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最疯狂的工厂实验

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充满变革的年代,汽车制造商们雄心勃勃地畅想未来。正是在那时,《杰森一家》动画片首播,孩子们对飞行汽车的概念着迷不已。抛开虚构的故事不谈,美国汽车工业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技术上的巨大变革,而克莱斯勒公司则以其喷气式汽车,为我们呈现了对未来汽车最宏大、最前卫、最精美的诠释。没错,克莱斯勒在20世纪60年代制造了一辆涡轮汽车,并将其交付给公众进行测试。

六十年代最疯狂的工厂实验-有驾

尽管科技进步已在稳步推进,克莱斯勒却决定加速前进,打破常规。涡轮汽车的许多方面都堪称完美。它搭载了一台涡轮发动机,据TFLclassics YouTube频道介绍,这台发动机的大小相当于两个西瓜。它的结构简单,几乎可以使用任何可燃燃料。它被誉为未来出行的终极之作。然而,事情的发展却不如预期。我们将深入探究这项史上最疯狂、最激动人心的汽车大型实验,并揭示为何即使过了63年,“青铜时代”的辉煌依然熠熠生辉。

克莱斯勒制造了世界上唯一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涡轮动力汽车

仅生产了55台。

这并非克莱斯勒首次尝试将涡轮发动机应用于汽车。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他们就开始探索这一理念。但真正将这项技术推向极致,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他们制造出了能够完成长途旅行的原型车。经过广泛的研究和多次迭代,克莱斯勒最终打造出了一款搭载A-831涡轮发动机的精美美国汽车。

六十年代最疯狂的工厂实验-有驾

这款车总共只生产了55辆,其中50辆被借给公众使用,旨在解决无障碍通行问题,并让公众体验日常驾驶涡轮汽车的感受。用户项目结束后,克莱斯勒收回了这些车辆,并销毁了除9辆以外的所有车辆。这家汽车制造商自己保留了2辆;6辆在美国各地的博物馆展出;还有1辆被杰·雷诺私人收藏。

这项发动机技术实际上从未打算用于道路行驶。

20世纪30年代,克莱斯勒公司积极致力于研发用于航空领域的涡轮发动机。然而,随着二战的结束,这项研究不再必要。但他们不能让所有研究成果付诸东流,因此,执行工程师乔治·休布纳加入了一个团队,开始探索用涡轮发动机驱动汽车的想法。这个想法堪称完美,因为涡轮发动机带来了诸多优势。

六十年代最疯狂的工厂实验-有驾
六十年代最疯狂的工厂实验-有驾

它活动部件更少,无需火花塞,而且与传统的内燃机不同,它几乎可以使用任何可燃“燃料” 。然而,将喷气式发动机改造为日常驾驶汽车的动力装置并非易事,包括发动机冷却、燃料储存和多功能传动系统等。所有这些问题大多通过在原型车上对涡轮发动机进行多次改进而得到解决,最终在1963年推出了涡轮汽车,这款车当时是,而且至今仍然是最接近公路行驶的涡轮汽车。

涡轮发动机相对于内燃机的优势

  1. 低维护成本

  2. 更加紧凑

  3. 活动部件少得多

  4. 无需火花塞

  5. 即使在零下温度也能轻松启动

  6. 不需要防冻液或散热器

  7. 几乎可以使用任何可燃燃料

克莱斯勒涡轮汽车搭载了一台巧妙改装的“喷气式”发动机

涡轮发动机最初是为战机开发的。

六十年代最疯狂的工厂实验-有驾

克莱斯勒涡轮汽车使用的发动机是A-831型涡轮发动机,这是当时克莱斯勒燃气涡轮发动机项目的第四代产品。与同类型的内燃机相比,它结构非常紧凑,而且还有一个额外的优势:几乎任何可燃物都能驱动它。这包括柴油、煤油、家用取暖油,甚至龙舌兰酒。甚至有传言说,在巴黎车展上,它使用的是标志性的香奈儿五号香水。这款发动机可输出130马力,扭矩高达425磅英尺。要知道,这可是20世纪60年代。然而,与许多人的想法相反,严格来说,它并非“喷气式”发动机。

六十年代最疯狂的工厂实验-有驾

克莱斯勒为了让“喷气式”发动机能够上路行驶,最关键的改进之一是加装了第二级涡轮。第二级涡轮由第一级涡轮排出的空气驱动。安装第二级涡轮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第一级涡轮惊人的转速(每分钟 4 万到 5 万转),使其能够被汽车的后轴承受。也正是因为有了第二级涡轮,克莱斯勒才称之为“涡轮汽车”而非“喷气式汽车”。此外,油门响应和燃油供应也进行了显著调整,以确保涡轮汽车即使在走走停停的交通状况下也能稳定行驶。

这款“未来感十足”的发动机被包裹在一个精美的意大利制造外壳中。

1963年克莱斯勒涡轮汽车内饰格雷格·耶丁根(Greg Gjerdingen),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六十年代最疯狂的工厂实验-有驾

早期的涡轮发动机汽车概念车大多基于现有车型打造,例如普利茅斯贝尔维德、道奇达特和普利茅斯弗瑞等等。然而,克莱斯勒希望1963年的涡轮汽车是一款完全定制的车型。它的造型由埃尔伍德·恩格尔指导设计,恩格尔此前曾与福特合作。这也解释了涡轮汽车与恩格尔设计的福特雷鸟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它也获得了“恩格尔鸟”的绰号。

据休布纳称,这款车的设计旨在展现运动感,并与当时的雪佛兰克尔维特一较高下。它与意大利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车身是由意大利设计工作室Ghia手工打造的。事实上,车身在运往美国之前,就已经在意大利完成了组装、喷漆、装饰,甚至内饰的制作。涡轮车的一大视觉亮点是其“涡轮青铜”色,这是一种金属质感的、类似根啤的棕色涂装,看起来非常独特。此外,深嵌式尾灯、前大灯、转向灯以及豆荚状倒车灯上的镀铬装饰,更增添了它的奢华感。

六十年代最疯狂的工厂实验-有驾

青铜是主题,由内而外

青铜色调也渗透到了车厢内部,车厢内饰采用青铜色皮革,搭配厚绒青铜色地毯和对比鲜明的拉丝铝饰件。前后排均配备真皮桶形座椅,尽显奢华格调。仪表盘简洁明了,在当时也算设计精良,配备三个大型仪表:速度表、转速表和高温计。高温计用于监测涡轮进气口的温度,这是发动机最热的部件。仪表盘上其他引人注目的亮点是转速表(46,000 转/分)和高温计(1,700 华氏度/926.6 摄氏度)异常高的读数。

六十年代最疯狂的工厂实验-有驾

这就是克莱斯勒涡轮汽车失败的原因

多功能性是其中一个问题

六十年代最疯狂的工厂实验-有驾

克莱斯勒涡轮汽车项目可谓是风波不断,但最终弊大于利。大胆的用户体验计划取得了成功,50辆赠送给公众的汽车累计行驶里程超过一百万英里。这帮助克莱斯勒正视了用户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虽然其中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但有一个方面却成了涡轮汽车的致命弱点。克莱斯勒公司建议用户避免使用含铅汽油,因为它会在发动机内留下难以清除的积碳。讽刺的是,这恰恰是当时最常见的汽车燃料。柴油和家用取暖油是次佳选择,但这个问题恰恰暴露了涡轮汽车最大的缺陷:适应性和多功能性不足。

六十年代最疯狂的工厂实验-有驾

要想成功,克莱斯勒必须从零开始构建一个生态系统,类似于如今电动汽车蓬勃发展的生态系统。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这款车高得离谱的生产成本。虽然没有官方记录,但许多估计表明,当时每辆车的成本高达5.5万美元以上。这相当于今天的60万美元。大规模生产或许能略微降低成本,但永远也无法让涡轮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六十年代最疯狂的工厂实验-有驾

克莱斯勒在涡轮汽车用户计划中考虑到的问题

  1. 高海拔地区启动器故障

  2. 难以掌握不寻常的八步启动程序

  3. 加速迟缓,尤其是在走走停停的交通状况下。

  4. 燃油经济性欠佳

  5. 高噪音水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