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十万块钱买车到底该怎么选的话题,又在网上热了起来。
主角是两位老熟人:一位是常年霸占销量榜的大众朗逸,另一位则是势头正猛的国产代表长安逸动。
一篇车主亲身对比的文章,把这两台车放在一起做了个全方位的比较,标题就很直接,叫《先开大众朗逸,再试驾长安逸动,发现了大众和长安之间的差距》。
这篇文章说得非常细,把很多人心里想问又没问出口的疑惑,都摆在了台面上。
看完之后,不少人心里都犯嘀咕,难道我们过去深信不疑的“合资车就是好”的观念,真的已经过时了吗?
今天,咱们就借着这篇文章里的线索,用普通老百姓能听懂的大白话,好好聊聊这两台车,看看这差距到底体现在哪儿,也看看咱们现在的国产车,究竟进步到了什么地步。
首先,咱们得聊聊开车最直观的感受,那就是动力。
车子开起来有没有劲儿,直接关系到你每天的心情。
文章里提到,大众朗逸用的是一台1.5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是81千瓦。
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咱们换个说法,大概就是110多匹马力。
这个动力水平,在城市里上下班代步,路况平坦的时候是完全够用的,开起来平平顺顺,不急不躁,这也是大众一贯的风格,主打一个稳妥。
但是,一旦遇到需要急加速的情况,比如你想从匝道汇入车流湍急的高速主路,或者车里坐满了人要去爬一个陡点的坡,这时候你就会感觉到有点力不从心了。
油门得踩得很深,发动机声音大了起来,但车速的提升却总感觉慢半拍,超车的时候需要留出更多的提前量,心里得多盘算一下。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让一个性格温和的慢性子去参加百米冲刺,他能跑,但爆发力确实欠缺了点。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长安逸动。
文章里说它用的是新一代的蓝鲸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功率直接给到了141千瓦,换算过来有190多匹马力。
这一下就不是一个级别的比较了。
多出来的这80匹马力,在日常驾驶中带来的体验是天差地别的。
同样是高速超车,开着逸动可能只需要轻踩油门,一股很明显的推背感就来了,车子很轻松地就能提速到你想要的速度,整个过程干脆利落,让你非常有信心。
文章里还提到了一个数据,百公里加速只要8.1秒,这在十万级别的家用车里,绝对算得上是优等生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它的油耗,按理说动力强了油耗会高,但文章实测的百公里油耗才5升出头,比官方公布的还要低。
这说明现在的国产发动机技术确实进步了,做到了既要马儿跑,又让马儿少吃草,这对于咱们老百姓过日子来说,可是实实在在的省钱。
说完了开起来的感觉,咱们再来看看坐进去的感受。
毕竟家用车,大部分时间都是要带着家人一起出门的,空间大不大,坐着舒不舒服,太重要了。
大众朗逸的轴距是2688毫米,这是一个很标准的紧凑级轿车尺寸。
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前排调整好坐姿,后排坐两个成年人是没问题的,但要说有多宽敞,也谈不上。
如果后排需要坐三个人,那中间那位乘客的体验就不会太好了,会感觉比较拥挤。
这就像我们买房子,够住和住得舒服是两个概念,朗逸就属于“够住”的类型。
而长安逸动的轴距达到了2765毫米,比朗逸长了将近8厘米。
这多出来的长度,几乎都用在了改善后排空间上。
坐进逸动的后排,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腿部空间非常宽裕,甚至可以比较轻松地跷个二郎腿。
这种空间感带来的放松和舒适,是那几厘米的差距实实在在换来的。
文章里还特别提到了全景天窗和后备箱。
那个大尺寸的全景天窗,能让车里的采光变得特别好,坐在车里不觉得压抑,尤其带孩子出门的时候,孩子看看天,心情也会好很多。
520升的后备箱也比朗逸大不少,这意味着逢年过节回老家,或者全家出门旅游,你可以多装两个行李箱,孩子的婴儿车也不用拆得七零八落硬往里塞,方便了很多。
从乘坐和使用的便利性上来看,逸动确实考虑得更周到一些。
接下来,咱们再聊聊车里的内饰和科技配置。
这个方面的差距,可能比动力和空间来得更直接。
坐进朗逸车里,你会发现它的设计非常简洁,或者说有点朴素。
中控台、门板上,大部分都是硬邦邦的塑料材质,摸上去的手感比较一般,关门的时候声音也比较单薄。
那块8英寸的中控屏幕,功能也比较基础,导航、听歌、倒车影像都有,但也就是都有而已。
而且文章提到一个很关键的点,它的车机系统不支持OTA在线升级。
这就意味着,你现在买到的车机是什么样,几年后它还是什么样,没法像我们的手机一样通过系统更新来增加新功能、优化体验,用久了难免会觉得落伍。
而坐进逸动车里,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完全不同。
首先是视觉上,两块连在一起的大屏幕,科技感一下就上来了。
在用料上,手能摸到的地方,很多都用了软性材质或者类似麂皮的材料包裹,触感很舒服,感觉上就更显档次。
在功能上,那个540度全景影像特别实用,不仅能看到车身四周,还能看到车底下的情况,对于新手司机或者在一些路况复杂的老旧小区里停车、挪车,简直是神器。
它的语音控制系统也很好用,基本上动动嘴就能控制导航、空调、音乐这些常用功能,开车的时候手不用离开方向盘,也更安全。
这些配置上的领先,让逸动感觉更像是一个这个时代的产品,而朗逸则显得有些传统和保守了。
最后,我们来算一笔最实际的经济账。
很多人选择朗逸,除了对大众品牌的信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觉得它保值,以后卖二手车的时候能多卖点钱。
文章也承认了这一点,说朗逸的二手车价格确实会比逸动高一些,可能多个万把块钱。
但是,文章也算了另一笔账。
首先,买车的时候,配置差不多的逸动,落地价可能就要比朗逸便宜两万块钱。
其次,在后续的使用中,因为国产车的保养费用普遍更低,六年下来可能又能省下大几千。
再加上逸动更低的油耗,常年累月省下的油钱也不是个小数目。
这样里外里一算,还没等到卖车那天,当初买车时省下的钱,加上后期使用省下的钱,很可能已经超过了未来卖车时那一万块的保值率差价了。
更重要的是,在这几年的用车时间里,你享受到的是更强的动力、更大的空间和更丰富的配置,这些体验带来的价值,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
总的来说,通过这样一番对比,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今天的汽车市场确实已经变了。
大众朗逸依然是一台合格的、可靠的家用车,但它的优势更多地停留在了品牌光环和过去的口碑上。
而以长安逸动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汽车,则是在产品力上实现了全方位的超越,它们更懂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在动力、空间、配置和性价比上都给出了十足的诚意。
过去那种闭着眼睛买合资车的时代可能真的要过去了,现在我们有了更多、也更好的选择。
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买车前不再只听信品牌,而是亲自去试一试、比一比,用自己的真实感受来做决定,或许才能选到那台真正适合自己、也让自己不后悔的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