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财报亏损,销量涨了,李斌坦言公司压力大

每到财报季,蔚来的成绩单总是能搅动市场的神经。这次也不例外,账上一边是业务飘红,交车量“噌噌”往上涨,另一边半年度又亏出去一百多个亿,股东权益还绿了——怎么看都是一身矛盾。说实话,谁要是还能拍胸脯说“不焦虑”,不是铁头娃就是角色不对。

李斌直接摊牌,说现在有三到四成本来可能买蔚来的用户,犹豫的核心不是车本身,是怕公司明天没了。这话听着扎心,但要我说,这种坦诚比啥都强,哪怕是泡在糖水里的毒鸡汤。

我们不妨反着问:蔚来真的快扛不住了?“卖得多=挣得多”,为什么放在蔚来身上不灵?既然销量这么漂亮,为啥账上老亏空呢?是不是蔚来在给大家讲个“规模先行,利润后补”的老故事?可这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讲“烧钱换生存”的故事讲了快十年,故事还能继续骗过谁?

从实际交车量说,蔚来今年Q2干到了七万多台,同比环比都是两位数增幅。尤其是“乐道L90”和新“ES8”,一上市就被不少人盯上,说明市场倒是不缺兴趣。但拆分财报、尤其一看盈利,大家瞬间警醒。交得再多,一分钱也没剩下,还把自家账务做成了“负股东权益”——就是你资产还没负债多,怎么看都是在财务“裸泳”。

说白了,蔚来今年的故事核心词,依然是“现金流”。每月三万辆的销量,背后就是效率、结构和定价铁三角打磨出来的。为了搞增长,蔚来这波玩了个“多品牌战略”:除了主品牌,靠“乐道”“萤火虫”这些新号,先拿下对价格更敏感的用户盘,再杀回高端。但盘子大了,单位售价自然下来了,所以总营收涨幅没跟交付数跑齐。

更要命是,交付量增多,成本控制得再严也有上限。蔚来一直下本砸在自家补能体系,尤其是换电网络,钱是真没少扔,现在终于轮到靠这网络吃回头饭。比如乐道L90,大电池SUV挂着“换电自由”的招牌就圈来不少长途刚需。这个深耕优势还真不是随便哪个新造车能跟的。

可榨汁完换电红利,剩下那部分亏?还得继续抠成本。NT3.0平台搞起了技术稳定、平台通用,把前期高昂的研发慢慢摊薄,才开始在批量上市的ES8等产品上找回点感觉。研发费用、销售开支、管理费用都被死死压住,也算是熬出头的关键一刀。

这里其实要问一句,蔚来真能靠这样把“亏损”写成“盈利”吗?说更透些,不是做不到,但终究是“降本+卖更多”的组合拳。如果没有新产品续命、没有渠道下沉,那点运营效率再提升,也只是盈利表象而已。

再说实在点,为什么李斌那句“四季度毛利转正”能被热炒?他自己也清楚,群众要的不是对蔚来能活多久有信心,而是真实看到公司能自己造血,而不是靠输血。所以这轮财报,一定程度上是个“生死局”。

财报里还有个细节被大多数人忽略:截至Q2末,蔚来总资产1000亿元,对应负债934亿元,再算上各种高杠杆夹层权益,净归属于股东的也就是负11亿多。账面上,从金融学视角就是“不良资产”那一挂。如果不是新能源风口还在,如果资本市场再冷一点,这样的资产负债表说不慌谁信?

那就很现实了,这样的财务结构,外部融资还愿意救你吗?供应商会否砍掉特殊价格?用户买新车的时候难道心里不会打鼓?蔚来现在的确是输不起,活下去本身就是最大的护身符。所以李斌那句“盈利是辟谣的唯一方式”不是嘴硬,是事实。

万一四季度真“盈转亏”,那只能说,蔚来的商业模式是成立的,外界对它的信心也会回来一大半。这一步走通,融资跟上下游松口气,公司生态就会稳定下来;否则,靠讲故事调整资产包,那也就是下一轮裁员、缩编的前奏。

蔚来财报亏损,销量涨了,李斌坦言公司压力大-有驾
蔚来财报亏损,销量涨了,李斌坦言公司压力大-有驾
蔚来财报亏损,销量涨了,李斌坦言公司压力大-有驾
蔚来财报亏损,销量涨了,李斌坦言公司压力大-有驾

可后面的问题会不会更难?这次蔚来能翻身,靠的是“高价值、低门槛”的套路捞销量。比如ES8本来定位高端,但售价打下来后,吸引了一堆原本只能看不买的用户。可品牌锚点一掉头,接下来挥之不去的是“蔚来=性价比”,高端标签价值存疑。

老用户怎么办?残值怎么办?一夜之间车贬值,谁心情好?蔚来现在一边给全系升级100度大电池,一边不涨价,本质就是赔本赚吆喝,以后还得靠“送权益”平息老车主怒火。这种做法能管一时,长期下去可能“伤敌一千,也自损八百”。

蔚来财报亏损,销量涨了,李斌坦言公司压力大-有驾
蔚来财报亏损,销量涨了,李斌坦言公司压力大-有驾

另外,蔚来其实没太多时间做品牌进化。NT3.0平台的新产品还在路上,可主力热销的5566车型(ET5、ET5T、ES6、EC6)以及“萤火虫”都选择原地不动,说明蔚来要在有限资源里做聚焦:先用豪华中大型SUV撑盈利,走量又要靠乐道品牌分摊风险。

三款新车预告都瞄准大五座、大六座和中高端SUV,这些市场的本质是“蛋糕大、壁垒低”,蔚来优势明显,但竞争明年就会白热化。到时如果别家新能源品牌也能推出换电、长续航、智能化的同级产品,蔚来的换电红利、低价高配还吃不吃得开?这得打个问号。

而且,蔚来要守住、做大市场,同时把存量老用户心理照顾到,又要防止品牌高端形象塌方,还得保证老用户维权不断让利,这生意可真是越来越难。李斌讲得很明白,“活下来”超过一切。只有公司能挣钱了,给用户的承诺才有兑现的基础。

其实,这里还有个最关键的盲区,整个蔚来表面上还是个“车企”,实际上越来越向一个“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商”过渡。换电站、能源网络这些烧钱的动作,现在终于能倒逼效率、变成产品护城河,背后如果撑不住,之前所有下的注都会浮亏。在这点上,蔚来已经“all in”,不可能回头。

蔚来财报亏损,销量涨了,李斌坦言公司压力大-有驾
蔚来财报亏损,销量涨了,李斌坦言公司压力大-有驾
蔚来财报亏损,销量涨了,李斌坦言公司压力大-有驾
蔚来财报亏损,销量涨了,李斌坦言公司压力大-有驾

用户最现实的问题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总结:我愿意支持一家努力创新、产品优秀的公司,但只要你有一天会消失,我宁愿选一个平平无奇但稳当靠得住的品牌。这,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刚刚开始变“现实”的最直观信号。

蔚来努力过了,补能、产品和定价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可它最后能不能代表中国品牌的中高端希望,不是靠一两季的财报说了算,而是靠连年盈利,更靠它能不能带着用户踏实过日子,别动不动就割老用户的肉,还让新用户不安心。

这个困局,有解吗?你说呢?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