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车和增程高速上真刀真枪跑一天,结果让人很意外

车友们,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实测故事。 就在不久前,一场专业媒体组织的多车对比测试,让传统燃油车、日系混动和新兴的超级增程车型同场竞技,结果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油车和增程高速上真刀真枪跑一天,结果让人很意外-有驾

测试选取了三个典型路段:堪称"地狱模式"的西二旗晚高峰、环路快速路和长途高速路段。 为了保证公平,所有燃油车都清零了油表,混动车型调整到亏电状态,超级增程车型也设定在亏电工况。 在这场真刀真枪的较量中,新一代智己LS6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在拥堵路段跑出了0.9L/100km的综合能耗,这个数字确实让人惊喜。

说起北京西二旗的晚高峰,相信很多车友都会心有余悸。 那种走走停停的路况,简直就是燃油车的噩梦。 测试中,两款德系豪华车的油耗直接飙到了两位数,想想每天都要经历这样的通勤,钱包真的会吃不消。 日系混动这时候就显出优势了,靠着电机在低速时的辅助,油耗控制在4-5升之间,确实比纯油车省了不少。

但最让人惊讶的还是新一代智己LS6,它那块52kWh的大电池在拥堵路段简直如鱼得水。 发动机基本处于休息状态,完全靠电力驱动,最终的综合能耗居然只有0.9升。 主持人的评价特别有意思,说整个过程安静得不像话,完全就是在开纯电动车的感觉。

上了环路快速路,情况就开始不一样了。 传统燃油车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发动机进入高效运转区间,油耗数字也慢慢回归正常。 日系混动还是那么稳定,油耗保持在5升左右。 这时候智己LS6的增程器开始介入工作,巧妙地为电池充电,实现了边跑边充的理想状态。 2.4升的综合油耗,说明它的能量管理策略确实有两把刷子,不单单是依赖大电池那么简单。

油车和增程高速上真刀真枪跑一天,结果让人很意外-有驾

真正见真章的还是长途高速路段。 这是对车辆续航和能耗的终极考验,也是很多燃油车用户最放心不下的环节。 智己的超级增程系统在这里表现得相当从容,不仅能动态反充电量,而且因为没有动力输出的硬性连接,开起来的感觉特别平顺,完全就是纯电动车的驾乘体验。 它在实现长续航的同时,燃油经济性也相当出色,真正把电动车和燃油车的优点集于一身。

咱们来算笔经济账。 除了油费,保养成本也是个大头。 按照一年两万公里的使用情况来算,大电池增程车型在年度总费用上优势明显。 这主要得益于两点:52kWh的大电池降低了发动机的使用频率,减少了磨损,保养周期自然就延长了;另外上汽自主研发的高效增程器确实省油,就算纯燃油模式行驶,百公里5升多的油耗也足够经济。

从我这些年的试驾经验来看,超级增程车型最大的优势就是"不挑场景"。 对于家住城市但没有充电桩的用户来说,它完美避开了纯电动车充电不便的痛点。 既能加油又能用电,三四百公里的纯电续航足够一周通勤使用,充电成本还比加油便宜得多。 经常跑长途的车友也不用再为找充电桩发愁,说走就走的旅行变得如此简单。

最近我和几位智己LS6车主聊天,他们普遍反映的一个点很有意思:这车开起来既没有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又没有传统燃油车的高油耗困扰,特别适合中国这种地域辽阔、充电设施分布不均的国情。 有位从燃油车换过来的车主说,开了增程之后,再也回不去纯油车了。

说到技术层面,大电池增程可不是简单的续航堆砌。 智己在800V平台超充、低温性能提升、高热效率这些方面都有突破,而且没有牺牲车内空间。 对于注重安全和操控的车友,上汽时代的电池包方案完全满足新国标要求,21.49万元起的52Max车型就配了后轮转向和灵蜥数字底盘,加上德系调校的底盘,既能保证全家乘坐的舒适性,又能满足驾驶者对操控的追求。

这种大电池与油箱结合的方案,或许不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答案,但它确实是当下最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选择。 相比于纠结于所谓"终极技术",实用性才是我们普通消费者最该关心的。 智己LS6代表的大电池增程路线,是基于真实需求和技术进步做出的理性选择,不是为了内卷而内卷。

作为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车评人,我觉得这种超级增程方案最大的意义,是让新能源汽车能够惠及更广泛的人群。 特别是那些二三线城市还在观望的燃油车车主,现在有了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它既保留了燃油车的便利性,又享受到了电动车的经济性,这种两全其美的方案,确实很有吸引力。

如果你还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之间犹豫不决,我建议你一定要去亲身体验一下。 有时候,短短半小时的试驾,比看再多的评测都有说服力。 听说现在官方权益正在倒计时,部分补贴也快要退坡,倒是可以考虑出手的好时机。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这样一款既能满足日常通勤,又能胜任长途旅行,还特别省钱的座驾,你会考虑把它开回家吗? 在电动车和燃油车之间,你更倾向于哪种解决方案? 这样的全能选手,是不是正好击中了你的用车痛点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