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保养贵?重庆这家车企新专利,机油加注也能省钱!
开微面、轻客的朋友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烦恼:每次检查机油,机油尺插拔费劲不说,稍微用点力还可能弄弯;机油盖拧多了几次,螺纹滑丝就得整个换掉,保养成本噌噌涨?近,重庆一家老牌车企搞了个新发明,专门解决这些“小毛病”,让商用车保养更省心、更省钱!
新专利曝光!机油加注存储模块“暗藏玄机”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新消息,重庆鑫源动力制造有限公司在2025年6月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机油加注存储模块”的专利,公开号CN120367676A。光看名字可能有点专业,说白了,就是专门给微面、轻客这类商用车设计的“机油保养神器”。
咱们平时保养车,机油尺和机油盖是常打交道的部件。但传统设计有点“反人类”:机油尺笔直一根,插进发动机油底壳时容易卡在管壁里,拔出来还得费劲晃悠,时间长了尺身弯了,读数都不准;机油盖更麻烦,盖体和盖把是一体的,拧的时候用力不均,螺纹容易磨损,换一个得花几十上百块,对天天跑运输的车主来说,都是实打实的成本。
鑫源动力的这个专利,恰恰就盯上了这些痛点。先说机油尺,它在尺身上设计了至少两个“扭转部”,从下往上看,尺身会顺时针扭转30到60度。别小看这几个“弯”,就像给尺身装了“导向条”,插拔时顺着扭转方向就能顺畅进出,不会卡在油底壳的管壁上,也不容易弯折,检查机油量再也不用“暴力操作”。
再看机油盖,更是聪明!它把盖子拆成了“盖塞”和“盖把”两部分。盖塞外壁有螺纹,能拧紧机油盘的加注口;盖把就是咱们手拧的部分。关键在于,盖塞和盖把之间有个“限扭结构”——盖塞上有“限扭一部”,盖把上有“限扭二部”,平时两者卡在一起,拧盖把时盖塞跟着转,就能把盖子拧紧。但如果拧的时候用力过猛,或者盖子卡住了,限扭结构会自动“脱开”,这时候盖把空转,盖塞却不会跟着使劲,避免了螺纹滑丝。以后要是盖把坏了,单独换盖把就行,不用整个盖子都换,成本直接降下来!
为啥专攻商用车?戳中用户“省钱痛点”
可能有人会问:这发明看着挺简单,为啥专门针对微面、轻客?其实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
微面、轻客这类商用车,用户大多是跑运输、做小生意的,车子就是“吃饭的家伙”,每天跑的里程多,保养频率自然高。机油加注、检查这些基础操作,一个月可能就得来两三次。传统设计不耐造,频繁插拔机油尺、拧机油盖,很容易坏,换零件的钱积少成多,一年下来也是笔不小的开支。
而且商用车的用户更看重“实用性”,他们不需要花里胡哨的功能,就希望车子皮实耐用、保养便宜。鑫源动力这个专利,没有搞复杂的技术,就是从日常的操作入手,把“容易坏”的地方改得更结实、更省成本,这才是真正戳中了用户的心窝子。就像一位老司机说的:“我们开车就图个省心,零件坏了能修不换,一次省几十,一年就能省出半箱油钱!”
老牌车企发力!49项专利背后的“技术底气”
能想出这么实用的发明,重庆鑫源动力可不是“新手”。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1996年就成立了,扎根重庆快30年,一直专注汽车制造,注册资本7000万人民币,是正儿八经的老牌车企。
别看它低调,技术实力可不含糊。天眼查数据显示,鑫源动力目前已经有49项专利,还参与过19次招投标,手里握着23个行政许可。这说明啥?说明人家不是“拍脑袋”搞发明,而是有持续的技术积累,对汽车制造的各个环节都吃得透。
从发动机核心部件到车身结构,再到这次的机油加注模块,鑫源动力的专利都围绕“实用”“耐用”做文章。这可能也是它能在商用车领域站稳脚跟的原因——不追求高大上的概念,就踏踏实实解决用户遇到的实际问题。毕竟对车企来说,能让用户省钱、省心的技术,才是真正“接地气”的好技术。
写在后:小创新里的大民生
一个机油尺的扭转设计,一个机油盖的分体结构,看起来都是“小打小闹”的改进,但对成千上万的商用车用户来说,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福利”。汽车行业的发展,不光需要新能源、智能驾驶这些“大突破”,也需要这样关注用户日常使用体验的“小创新”。
毕竟,对每天奔波在路上的人来说,车子少坏一次、保养少花一笔,就是实在的幸福。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车企像鑫源动力这样,把目光投向用户的“痛点”,用更贴心、更实用的设计,让开车这件事变得更简单、更省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