不过比亚迪似乎早有准备,通过高端品牌仰望和方程豹维持品牌溢价,形成"金字塔"产品矩阵。
这场降价风暴不仅是简单的促销,更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深层变革。当比亚迪将C级轿车汉EV的起售价拉低至15万元,特斯拉Model 3、小鹏P7等竞品不得不重新校准定价体系。正如一位90后车主在论坛发帖:"以前觉得新能源车是奢侈品,现在发现它比燃油车还省钱——秦L DM-i百公里油耗2.9L,五年油费能省出半辆车钱。"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优惠不含国家补贴,部分地区叠加置换补贴后实际购车成本更低。比如北京消费者报废旧车购买秦PLUS DM-i,最高可享3.6万元综合优惠。不过业内提醒,频繁降价可能影响品牌价值,如何在销量增长与技术投入间找到平衡,将是比亚迪下一步的挑战。
站在消费者角度,当下或许是入手新能源车的最佳时机。但需注意两点:一是智驾版车型的软件服务可能存在年费;二是部分4S店要求贷款购车才能享受最大优惠。正如某汽车博主所言:"比亚迪用价格打开了市场,但真正留住用户的,还得靠技术和服务。"这场价格战的涟漪效应,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