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顶着限速跑,为何还有很多人超我的车?他们不怕扣分罚款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你规规矩矩地把车速控制在120公里/小时,心里还暗自得意:“这速度够快了,应该没人能超我了吧?”结果话音刚落,一辆车嗖地从你左边车道飞驰而过,尾灯都快看不见了。你低头一看表,好家伙,那车起码得有140!这时候你肯定一脸懵:现在不是限速120吗?他们这么开,就不怕被拍、被罚钱扣分吗?
别急,这事儿说来话长。其实啊,咱们很多司机朋友对高速超速的理解,可能有点“天真”了。你以为只要不超过120就万事大吉,别人超你就是胆大包天?可现实是,超过120公里/小时确实是违法行为,但交警叔叔的执法方式,往往比我们想象中要“人性化”得多。今天我就以一个开了十几年车的老司机身份,跟大家唠唠这个话题,顺便揭开高速上那些“飞车党”的小心思。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一件事:法律上明文规定,高速公路最高限速就是120公里/小时,这没得商量。你在匝道口看到的那个大牌子,清清楚楚写着“限速120”,这就是铁律。所以,不管你开130还是140,本质上都是超速,都是违法。但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超速20%以内不处罚”呢?这还真不是空穴来风。现实中,不少地方的交警确实对轻微超速采取“警告为主、教育为辅”的态度。比如你是第一次被抓到超速10%,系统可能只给你发个短信提醒,不扣分也不罚款。第二次呢?可能就只罚款不扣分。到了第三次,那对不起,该扣分扣分,该罚款罚款。所以很多人就把这种“宽大处理”当成了“合法权利”,觉得只要不超过143公里/小时(120的120%),就“安全”。
可问题是,这种“宽容”是有条件的,而且各地执行标准不一样。你今天在A省没事,明天跑到B省可能就被拍了。更关键的是,这种侥幸心理一旦养成,开车的人就越开越快。我在左车道开130的时候,都觉得挺快了,结果旁边一辆车瞬间超我,估计得有140以上。你说他不怕吗?他可能真不怕——因为他觉得自己还在“安全区间”内。
其次,咱们得聊聊那些“聪明”的老司机是怎么玩的。很多人开车都离不开导航,为啥?因为导航不仅能指路,还能提前告诉你哪里有摄像头!于是,一场“猫鼠游戏”就这么开始了。有摄像头的地方,立马松油门,降到120以下,规规矩矩做人;摄像头一过,油门一踩,150都不是梦。我亲眼见过一辆私家车,在没摄像头的路段,速度直接飙到150,嗖一下就没了影。你说他违法吗?违法!但只要没被拍到,就没有证据,自然也就不会被处罚。这种“眼不见为净”的心态,在高速上并不少见。
更绝的是区间测速。现在很多高速路段都装了这玩意儿,它不看你某一瞬间的速度,而是算你整段路的平均时速。于是,一些“高手”就开始玩策略了:前半段猛踩油门,140、150随便跑,先把前面的车全甩了;后半段呢?立马减速到80、90,悠闲地开着,确保平均速度不超过120。这样一来,哪怕你全程大部分时间都在超速,只要平均下来不超标,照样安然无恙。你说气人不气人?但人家这操作,确实钻了规则的空子。
当然,我也不是鼓励大家去超速。毕竟,速度越快,风险越大。120和140看着只差20公里,但刹车距离、反应时间、事故后果,那可是成倍增长的。而且,不是所有高速都限速120,有的路段限速110甚至100,你要是傻乎乎地按120跑,那不罚你罚谁?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有人敢超你?因为他们要么觉得“小超速没关系”,要么会“躲摄像头”,要么精通“区间测速”的玩法。他们不是不怕罚,而是觉得“被罚的概率低”。但作为普通车主,咱们还是得清醒一点:守法驾驶,才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大的负责。毕竟,开车不是赛车,安全抵达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我想问一句:在这个“灵活执法”和“技术规避”并存的时代,我们到底该如何平衡效率与安全?你觉得,未来是不是该用更智能的方式,让每一次超速都无处遁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