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虎极光大降价,销量冷清,年轻人看不上

23.98万买一台路虎揽胜极光L,这个价格如果放在几年之前,说出来都够吓唬人——哪怕只是跟邻居大爷下棋时顺口一提。真的假的?配件是塑料的吗?还是机舱里只有空调和收音机?没人敢信,甚至连修车师傅都得先看看你的购车发票,再决定嘲笑你还是安慰你。

厂家亲自下场砍价,42.98万元直接砍到23.98万,两款车型分别最多直降20.6万,妙得就像理发师给一位谢顶顾客推掉最后一撮头发,干脆、利落,痛点和分寸都拿捏得死死的。正常来说,这么大的力度,门店早就该宾客盈门,被“捡漏”大军包围了。但事实却是几乎没人排队,甚至车商见你进门都要先确认你是不是真的来买车,而不是来拍两张照片发个朋友圈。这个场面,大抵能让一位老太太重温自己第一次看“价格跳楼大甩卖”的感受——便宜没好货,谁要你啊。

路虎极光大降价,销量冷清,年轻人看不上-有驾
路虎极光大降价,销量冷清,年轻人看不上-有驾

翻一翻数据,2025年8月,奇瑞捷豹路虎全中国销量才841辆。揽胜极光L直降后单月销量也只有552辆。这可不是掉节奏,这是掉链子。按理说,曾经的路虎不就是豪门身份的符号吗?天价买车、满配选装、落地三四百万才敢跟门童打招呼,极光刚国产那几年,加价提车的消息传遍了小区和互联网。结果现在,二十万级的折价,没人抢,大家反而在讨论降价玄机,微信车友群里,路虎成了“谁买谁懂”的段子素材。

为什么年轻人不买?降价到骨折反而没人接盘? 咱们还是照章办事,得把证据和现场还原一下。极光2011年进口,售价50多万起步,高配超过65万;后来国产了,价格降至37.58万—53.98万,还得加价才能拿到现车。2019年推出加长的极光L,空间、尺寸都跟上了市场……

可是你随便问一个95后、00后的主流购车群体,他们对路虎的热度,基本类似于看一场老电影,情怀有,但票房没有。一句“路虎不再是符号”,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极光L的定位、配置其实不算差:空间OK,科技也有11.4英寸大屏+12.3英寸液晶仪表,但新鲜感有限。语音助手基本能叫自己开空调,响应速度还跟鸿蒙、理想那一套比不了,自动驾驶功能基本是“不出错已经是优点了”。

路虎极光大降价,销量冷清,年轻人看不上-有驾
路虎极光大降价,销量冷清,年轻人看不上-有驾

而且保养成本高得能让租房小伙子再多看两眼吉利或深蓝。电子配件的可靠性还谈不上“英伦绅士”,油耗也比新能源车实在。你正想装一把身份,结果修理费和二手残值双重起步价让你三思而后行。这时候,特斯拉Model Y一个月能卖出39413台,问界M7、理想L7这帮新能源对手趁着补贴、空间和智能加持,直接把二十万级SUV市场切得干干净净。你买极光就是“怀旧”,买别的才是“进步”,这才是当下“新消费主义”的冷面铁律。

厂家官降,其实就是长期存在的终端优惠“摊牌了”,大家都明白这步棋不是布局,而是无奈之下的“断腕”。经销商长期库存压力大,官降算是给门店救命,但和往年销量相比,这场价格风暴带来的,不是高潮,而是冷场。有时候,看一台路虎揽胜极光L横空出世,23万你就能开走,但它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恐怕还不如一辆价格相近的国产“旗舰电动”。买车像谈恋爱,谁还信那个老情怀,智能化大屏、自动驾驶、能微信语音的车才是约会对象。路虎变成了“追不到的前任”,牌子是豪,到底还是不合时宜。

捷豹路虎选择了跟奇瑞深化合作,押宝于新能源,无奈只能拆掉“光环”,捏一个全新“Freelander神行者”。大家都知道,名字听着还是那么不接地气,2026年才上市,距离市场格局再度洗牌还有整整两轮。新品牌,老问题:豪华光环不在,能不能靠“电动”反转?谁都说不好,厂家也只能不断讲故事试试——留下一句,“拭目以待”。

作为旁观者,每天坐在“豪华品牌官降”的新闻和车主吐槽之间,观察路虎跌下神坛,有时像拆解一宗个案,证据越扎实,案情越荒诞。你说价格?已经不是障碍。你说品牌符号?已不再新鲜。你要智能化?路虎的系统还在卡壳。你想省心?电子零件决定你多看几遍保养价目表。你说信仰?信仰是能被算法和体验感击碎的东西。最后变成了“有钱但不傻”的年轻人纷纷摇头:我劝你别买,不如加点预算选理想,再不济选保时捷电动。

路虎极光大降价,销量冷清,年轻人看不上-有驾
路虎极光大降价,销量冷清,年轻人看不上-有驾
路虎极光大降价,销量冷清,年轻人看不上-有驾
路虎极光大降价,销量冷清,年轻人看不上-有驾
路虎极光大降价,销量冷清,年轻人看不上-有驾

整个“直降19万”事件,就像案卷里的证据链拼接起来,理性甚至有点无情:便宜买不到信任,豪华买不来智能,降价破不了心智壁垒。战略转型?别人已经遥遥领先。你问我:“极光还值得买吗?”用案发现场最常见的那句套话——“你觉得划算就行。” 可拆解下来,划算与否,已经不是表面的折扣能解决的,大众的心理防线,是靠体验和认同感筑上去的。

最后留个开放问题,算是案卷结尾的小谜团:在新能源、智能化和消费圈层叠加的2025年,“豪华品牌”的意义到底还剩下什么?是身份,还是只是曾经的一种虚荣?它还有没有机会被年轻人重新定义?交给你,一起探案。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