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剖析:6.88万吉利星愿未来能否再降价?

造车成本分析:6.88万的吉利星愿还有降价空间吗?

成本剖析:6.88万吉利星愿未来能否再降价?-有驾

最近,朋友问我:“老张,6.88万起的吉利星愿,这价格是不是已经打到底了?还能再降吗?”说实话,听到这个问题,我第一反应是:这价格,已经够狠了!要知道,在几年前,这个价位能买到一辆能上牌的“老头乐”就不错了。而现在,吉利星愿不仅长得像模像样,配置还一个比一个能打。6.88万,买一辆正经的新能源小车,听起来像不像天上掉馅饼? 但转念一想,吉利作为大厂,总不会做亏本买卖吧?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它真的还有降价的余地吗?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白菜价”背后的成本账。

成本剖析:6.88万吉利星愿未来能否再降价?-有驾

先说说这车的“心脏”——电池。星愿用的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这可是行业里的“金字招牌”。磷酸铁锂本身成本就比三元锂低,安全性也更高。更关键的是,它还用上了CTP无模组技术,简单说就是把电池包里的“空架子”都省了,直接把电芯打包,省材料又省空间。光这一项,就能省下不少钱。 再加上吉利自家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液冷技术加持,安全性这块拿捏得死死的。虽然安全系统要加点成本,但想想那些自燃的新闻,这笔钱花得值!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小车车变成“移动烤炉”吧?所以,电池这块,成本是硬的,但技术优化的空间也大,未来随着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成本还有望进一步下探。

成本剖析:6.88万吉利星愿未来能否再降价?-有驾

再聊聊“四肢”——电驱系统。星愿用的是吉利自研的11合1电驱,把电机、电控、减速器等十一个部件集成在一起。这就好比把一桌满汉全席的食材,做成了一锅大杂烩,不仅省了锅碗瓢盆(材料),还省了厨师(人工)! 文档里说,这种集成能让生产成本下降35%,这可不是小数目。而且集成度高了,体积小、重量轻,对提升续航也是大有裨益。想想看,以前的电驱系统像个“大块头”,现在变成了“小精灵”,既省电又省空间,这技术红利,未来肯定还会继续释放。

成本剖析:6.88万吉利星愿未来能否再降价?-有驾

车身和底盘呢?作为小型车,星愿的白车身加底盘成本控制在1.5万左右,这已经相当良心了。它用了高强度钢和轻量化设计,既保证了碰撞安全,又不至于太“笨重”。毕竟,小车的安全性,一直是消费者心里的“小九九”。 有网友调侃:“这车看着小巧,撞一下会不会直接‘散架’?”但实测下来,星愿的安全性还是经得起考验的。毕竟吉利在安全这块的口碑,还是拿得出手的。

成本剖析:6.88万吉利星愿未来能否再降价?-有驾

内饰和智能配置,可以说是星愿的“杀手锏”了。14.6英寸的大屏,配上FlymeAuto车机系统,流畅度和应用生态都相当能打。这哪是6.88万的车,感觉像是花了几万块升级了“灵魂”! 成本估算约1.5万,听起来不低,但想想看,现在一个旗舰手机都七八千了,一个能联网、能装APP、还能540度全景影像的车机,这个价其实很香。而且,吉利把车机做得这么强,明显是想用“软件”来弥补“硬件”上的成本压力,让消费者觉得“超值”。

成本剖析:6.88万吉利星愿未来能否再降价?-有驾

至于L2级智能驾驶辅助,标配了那么多传感器,成本在5000到8000元之间。这在同价位车型里,绝对是“越级”配置。 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这些竞品,很多还是顶配才有L2,而星愿直接“入门即高配”。虽然日常用L2的频率可能不高,但关键时刻能帮你一把,比如自动跟车、车道保持,堵车时再也不用脚踩刹车踩到抽筋了,这体验感直接拉满。

成本剖析:6.88万吉利星愿未来能否再降价?-有驾

综合来看,一台中低配星愿的造车成本大概在6.45万到8.95万之间。6.88万的起售价,意味着吉利要么是微利,要么是战略性亏损。 但别忘了,吉利还有研发成本、人力成本、运输成本等等。研发费用分摊下来每辆可能就要5000到1万,这还没算上营销和渠道的开销。所以,“6.88万”这个价格,更像是一个“钩子”,用来吸引眼球,抢占市场。

成本剖析:6.88万吉利星愿未来能否再降价?-有驾

那么问题来了,它还有降价空间吗?答案是:有,但空间有限。 首先,规模效应是关键。卖得越多,零部件采购成本就越低,分摊到每辆车上的固定成本就越少。其次,技术进步是永恒的主题。电池、电驱这些核心技术一旦有突破,成本自然下降。最后,市场竞争压力山大。比亚迪、五菱这些“卷王”可不是吃素的,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吉利很可能在销量稳定后,推出一些“限时优惠”或“金融政策”,变相降价。

成本剖析:6.88万吉利星愿未来能否再降价?-有驾

当然,星愿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作为小型车,后排空间和后备箱肯定不如A级车宽敞。高速行驶时的风噪和胎噪也会比较明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小”终究是“小”,这是物理定律,谁都改变不了。 不过,对于城市通勤代步、年轻人第一辆车来说,这些小缺点完全可以接受。

成本剖析:6.88万吉利星愿未来能否再降价?-有驾

总而言之,吉利星愿以6.88万的起售价杀入市场,堪称“价格屠夫”。它在成本控制上展现了极高的水平,通过技术集成、供应链管理和规模效应,硬生生把一辆配置拉满的小车做到了这个价位。它不仅有降价的空间,而且这个空间会随着销量和技术进步而逐渐打开。 但指望它再降个一万两万?恐怕不太现实。那么,问题来了:当一辆配置如此丰富的新能源小车,价格已经逼近“成本线”,我们是该为它的“性价比”欢呼,还是该担心它背后可能存在的“减配”风险呢?

成本剖析:6.88万吉利星愿未来能否再降价?-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