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月销近六万,新车两厢版亮相,激光雷达成亮点

凌晨两点的生产线上,灯光如钢针一般钉在每一处细节。哪怕车间外已经沉入静谧,自动化臂却还在低头忙碌。数字显示屏正悄无声息地跳动:57066。每一次电流击穿,都是又一台新车滑出传送带。有人说,这已经不是造车,是在“卷”新势力的极限。可现实如同数字本身毫无温度,只问成绩,不问过程。八月未完,零跑已然披露“战果”,这速度和底气,像极了学霸交卷后的自信下场。

但如果今天你是一家车企的产品经理,面对“月销逼近六万”这种战绩,会选择悄悄乐在心里,还是忍不住昭告天下?毕竟同行们还在挤牙膏式地揭榜自己成绩单,而零跑早已举着大旗排头亮相,像个考场上提前举手的学生——压根不在乎别人用没用完答题纸。

零跑的八月交付量57066台,同比增长88%。按这个速度,差不多每60秒都有一辆车从门店开出,堵车的理由又多了一条。号称造车新势力的“内卷王”,小鹏、小米还望尘莫及。零跑不仅坐稳了“六连冠”,还学会反向拉仇恨。最妙的是,这家伙手还没闲着:就在所有人以为它会休整几轮,结果任性地甩出一台两厢版新车B05,誓要把“攻城略地”贯彻到底。

整个零跑目前坐拥七款车型,覆盖8万-19万价格带,自诩下沉市场终极玩家。某种程度上,他们产品布局像是“快消饼干”——各种口味一应俱全,专治选择恐惧症。你以为菜单已经排满,它却能变个花样来盘新菜。B05,作为首款两厢车,定位紧凑型SUV,设计有点“旅行车”的边界试探,尺寸落在4.3-4.4米之间,追求极限空间与灵活性。对于大厂来说,掀背、两厢,这些设定不过是常规演习;可零跑却在10万级市场里,率先将激光雷达这样的“高端配置”拉到桌面。

这里有个必然的比拼:比亚迪海豚、海鸥,吉利星愿,大众ID3——每一款都是十万级售价,内卷严重到“多一分嫌贵、少一分怕卖不动”。可它们在智能驾驶方案上还在“摄像头+视觉”,而零跑B05直接下放“激光雷达+高通8650芯片”,重演智能手机市场那场“用中端钱买旗舰体验”的戏码。你可以怀疑它的盈利能力,却很难质疑这种“加配不加价”的魄力。

掀开B05的配置单,悬浮双联大屏、两辐式方向盘、无线充电,堆料与“极致性价比”挂钩。单电机驱动,功率或在160kW,续航标定超过500km,支持2.5C快充。这些数字很枯燥,不妨类比一下:一台售价10万不到的掀背纯电,带激光雷达,隔壁的老司机该多感慨“科技普惠”这个词已经飘进烟火人间。

理性来看,这份“极致下放”并不全是企业情怀,更多是市场逼迫的结果。车企间“价格-配置-智能化”三轴卷到失重,领先者每多迈一步,都是利润烈度的一次自残。大家都想活得久一点,但谁也不想慢在牌桌底下。零跑敢不敢继续当头炮,全看“压榨性价比”还能撑多久。

坦率来说,这种局面下,不仅是创新的胜利,更是成本战的极限尝试。零跑B05入市后,如果定价真如预测,星愿、海豚、ID3势必无一幸免。大家抢的是相同的蛋糕,把利润切成了纸片。对消费者友好,企业能不能长期忍受?他们心知肚明“卷到最后,无非比谁更抗压”。

从调查资料看,B05的重心仍然是内需市场。家用两厢,极致堆料,电动时代的“平民福音”。但当卷的红利被谷底吸收,下一轮战场会往何处蔓延?有人唱衰,还没数到第三十次降价,先数出“新能源行业大逃杀”。但生死线不会因为外人一句风凉话而提前,同时,没人能预测“普及智能激光雷达”是不是行业最后一个加分项。毕竟,汽车终归要跑在路上,不只刷新参数。行业是赛道、也是迷宫。从技术领先到市场普及,路上从不是一帆风顺。

做行业分析,不能不提“结构性风险”——当价格比性能更被关注,短期销量会暴涨,但长期品牌溢价被掏空,靠什么走远?零跑选择了一条“极致普惠”的线,很难说三年后,会不会变成行业烟花。更难说,能不能用今天自嘲的气度,面对明天利润表上的尴尬。

当然,作为见惯冷暖的局外人,也不可太快下定论。零跑手里的王牌,是对“低价高配”的死咬不放。如你我在市场洪流之中,怕只有“用脚投票”比他们更诚实。墙头上的人最容易看得清,有时候也最不负责任。

零跑月销近六万,新车两厢版亮相,激光雷达成亮点-有驾
零跑月销近六万,新车两厢版亮相,激光雷达成亮点-有驾
零跑月销近六万,新车两厢版亮相,激光雷达成亮点-有驾
零跑月销近六万,新车两厢版亮相,激光雷达成亮点-有驾
零跑月销近六万,新车两厢版亮相,激光雷达成亮点-有驾

月销五万、冲击六万,新车又铺开棋盘。卷王零跑能否长期领先,还是会被自己的极限性价比反噬?当红利烧完、竞对纷纷提价升级,你更看好激光雷达下沉式普及,还是传统车企的稳健坚守?毕竟行业冷暖,从来不由一家独大。“做卷王好,还是做稳健的老二好?”也许,这题,才是新能源汽车时代更难的“附加题”。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