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付8万台才是王炸
这话要是放在一年前,估计会被当成天方夜谭。那时候,提到高端车,谁脑子里不是BBA(奔驰、宝马、奥迪)那几张“老脸”?保时捷、迈巴赫更是神坛上的存在,普通人聊起来都得带着几分敬畏。可谁能想到,就在大家还沉浸在德系豪华的“百年荣光”里时,一个叫余承东的男人,揣着兜,带着鸿蒙智行,就这么轻描淡写地把整个牌桌给掀了。这感觉,就像武林大会上,各大门派正襟危坐,突然冲进来一个拿着“智能手机”的家伙,说要一统江湖。荒诞吗?然而,当他把数据拍在桌上时,全场雅雀无声。
你看那智界S7,愣是在两个多月里,大定订单直接冲破一万台。这数字可能听着没那么震撼,但你得知道,这可是在均价三十多万的纯电轿车市场,一个全新的品牌,硬生生从特斯拉和BBA的嘴里抢下来的肉。更别提问界新M7了,那简直就是个“bug”级的存在。上市才三个多月,交付量直逼八万台!八万台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有些新势力品牌一整年的销量,甚至比某些传统豪华品牌单一爆款车型全年的成绩还要亮眼。消息一出,估计BBA的会议室里,空气都凝固了。以前他们还能自嘲地说“等等党永远胜利”,现在呢?现在是“再等,市场都没了”。
这一切的转折点,其实就是从大家不再单纯地把华为看作一个手机或通信设备制造商开始的。你摸着良心说,当第一次听到华为要深度赋能造车时,心里是不是也犯嘀咕?一个搞通信的,能造出什么好车来?知乎上曾有个高赞回答就调侃:“PPT造车谁不会,关键是落地。”结果呢?现实狠狠地扇了所有质疑者一记耳光。看过问界M9实车的人,都会被那股子“不计成本”的堆料精神给惊到。就拿那个车语大灯来说,以前谁能想到大灯还能玩出花来,跟路人“眉目传情”?还有那贯穿式尾灯,亮起来的效果,有人开玩笑说像“把银行金库的灯条给拆过来了”,科技感和高级感直接拉满。
更不用说那些看不见的硬实力了。800V高压平台,意味着充电速度跟手机快充一个级别;号称40多个扬声器的沉浸式音响,让你在车里听歌跟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没什么两样。最绝的是那个华为ADS 2.0智能驾驶系统,这玩意儿才是真正的大杀器。当别人家的智驾还在为“识别红绿灯”沾沾自喜时,华为已经能做到在复杂的市区路况下“基本脱管”行驶了。这就好比大家都在考驾照科目二,华为已经直接上路跑F1了。所以别奇怪为什么骂得越惨,卖得越火,因为那些“嘴强王者”们没看到,真正的消费者是用脚投票的。数据出来后,一看一个不吱声,尤其听说问界M9一半以上的订单都是101万的顶配,这脸打得,啪啪响。
现在回过头来看,余承东当初吹过的那些牛,什么“一把干掉BBA”,什么“500万以内最好的SUV”,当时听起来像笑话,现在却一步步变成了现实。问界M9在50万以上的SUV市场,几乎是碾压级的存在,直接让同价位的X5、Q7、GLE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新M7,用四十多万的均价,撬动了整个中大型SUV市场,让那些习惯了“加价提车”的豪华品牌们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性价比的残忍”。
所以说,交付8万台,这确实是个王炸。但它炸开的,不仅仅是销量记录,更是传统汽车行业固有的思维壁垒。它告诉所有人,汽车的定义正在被重写,未来的竞争,不再是发动机缸数和品牌历史的比拼,而是智能化体验和技术生态的较量。当传统巨头们还在为“电动化转型”的阵痛而头疼时,华为已经用鸿蒙智行构建起了一个全新的赛道。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当这八万台只是个开始,当订单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涨时,BBA们,还有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奢华品牌们,是选择继续“笑不出来”,还是赶紧放下身段,重新学习怎么在这个新时代造车呢?这出大戏,恐怕才刚刚拉开序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