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布两款小排量摩托!配置卷疯了?看懂行业变天的都在等2025年9月20日重庆这场发布会,把小排量摩托车市场的“内卷”推到了新高度。
新大洲本田甩出的NS150XC和SquareX125两款新车,精准踩中了当下摩友从“代步工具”到“生活乐趣”的需求转变,这波操作到底是诚意满满还是虚张声势?
NS150XC一来就亮出了两张价格牌:Pro版21280元,STD版19980元,预定还能二选一挑高价值礼包。
动力上藏着真功夫,全新SHEP水冷四气门发动机,11.4kW功率搭配14.4N・m扭矩,起步超车不费劲,静音启动加怠速停功能,小区里挪车再也不怕吵到邻居。
5寸TFT全彩大屏能连手机,油量、胎压看得一清二楚,比老款的机械仪表洋气太多。
最让人惊喜的是安全配置,博世MSC车身稳定系统加上双通道ABS+TCS,雨天刹车不打滑,泥泞路起步不跑偏,这可是很多250cc车型都未必配齐的家伙事儿。
KYB金色避震立在前头,带气瓶的后避震藏在车尾,过减速带像踩海绵,玛吉斯全地形胎爬个土坡也不怵。1080p行车记录仪、两档可调风挡这些细节,把长途骑行的痛点全堵上了。
另一款SquareX125则瞄准了更年轻的群体,12680元的价格门槛友好,预定同样有礼包可拿。五颗条状大灯排成一排,方正造型拍照片自带复古滤镜,5寸VA仪表白天看也不刺眼。
最绝的是后鞍座,翻过来就成了小桌板,露营时放杯咖啡、切块蛋糕都够用,车头置物架还能挂个帆布包,实用性拉满。
动力用的本田eSP125cc发动机,怠速启停功能堵车时特省油,PGMFI电喷系统让油耗低得感人。更关键的是,它把双通道ABS塞进了125cc车型里,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无钥匙启动一按就走,智能车机还能导航,年轻人在意的科技感一点没少。
这两款车的推出,刚好踩中了行业的转折点。2025年17月,我国摩托车内销302.99万辆,其中150cc以上玩乐型车型占比超过60%,通路车市场正在萎缩。
西安解禁7年后,70万辆摩托里9成人用来通勤,150cc排量通勤占比更是高达92%,这说明摩友既要实用也要乐趣。
新大洲本田这步棋看得很准,NS150XC补全跨界冒险市场空白,SquareX125巩固小排量多用途阵地,把高端配置往下放,逼着整个行业提升标准。
就像老话说的“众人拾柴火焰高”,这种技术平民化的趋势,最终受益的还是普通摩友。
电动化浪潮下,燃油摩托靠什么立足?答案就在这些细节里:能装桌板的鞍座,不打滑的刹车,连手机的仪表。这些不是花哨的配置,而是把摩托车从“代步工具”变成“生活伙伴”的关键。
两款车的真正实力还得靠市场检验,但这种“配置不下放,情怀难落地”的思路值得肯定。毕竟摩友要的不是参数堆料,而是实实在在的骑行体验。你觉得这两款车能戳中年轻人的心吗?
要是选一辆通勤兼玩乐,你会pick配置拉满的150还是灵活实用的125?
重庆摩博会刚一开场,凯越就把全场目光攥在了手里——625X探险车和650RR跑车同台亮相,这哪是新车发布?分明是给国产摩托技术递了张硬气名片。
要知道这摩博会可是行业风向标,往年都是合资品牌唱主角,如今凯越这波操作,算不算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
凯越这牌子向来盯着性能死磕,从早年跟进市场到现在敢定标准,路子走得稳扎稳打。反观当下市场,ADV领域拼配置拼到内卷,跑车市场被四缸机型卡着脖子,大家都在等一个能破局的玩家。
有意思的是,电动化风刮得正猛,凯越却把燃油机玩出了新花样,这波逆向操作恰恰踩中了核心——摩友要的不是冰冷的电池,是能撒野的真实动力。
先看625X这款探险车,外观上的X元素藏着小心思,不光好看还实用,风阻比老款降了15%。
最贴心的是坐高能从790mm调到830mm,1米7和1米9的骑手都能找到舒服姿势,这背后肯定啃了不少用户调研的数据。更关键的是国产首装的电子减震,烂路上能自动调软硬,比老款手动调节省事太多;汽车上常见的毫米波雷达也装了进来,变道时后面有车会报警,安全感直接拉满。
它的发动机参数卡在黄金区间,最大功率52kW,比同级竞品高了8个点,还能切换公路和越野两种模式,高速巡航不飘,烂路脱困有劲。
别小看这些配置升级,这可不是简单堆砌,比如油箱上的储物盒能放手机,应急接口能接打气泵,每处都戳中了摩旅的痛点。都说ADV内卷严重,可凯越证明了,卷对地方就是真升级。
再看650RR这款性能猛兽,定风翼不是样子货,180km/h时能产生12kg下压力,高速过弯稳得一批。
整备质量压到180kg,比同级轻了10kg还多,这背后是车架材料的精打细算,既要强度够又要成本可控,堪称平衡艺术。120匹马力的四缸发动机藏着野心,还预留了自动变速箱的位置,未来潜力不小,不过这么强的动力,热管理要是没做好可就麻烦了。
电控系统更是下了血本,IMU六轴系统能实时判断车身姿态,雨天、运动模式切换自如。这些原本只在赛车上见的配置下放到民用,其实是在培养市场的专业认知。
更值得说道的是凯越要参加WSBK赛事,2026年这赛事说不定就来我国了,用赛场验证技术,比嘴说靠谱多了。
两款车看似方向不同,实则藏着章法:625X延续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650RR突破性能天花板。论功率重量比,650RR达到0.67匹/kg,同级里排得上前列;论电控覆盖率,625X的智能配置占比超过70%。不出意外,北京车展公布定价后,这两款车大概率会搅动细分市场的格局。
老话讲“真金不怕火炼”,凯越这波操作撕开了一个真相:国产摩托早不是靠低价抢市场的阶段了,从配置堆砌到技术架构革新,这才是真进步。中国制造从追参数到定标准,这步棋走得实在漂亮。
年骑个125都觉得威风的我们,如今看着国产四缸轰鸣、智能配置拉满,心里能不激动?你觉得凯越这两款车能成爆款吗?要是选的话,你更倾向于去野地撒欢的625X,还是追求速度与激情的650RR?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