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被晒得发白的五菱车钥匙被扔在茶几上,和市场找零剩的零钱、进货单揉成一团,边上是盯着作业的孩子和补鱼网的老人。如果有哪家能把生活的全部杂音塞进方头方脑的MPV里开走,恐怕非五菱用户莫属。
我那个读初中的同学,就是典型的五菱MPV拥趸。从他家第一台五菱宏光开始,到后来咬咬牙换凯捷,再到前年全家人又合计着搞起一辆星光730,“两代人三台五菱”,倒也不是炫耀财富,单纯是生活的重心都装进过这三台车。用他的话说:“五菱陪我们家从江边小县城,一路开到了市里的新房。”
在县里的那些年,凌晨鳗鱼塘起货、鱼市抢摊位,生活的齿轮不分昼夜地咬着,像五菱的档把一样,总得自己把这一天推进去。第一次我是自家后排乘客,被这方方正正、仿佛是铁皮盒子的五菱宏光摇到鱼市。后排座椅能一把拆下塞进鱼篓、也能在下雨天变成我们几个孩子的“移动大通铺”,吹着车里哆哆嗦嗦的小空调。时间推着人长大,有时候我都分不清坐在后备厢上,究竟像是在搬货,更像是在搬人生。
生意做大了,他们家又买了第二台“五菱”,这一下子,半条鱼市的人都认识那套双车吉时。清晨一台送干鱼、一台运鲜货。消息灵通的都知道:五菱耐造得离谱。13款那台旧车,前阵子我放寒假回去还见着在镇上乱晃。刮痕密布、门缝都跑风了,车里还找得到之前抽烟忘收的打火机和学生时代的运动鞋。一台车走过两个青春,见证生意翻了几倍,一家人骨子里的硬气,怎么看都像这车身上的钝角,磕了都不心疼。我一直觉得宁做五菱,不做宝马:至少不会有人指望宝马早起运冰袋。
到了大学,故事拐了个弯。他们家那年终于换下了“苦中作乐”的老五菱,买了台凯捷。“升级了舒适体验”,这句话听着像新车的推广词,实际也许只是身体和生活都经不起再折腾。那台五菱凯捷成了家里人的城市和老乡下的摆渡船,不再只运货,更是全家的远途座驾。逢周末,父母进城进货,顺便带着老人孩子来看病问学,年底还能拉上一帮同学去山里露营。讲真,外面流行的年轻人“野营自由”,他们家那车后座的鱼腥味、油渍可比什么野餐垫记忆深刻得多。有趣的是,“盖着旧棉被、吃着带鱼干”居然变成了后来宿舍里同学们最羡慕的生活体验。
市面上关于五菱MPV的故事甚至已经有了“创业神车”这标签,当然,神话不免夸张。但从个人亲历来看,倒也无愧于“能拉、能装、能折腾”的属性。车型在升级,生活的公式却没变过几个变量。这届五菱出的星光730,只看配置表,能感觉厂家已经懂得了用户需要的,不只是运输力,还有多样性。
星光730搞了三套动力,偏爱什么都能选:燃油、混动、纯电,统统安排;内部25处储物格,钥匙、零钱、毛票、罐头、干货袋,塞满得像小朋友攒的“百宝箱”。三排魔术座椅,日本车喜欢炒作空间变形,这回国产MPV做得比它地道,315L能装身家,也能装未来,走高速1100公里不用停,亏的是司机,不是电池。这些参数说起来跟背乘法口诀差不多,实际等于一句话:拉货不比轿车差,送娃、顾家都不落人后。
有时候我会设想,如果他家没选五菱宏光,而是小镇爆火那几年大家抢着买的微面、小型SUV,故事会不会不同?也许生意照样能做,但生活里不再有那些盛着冰水箱偷吃虾滑、后座打呼噜到深夜的温存时刻。其实,汽车不过是个大工具箱,见不见证梦想不重要,陪不陪得了那些被碾碎的琐碎才是考验。
在创业这条路上,每一个“可靠的伙伴”不过是日复一日磨出来的耐心和退让。五菱是,这位同学和他爸妈又何尝不是?
当然,行业里也流行一句冷笑话:“五菱MPV都拼命造了二十年,上市买家怎么还在打拼创业?”其实有时候,你努力生活的样子,也许只是下一站让孩子过得不那么辛苦,你拼命三郎造的不是车,是希望。
最后倒不是要替五菱说什么情怀牌。车嘛,归根结底是篮子,装什么都行。只是很多人一提起创业,想到的是热血沸腾、梦想起航,很少有人愿意低头数数,最后撑起这个家多数时候靠的,是耐造、实用、能装下全家人和梦想的那辆车。
到头来,到底是什么让我们觉得“可靠”?是一台用到掉漆也不愿换车的五菱,还是一种用来抵抗人生缺口的韧性?这个问题,我一直都没敢想得太明白。或许,你有答案。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