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那个“人造太阳”又整了个大活,说是什么实现了几百秒的高约束运行,一堆人就开始集体高潮,说燃油车的末日审判终于来了。
讲真,这事儿吧,特别魔幻。你以为车企们是在造车?是在搞研发?是在拼刺刀?不,他们其实全都在赌国运,或者说,在赌物理学家的头发还能撑多久。这已经不是商业竞争了,这是玄学。大家不比谁的车好,比的是谁能先一步坐上通往未来的方舟,而其他人,就等着洪水滔天吧。
这套逻辑的核心非常简单粗暴,堪比三体人脱水。可控核聚变,本质上就是给地球开了个“无限能源”的GM后台。海水里的氘,够人类烧几十亿年,约等于不要钱。一旦这玩意儿商用,电价能瞬间从现在的五毛六,给你干到三分钱。什么概念?就是你开着电车跑一百公里,成本四毛五,比坐公交车都便宜。就问你怕不怕?
这时候,燃油车的存在就像一个行为艺术。它最大的命门,就是那个叫“油”的东西。油是啥?是真金白银,是地缘政治,是华尔街期货大佬嘴里的雪茄。你加一箱油五百块,心疼得直哆嗦,人家电车车主充一次电,可能就花个买奶茶的钱,甚至以后连奶茶钱都不用了,直接就是白嫖。
这种降维打击,根本不讲武德。这就好比你在武侠小说里辛辛苦苦练了三十年金钟罩铁布衫,自以为刀枪不入,结果对面来了个修仙的,直接御剑飞行,在你头顶召唤天雷。你那点防御,在雷法面前,连个屁都算不上。你还在纠结拳法,人家已经开始讨论法则了。所以,燃油车的命运,根本不由自己决定。它的生与死,攥在千里之外的一群物理学家手里。这才是最骚的。
你看丰田,这个曾经的燃油车霸主,前几年还天天把“电动车是异端”挂在嘴边,一副要跟内燃机同生共死的架势。结果呢?中国的人造太阳稍微放了个大点的炮仗,丰田章男的脸比川剧变脸还快。连夜开会,紧急转型,all in电动爹和固态电池。
这操作像什么?就像《道诡异仙》里的李火旺。他不是想通了,他是被逼疯了。他看到了世界的真相,知道再不跑路,自己连当个“坐忘道”的耗材都没资格。丰田就是看到了那个未来,一个电能像压缩毛巾一样,取之不尽用之竭的未来。在那个未来里,它引以为傲的发动机热效率、变速箱平顺性,都是一堆毫无意义的废铁。所以它怕了,它心态崩了,它必须自救。
我作为一个曾经的特斯拉车主,特别能理解这种心态。你开特斯拉的时候,你关心的根本不是什么百公里电耗,你关心的是这个车酷不酷,自动驾驶骚不骚,能不能在朋友面前装个X。但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电比油便宜。如果有一天,电变得跟自来水一样便宜,那所有电车的逻辑就都变了。电车将不再是“科技先锋”,而是“经济适用男”,是终极的代步工具。
那问题来了,到那个时候,那些加油站怎么办?全国十几万个“石油奶瓶”,难道集体关门,老板们都去开滴滴吗?
当然不是。他们会变成新时代的“能量食堂”。我给你描绘一个场景:未来的高速服务区,以前的加油站,现在一半是超充桩,另一半是换电站,可能还带一个加氢口。你开车进去,车子自动识别,机械臂十分钟给你换好满电的电池包,你下车买瓶水的时间都不到。充电?充电是什么古老的技术?直接换。至于那些还坚持开油车的情怀党,对不起,请去最角落的那个“古董能源补给点”排队,油价三百一升,爱加不加。这不叫歧视,这叫市场选择。
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巨头,早就开始布局了。你以为他们是卖油的?他们是卖能源的。以前卖石油,以后卖电、卖氢,甚至可能卖“便携式核聚变反应堆”。商业的本质就是套利,只要有能源差价,他们就能活得比谁都滋润。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加油站比作食堂,好像有点侮辱食堂了。
说白了,核聚变这玩意儿,就是要掀桌子。它不是来跟你玩存量竞争的,它是来把整个餐厅都给爆破了,然后自己开一家新的,菜品只有一道,叫“随便吃”。之前的什么小米、蔚来、理想,还在为谁能多切一块蛋糕打得头破血流。结果核聚变这个雷电法王直接从天而降,说:“不好意思,从今天起,蛋糕免费,而且无限续杯。”你说这让之前的“演员们”怎么玩?没法玩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你这都是瞎扯,核聚变离我们还远着呢?是是是,确实还远。ITER项目预计2050年才商用,中间会不会出什么幺蛾子谁也说不准。讲真,人类这种生物,在自我毁灭这件事上,总能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
但是,趋势是不可逆的。这就好像,虽然你现在还用着4G手机,但你知道5G甚至6G总有一天会来。车企们比我们这些普通人更懂这个道理。他们现在拼命搞电动化、智能化,不是因为他们多有远见,而是因为恐惧。是对被时代抛弃的恐惧。就像以前的诺基亚,不是它不努力,是它到死都没想明白,自己一个卖手机的,怎么就被一个做电脑的给干死了。
所以,燃油车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不会是突然死亡,而是安乐死。它会慢慢地、体面地退出历史舞台,变成一种小众的、复古的、属于有钱人的玩具。就像今天的马车和机械表。你买个江诗丹顿,难道是为了看时间吗?不,你是为了告诉别人,你有能力为一堆没用的齿轮支付巨额的品牌溢价。
未来,开一台V8的燃油车上街,就和现在骑着一匹汗血宝马去三里屯一样,大家不会觉得你环保不环保,只会觉得,卧槽,这哥们真有钱。
而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都会开着那些百公里成本不到一块钱的电动车。到时候,我们关心的不再是油价,而是周末去哪儿玩,毕竟出门的成本已经可以忽略不计。生活半径会被无限扩大。早上在上海吃小笼包,中午开车去南京吃盐水鸭,晚上到合肥嘬小龙虾,一天之内横跨三省,交通成本可能还不到50块钱。这才是技术进步带给普通人最大的红利。
所以别再纠结什么燃油车的命运了。它的命运,就像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样,值得怀念,但无法挽留。你现在需要做的,不是去给燃油车唱挽歌,而是赶紧想想,等电费真的白菜价了,你那多出来的钱,要怎么花。这才是正经事。
因为,真正的终极问题从来不是技术,而是人性。就算电不要钱,自动驾驶也永远干不过那些横冲直撞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L5自动驾驶也得当场给你跪下。这,就是现实。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