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保有量4.5亿辆,要是都换成新能源汽车,你算下,这里面的售后服务市场得有多大。
“刚上大三,已经收到 3 家车企的 offer,实习月薪就有 8000 块,转正后能到 1 万 5!”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专业学生,成了企业眼里的 “香饽饽”—— 不仅没毕业就被抢着预定,薪资还比传统汽修行业高一大截。
可即便如此,行业里还是 “一才难求”,据工信部预测,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将突破 103 万,其中售后服务人才占了 80%。
一边是学生 “毕业即就业”,一边是企业 “有岗无人”,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行业,正在上演一场 “人才争夺战”。
一、3140 万辆新能源车,却只有 10 万维修技工,“修车难” 背后是人才荒
现在路上跑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截至 2024 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 3140 万辆,相当于每 100 辆汽车里就有 15 辆是新能源。
可与之对应的是,全国能修新能源车的维修企业还不到 2 万家,真正具备 “三电(电池、电机、电控)” 维修资质的技工,不足 10 万人。
这就导致车主们普遍面临 “修车难”:想去 4S 店修,动辄要等一周,换个电池要花上万元;想找路边修理厂,却发现大部分师傅只会修传统油车,对着新能源车的电路和智能系统一脸茫然。
有车主吐槽,自己的新能源车电池掉电严重,4S 店报价 8000 元,找了家新能源专修厂才花 3000 元,但这样的专修厂在当地只找到两家。
为啥会缺人?
因为新能源车和传统油车完全是 “两种逻辑”。
传统油车修的是发动机、变速箱等机械部件,师傅靠经验就能判断问题;可新能源车的核心是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相当于给汽车装了 “大脑” 和 “神经网”,维修时要会看电路图、用诊断仪器,还要懂高压电路安全,稍微操作不当就可能引发危险。
很多老汽修工没学过这些新技术,想转型难,而新培养的人才又跟不上市场需求,缺口自然越来越大。
二、月薪 2 万不算高,晋升路径清晰,新能源售后成 “高薪赛道”
以前提到汽修工,很多人觉得是 “体力活”,薪资不高还累。可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岗位,早就成了 “高薪赛道”—— 一线城市熟练的三电维修技师,月薪能到 2 万,就算是二三线城市,也能拿到 1.2 万 - 1.5 万,比传统油车维修工高 30%-50%。
更吸引人的是清晰的晋升路径。刚毕业可以从基础的检测岗做起,月薪 5000-8000 元;积累 1-2 年经验,能独立处理电池、电机故障,就能晋升为中级技师,月薪涨到 1 万 - 1.5 万;如果精通智能驾驶系统、车联网等高端技术,成为高级技师或技术主管,月薪 2 万 + 不说,还能拿到企业的绩效奖金。
要是想转管理岗,还能往门店店长、区域技术总监方向发展,年薪轻松突破 20 万。
而且这个行业不看 “出身”,更看技能。很多高职、中职院校的学生,通过 “订单班” 学技术,没毕业就被车企预定,实习期间就能跟着师傅参与实际维修,积累经验。
有学生表示,自己在学校学了 3 年新能源汽车技术,毕业时已经考了高压电工证、新能源汽车维修证,进企业后半年就独立上岗,比同期毕业的其他专业同学,薪资高出一大截。
三、学校 “订单班” 抢着要,校企合作成 “人才培养主力”
面对巨大的人才缺口,学校和企业都在 “加急培养”。现在全国已有 98 所本科高校开设 “新能源汽车工程” 专业,高职、中职院校更是遍地开花,很多学校还搞起了 “订单班”—— 企业直接参与课程设置,派技术经理来上课,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企业的真实维修案例和设备,毕业后通过考核就能直接入职,省去了 “试用期” 和 “适应期”。
比如有的学校和理想、比亚迪等车企合作,订单班的学生从大二开始,每周有 2 天时间去企业实习,跟着师傅修实车;有的学校还引入了新能源汽车实训平台,模拟电池故障、电机失控等场景,让学生反复练习维修流程。这种 “校企合作” 模式,既解决了学校 “教学和实际脱节” 的问题,又让企业招到了 “即插即用” 的人才,受到双方欢迎。
不过想学好这个专业,得做好 “理论 + 实操” 双努力。
核心课程包括新能源汽车构造、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技术、高压安全等,既要背电路图,还要动手拆装机件、用诊断仪。有学生说,自己每天课后都会泡在实训车间,从下午 6 点练到晚上 10 点,就是为了熟练掌握技术,毕竟 “早一天学会,就能早一天上岗赚钱”。
四、给考生和求职者的建议:选对专业、考对证,抓住 “风口机会”
对正在选专业的考生来说,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专业值得重点考虑。不管是本科的 “新能源汽车工程”,还是高职的 “新能源汽车技术”,只要学好核心技能,就业基本不用愁。
报考时可以优先选有 “校企合作订单班” 的学校,这样能更早接触企业资源,毕业时更有竞争力。
已经毕业想转行的人,也可以通过考证和培训进入这个行业。首先要考 “高压电工证”,这是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的 “敲门砖”;然后可以参加车企或培训机构的专项培训,比如电池维修、电机诊断等,拿到相应的技能证书。现在很多车企都有 “老带新” 的培养计划,只要肯学,转行不算难。
还要注意,这个行业技术更新很快,比如现在的新能源车已经开始普及 800V 高压平台、固态电池、智能驾驶系统,未来还会有更多新技术出现,所以要保持 “终身学习” 的心态,经常参加企业的技术培训,紧跟行业发展,才能在这个赛道上长期立足。
新能源售后不是 “过渡岗”,而是 “长期赛道”
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未来 10 年,这个行业的人才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现在的 “人才缺口”,对年轻人来说就是 “机会窗口”—— 不需要拼学历、拼背景,只要肯学技术、练本事,就能找到一份高薪且稳定的工作。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不只是 “修车”,还包括充电桩维护、电池回收检测、智能系统升级等延伸领域,未来能拓展的职业方向还有很多。对那些喜欢汽车、愿意动手实践的人来说,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个能跟着行业一起成长的 “长期赛道”。
与其挤破头去卷 “网红专业”,不如看看这些贴近市场需求的 “硬核专业”—— 毕竟,能实实在在解决社会问题、被企业抢着要的人才,才是真正的 “香饽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