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911混动版零百3秒卖146.8万,那台9000转自吸发动机还能撑到哪年?
上个月在山路偶遇一台深蓝色的911 GT3,车主降下车窗,发动机怠速时那种低沉的共振声透过排气管传出来。我们在观景台聊了会儿,他说这车提了不到半年,已经跑了一万多公里。“趁着还能买,多开开吧。”他丢下这句话,轰着油门下山了。尾灯消失在弯道里,排气声在山谷回荡了好几秒。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有些东西可能真的在倒计时。
GTS那套3.6T混动系统,账面数据确实漂亮——零百三秒出头,扭矩六百多牛米。电动涡轮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用电机补上传统涡轮那点迟滞,油门踩下去的感觉确实更跟脚了。城市里跟车,电机介入时安静得像台电车;上了高速并线超车,涡轮咆哮起来又是另一副嘴脸。朋友试驾回来说,这车开起来有点精神分裂,但分裂得挺舒服。
GT3那台4.0L自吸还在坚守。九千转的嘶吼,换挡时金属摩擦的质感,这些东西混动系统学不来。不过厂家那边已经在有意无意地放风,这或许是最后一代纯燃油的高转机器。排放法规那道墙摆在那儿,谁也绕不过去。
选装清单的变化有点意思。柏林之声音响从快四万降到两万多,自适应巡航直接砍半价。表面看是降价促销,仔细琢磨可能是换了种玩法——把日常用得上的配置价格降下来,提高装配率;真正的信仰充值项反而悄悄涨价。天窗、钛合金排气这些东西,买的人本来就不差那几万。有个做销售的朋友透露,去年有客户为了定制座椅缝线颜色,在展厅待了三个小时挑色卡。
底盘上那套后桥转向,低速掉头时半径能小一圈,高速过弯又稳得出奇。山路里连续发卡弯,车尾循迹性好到让人怀疑轮胎是不是粘在地上的。主动尾翼该升起时自动升,该收回时不用你操心。这些配置在城市路段多少有点浪费,得上山或者下赛道,才能榨出个七八成功力。
内饰倒是保留了些传统。方向盘上那个驾驶模式旋钮还是机械式的,拧起来咔嗒咔嗒响,盲操时手感很明确。这年头屏幕当道,保时捷还愿意在这些细节上较真,多少让人觉得这牌子还没完全向市场低头。中控屏该有的功能都有,但没搞那种五六块屏拼接的科技轰炸,算是把握住了分寸。
买车这事儿,不同的人选择差别大。入门款Carrera的车主,选装多集中在座椅通风、巡航这类实用配置,显然是打算日常代步。GT3那帮人就不一样了,碳纤维车顶、镁合金轮毂,能减一公斤是一公斤。见过有人为了轻量化套件,宁愿放弃后排座椅。这大概就是911的魔力——它既能让你穿西装去谈客户,又能在周末甩掉后视镜里的尾随者。
跟同级别对手比,911的优势一直没变:你很难找到第二台车,能把日常舒适性和极限操控平衡到这个程度。法拉利更纯粹,奔驰AMG更豪华,但要论这种分裂人格的拿捏感,保时捷确实有一套。
混动时代已经到了,自吸的日子可能真不多了。至于该选哪款,我的看法是:如果你真在意那台水平对置六缸的声浪,或许该趁早下手;要是更看重日常驾驶的从容,混动版也不失为理性选择。车这东西,买回来是要开的,不是供起来的。
只是偶尔还会想,十年后的孩子们听到“911”这个名字,脑子里浮现的会是什么画面?是排气管传来的怒吼,还是电机运转时那种低频的嗡鸣?时间会给答案,我们只管开好手里这一程。那天在山上遇见的那台GT3,不知道现在又跑了多少公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