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成为一条新赛道。当前,比亚迪紧抓时代机遇、深化产业布局,依托技术创新优势,持续加码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领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比亚迪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工程师团队围绕技术攻关目标,与时间竞速、与精度较劲,全力推进新工艺验证与产能爬坡,展现出科技创新的蓬勃活力。
三次阅兵 见证绿色担当
23台比亚迪纯电动环卫车T18以整齐划一的姿态驶过天安门广场,零排放、低噪音的“绿色”方阵成为九三阅兵现场最特别的风景线。从2015年22辆T8SA服务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到2019年11辆T8护航新中国70华诞,再到2025年23辆T18亮相九三阅兵,比亚迪纯电动环卫车三次参与国家级盛典,累计投入56台次。每一次亮相都是技术迭代的见证:T18搭载的磷酸铁锂电池组续航提升至350公里,洗扫宽度增加至3.5米,作业噪音低于65分贝,较传统燃油车降低40%。这种持续进化的能力,源于比亚迪商用车“全栈自研+乘商协同”的独特模式——依托集团在电池、电机、电控及车规级芯片领域的核心技术,实现从底盘到上装的全链条自主可控。
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
作为全球唯一掌握“三电一芯”核心技术的商用车企业,比亚迪构建起覆盖6米至27米纯电动客车、2.5吨至31吨新能源卡车的完整产品线。其“7+4”全面电动化战略已覆盖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城市物流等七大常规领域,以及港口、机场、矿山等四大特殊场景。在环卫领域,比亚迪推出3.5吨至32吨全系列标准化底盘,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一底盘多用途”,可快速适配洗扫车、垃圾车、餐厨运输车等12类环卫车型。这种“平台化+定制化”的双重能力,使其产品覆盖道路清扫、垃圾收运、污泥处理等全作业环节,形成闭环解决方案。
全球布局 彰显中国实力
从2012年首台纯电动大巴出口荷兰,到如今足迹遍布全球6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亚迪商用车用13年时间书写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出海传奇。在伦敦,500辆纯电动大巴承载着每日200万人次的出行需求;在东京,比亚迪K9成为首个进入日本市场的中国客车品牌;在洛杉矶,纯电动卡车车队为港口提供零排放运输服务。这种“技术输出+本地化运营”的模式,让比亚迪商用车在海外市场实现从“产品出口”到“技术标准输出”的跃升,累计交付超6万辆新能源商用车,减少碳排放超800万吨。
秉持“技术为王”的理念,比亚迪正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变革。未来,企业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以更先进的智造体系与更清洁的能源生态,引领全球交通领域低碳转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