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Hi4性能版获奖,动力技术升级,油耗续航表现亮眼

你要我说几句实话?每年车圈的评比、榜单满天飞,可真正能打动人的技术创新,别说了,还真不多。最近“中国心”2024年度十佳发动机及混动系统的榜单揭晓,一水儿国产品牌里,长城汽车Hi4性能版一举上榜。这一下子,围观群众忍不住关心:长城干了这么多年混动,真有点东西,还是噱头一场?第11次得奖背后,是技术硬核还是套路换皮?这些奖,真有含金量?一切看着都亮眼,又难免想细究:这回Hi4性能版到底牛在哪儿,讲的“技术创新”真有料么,或者只是车企们年年重来的老词儿?别着急,咱一层层往里刨刨。

说起新能源车市,最近几年哪家不跟潮流,主打点混动、新能源,甚至“智能”,仿佛不来点“黑科技”,都不好意思参加年会。但逮着“技术进步”说事的,最后落地有没有真正的“体验升级”,才是普通用户最关心的。长城汽车这回手里攥着的Hi4性能版,能坐上“中国心”十佳的位置,到底靠啥?老字号攒出来的技术底子,还是近几年发力的研究成果?这个中国品牌标签,到底代表的是进步,还是国产品牌造势的惯常操作?其实讲这些,归根结底,大家的疑问都扎在一个点:到底值不值得买,有没有实打实的技术突破,而不是只玩嘴皮子。

别的不说,Hi4性能版这机器头疼的地方在于,每个词背后得拆开讲。引擎呢,是1.5T的。这台发动机加身,抬手就给你摆出高效燃烧、高能点火、350bar喷油系统这些名词。单看工程热效率给到了41.5%,让业内不少人忍不住打电话问一句,“这就算高了吧?”行业平均怎么着,也没这个数。这一接口,数据摆明了长城是在较真儿搞技术,倒不是吹水。可数据背后,用户买回家能不能真省油?开起来稳不稳、有力不给力?这才是实打实考验。“GVT高耐温技术”、喷油系统这些听上去很玄乎的名头,落地就是让引擎干得久,少出毛病,皮实耐造,不怕长时间高负荷,谁都喜欢不用年年跑修理厂。可别光看参数多几个,已经管不了钱包要不要花出去。只不过,现在混动市场要的早已经不是单点突破,你强我有,我有他也有。大家都往综合表现上卷。

长城Hi4性能版获奖,动力技术升级,油耗续航表现亮眼-有驾

说白了,Hi4性能版拿出来的独家看家本事,其实是那套“双电机多挡串并联四驱混动架构”。有点绕,是不是?但业内朋友乐呵起来:你想啊,能做到前后轴都有电机,分别干活,也能联手发挥。这不是“小马拉大车”,这是两匹马拉一辆车,跑得更带劲,还知道在哪儿省劲儿。不是光四驱,是全场景的那种自适应操作。你日常代步跟刷街,还是偶尔出去自驾越野,都能hold住。以前电动车一说四驱,用户笑笑:真能好吗?现在这混动架构,四驱性能和燃油经济拉到一块儿调剂,这不讲究嘛!

再具体点,Hi4性能版用的是混动专用变速器,有四挡。啥意思?多挡嘛,不光是把动力分开,还是让机器在各种路况都能灵活处理动力输出。高速时候省油,动力依然能给足;低电量时,动力也不含糊。智能能量管理,就是每脚油门下去,车自己会琢磨着,怎么既不费电也不多烧油,还让你开得痛快。光听着都折服人。实际体验,据厂方和拥趸说,不管你通勤还是高速,一车全能,直接给你解决“买电车还是油车”那些纠结。这要搁几年前,还真没人敢这么大言不惭。

又说Hi4性能版搭载在魏牌全新蓝山上,“技术赋能”,这词还挺流行。“蓝山”,听着像咖啡名,其实真有点提神。这款新SUV,说百公里加速4.9秒,有点吓唬人了。大部分油车都没这待遇。4.9秒什么概念?你脑海里得出现那些动辄四五十万的合资“大马力”SUV,结果现在国产车也敢把加速玩到这份上,“零百加速4秒级”,这词以前只有性能车敢放在广告里。加上iTV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能在前后轴之间动态分配动力,说人话就是遇上湿滑路面啥的不怕甩尾,不怕趴窝,上坡算个啥,冰雪也不打怵。自动调节的扭矩分配,简直像是有个老司机随时盯着帮你换挡掌控,开起来更安稳。

长城Hi4性能版获奖,动力技术升级,油耗续航表现亮眼-有驾

还不止,油耗数据很能打。WLTC状态下,纯油模式油耗只有6.5升每百公里。怎么说呢,如果你在意钱袋子,又痛恨频繁加油站“投资”,这组数字肯定比动辄十个油、八个油的传统SUV要友善太多。再加上纯电续航220km,综合续航直逼1343公里,一场说走就走的长途旅行都不用紧张!这组数据,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都市青年的通勤焦虑和家庭出游的里程恐惧,堪称“续航自由战士”。而且这种续航能力和动力水平的统一,以前还真是有点看不到。

再说智能,魏蓝山还上了Coffee Pilot Ultra系统和Coffee OS 3,啥意思?智能驾驶、智慧座舱,就是你在车上除了开车还能干不少事,说不定还突然产生了一点与车相伴的亲密感。自动驾驶的功能大家都在卷,长城也不甘落后,搞得一手安全、一手智能。“比老司机稳一截”,真不是开玩笑。你想嘛,国产品牌自我迭代,速度了解一下。

长城Hi4性能版获奖,动力技术升级,油耗续航表现亮眼-有驾

再拉回来,长城Hi4家族已经聚齐了Hi4、Hi4性能版、Hi4-T、Hi4-Z,家族成员干什么的都有,从城市白领的日常通勤,到硬核户外的极限越野。别忘了10月新发布的Hi4-Z纵置架构。插混越野,纯电200公里,还能做到零百加速4秒级,最大715kW的综合功率,说句夸张点:这已经不是早年咱们印象里的国产混动了,高配到吓人。各个功能点队形整齐,完全分场景设计,难怪用户挑花了眼,总有一款能戳中你。

其实到这儿,对于“业界认可”的问题,也没啥好狡辩的。11次入选“中国心”十佳榜单,不是走过场、刷存在感。这个奖是咱们中国车界检测发动机质量、创新和稳定等多个关键指标的,能在这档选拔里年年被提名,是长城技术研发、工程团队背后加班加点、真打实拼出来的。去年Hi4得奖,今年又是Hi4性能版,没准明年还要再来点新活。混动圈里卷这么狠,荣誉含金量也是一天天在上涨。

长城Hi4性能版获奖,动力技术升级,油耗续航表现亮眼-有驾

有人会问,这技术风风火火的,真实用户买回家咋样?据一些实际车主爆料,Hi4性能版车辆在城市、高速、越野工况下,表现基本没短板。遇上下雨路滑或者冬天雪地,四驱智能分配反应很快,不用发愁。“车油钱省了,毛病还不多,开着放心”。这些体验,可能比参数更能说明问题。敢说这个价位,这一系列黑科技的堆叠,长城是有点傲骨。

再远点想,长城Hi4家族不是只打内卷这张牌。面向未来,像Hi4-Z这样强悍、超长续航、全面突破的解决方案,预示着中国自主品牌要在越野、代步、家用多条技术路线上同时开花。卷归卷,长城这些年砸钱搞技术、组建团队,确实带起了国产汽车产业链的升级潮。不仅是数据上要“能打”,体验和使用场景也要百花齐放。长城这11次获奖,看着风光,背后是无数工程师夜以继日地在实验室里摸索。只不过,市场竞争激烈,谁都不能保证永远在巅峰。未来混动圈,新能源圈,有的是后来者。你说现在Hi4性能版风光,那咱可以期待下个版本是不是还要再给大家一点惊喜?

不得不感慨,现在的国产自研技术进步飞快,从入门级到高端产品都能卡边玩法。自沙发上坐起的那一刻,到你真正下单那一刹那,对汽车技术的理解,“参数”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让人决定掏腰包的,永远是体验和信任。Hi4性能版频频获奖,至少说明它在这轮技术浪潮中没掉队,甚至小步快跑。而对于中国汽车走出国门、占领国际市场,这样的创新与认可,也只是第一步。后续比的是持续发力,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

长城Hi4性能版获奖,动力技术升级,油耗续航表现亮眼-有驾

都看到这里了,你觉得国产混动发展到这份上,长城Hi4性能版能和海外那些大品牌掰手腕了吗?国产车的技术创新,未来路还有多长?你要是身边有人用长城Hi4,或者你自己有体验,留言说说可好?欢迎随手分享你的见解,咱一起嚼嚼这盘“混动大餐”!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