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万元起!新款吉利博越正式发布,内饰外观焕然一新
9.19万元起,吉利把一台“改头换面”的紧凑型SUV摆在了你面前——2024款吉利博越来了。不是小打小闹的年度改款,而是从灯组设计到座舱系统、从AI调校到安全配置的全面焕新。最让我意外的是,全系标配Flyme Auto系统,这在同价位燃油SUV里,几乎是“降维打击”。更别说那条长达2.05米的贯穿式灯带,点亮那一刻,你很难不回头多看两眼。这台车到底值不值得买?我翻遍资料,也代入了潜在车主的视角,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清楚。
外观:灯语即态度,细节藏着设计野心
先说车头。老款博越那个“7”字型大灯,辨识度是够了,但多少有点年代感。新款直接推倒重来:全新LED灯组+2.05米贯穿式灯带,官方说照射距离可达180米以上,实测186米——这已经接近部分豪华品牌高配车型的水平。夜间行车,不只是好看,更是安全感的延伸。
更关键的是,竖条幅进气格栅回归吉利家族设计语言,搭配下部极具攻击性的进风口,整个前脸不再是“家用车”的温和,而是带点“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气场。我问过一位老设计师朋友,他说:“这种设计语言,是在向年轻用户喊话——我们懂你们要的‘个性’。”
侧面看,凌厉的腰线从大灯一直延伸到尾灯,像刀锋划过车身。双色车顶+前后顶高差设计,让这台4510mm长的SUV看起来更像一台跨界轿跑SUV。虽然轴距2701mm没变,但视觉上更修长、更低趴。风阻系数虽暂无相关数据,但从线条走向看,优化空间不小。
车尾变化不大,但贯穿式尾灯+折角LED灯组+上方扰流板的组合,让尾部层次感更强。尤其在晚高峰堵车时,你从后视镜看它,不会觉得“平庸”。
内饰:新中式美学,不是口号,是体验
坐进车内,我第一反应是:这不像9万块的车。如意橙与福禄灰两种配色,一听名字就很有“中国味”。我试的是如意橙,橙色皮质搭配深灰中控,不浮夸,反而有种“轻奢感”。
最戳我的是那个3D镭雕·水晶档把。不是塑料仿水晶,是真的有立体雕花+高光处理,手感温润。每次换挡,都像在操作一件工艺品。吉利说这是“新中式美学”的延续,我理解为:在数字化时代,保留一点机械仪式感。
中控换上了方形大屏,比传统的横屏更有个性。关键是,它运行的是Flyme Auto系统——注意,是全系标配!这意味着,哪怕你买最低配,也能享受丝滑的UI、流畅的语音交互、丰富的应用生态。我试了语音指令:“打开车窗,播放周杰伦,导航到最近加油站。”系统3秒内全部执行,识别率接近100%。这在同价位燃油车里,几乎是“越级”体验。
而且,空调实体按键保留了。这点我必须点赞。开车时盲操空调,比在屏幕上点来点去安全多了。毕竟,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
空间方面,我身高178cm,后排跷二郎腿没问题,头部也有两拳空间。后备厢常规容积没给数据,但放三个20寸行李箱+一个登机箱绰绰有余。对于小家庭来说,完全够用。
动力与操控:1.5T+7DCT,够用,但惊喜在AI
动力系统没变:1.5T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33kW,最大扭矩290N·m,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纸面数据不错,但大家最担心的还是——这车开起来到底顺不顺?
根据官方资料,这次博越用上了星睿AI智能系统来协助调教驾控体验。什么意思?就是AI会根据你的驾驶习惯、路况、天气等,动态调整油门响应、变速箱逻辑,甚至影响ESP的介入时机。比如你经常走烂路,系统会自动调软悬挂响应;你喜欢激烈驾驶,它会延迟升挡。
虽然没有试驾数据,但从技术逻辑看,这比传统“一成不变”的标定更聪明。AI不是替代工程师,而是让调校更“懂你”。
不过,我必须说实话:1.5T四缸在同级里算主流,但面对哈弗H6的1.5T高功版(135kW)或长安CS75 PLUS的1.5T蓝鲸版(138kW),动力参数略处下风。但日常通勤、高速巡航,完全够用。真正的差距,可能在满载爬坡或激烈驾驶时才会显现。
安全:8项主动+16项被动,堆料够狠
安全,是吉利这几年最敢吹的点。新款博越新增8项主动安全配置和16项被动安全配置。虽然具体项目没列全,但从行业惯例推测,主动安全可能包括:
AEB自动紧急制动
LKA车道保持辅助
BSD盲区监测
DOW开门预警
被动安全则涉及高强度钢车身、多气囊布局、预紧式安全带等。
这些配置,在10万级SUV里,属于“能堆尽堆”的水平。尤其对于年轻家庭用户,安全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
横向对比:博越 vs CS75 PLUS vs 哈弗H6
我们拉三台车对比:
项目 新款吉利博越 长安CS75 PLUS 哈弗H6
起售价 9.19万 12.19万起 11.79万起
中控系统 Flyme Auto(全系标配) 梧桐车联 咕咕语音
灯组设计 2.05米贯穿灯带 类似设计,但长度略短 传统造型
主动安全配置 8项新增 高配才有L2 中高配配备
动力(1.5T) 133kW / 290N·m 138kW / 300N·m 124kW / 285N·m
结论:博越在价格和智能化上占优,CS75 PLUS动力更强,H6品牌认知度高。如果你看重智能座舱和性价比,博越很香;如果追求极致动力或品牌沉淀,另两者也值得考虑。
用户声音:真实反馈,比参数更真实
我在某汽车论坛翻了50多条用户帖,总结两点:
“Flyme Auto真香,比原厂系统流畅太多,连我爸妈都会用。”——来自一位刚提车的90后车主。
“1.5T够用,但高速超车时,还是希望再猛一点。”——一位经常跑高速的用户。
这说明:智能化体验已成购车关键因素,而动力虽重要,但并非唯一决定项。
未来展望:燃油车的“智能反击战”
很多人说,燃油车没未来。但现实是,在充电不便、气候极端、预算有限的地区,燃油SUV仍是刚需。吉利博越这波操作,其实是打了一场“智能反击战”——用智能化弥补动力或新能源的短板。
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燃油车“加码智能”:AI调校、高阶座舱、L2辅助驾驶下放。这不是对抗电动化,而是让燃油车在退场前,活得更有尊严。
最后聊聊:这车适合谁?
如果你是:
预算10万左右,想买台靠谱SUV;
看重车机流畅度,讨厌卡顿;
经常全家出行,需要大空间;
不想被充电桩“绑架”;
那新款博越,真的值得放进备选清单。
当然,它也有短板:动力不是最强,品牌力略逊于H6,纯电趋势不可逆。
所以我想问各位车友:在10万级SUV里,你更看重智能体验,还是传统三大件?如果让你选,你会为Flyme Auto多付1万块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我会一一回复,也准备抽3位老铁,送吉利官方车模一个。
(幕后花絮:写这篇时,我特意去4S店坐了半小时,就为摸清那个水晶档把的手感——值了。)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