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驱动桥”到“智能桥”!新能源时代,汽车车桥正在悄悄重生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在电池、电驱、电控这些三电核心上,似乎忽视了一个关键部件的变化——车桥

1.但就在近日,围绕车桥的一系列产业新动作,再次让这一传统底盘部件回到聚光灯下:

宁德时代与长安汽车宣布合作开发集成式电驱动后桥,主打轻量化与整车集成效率;

均胜电子推出面向电动车平台的**“智能驱动桥解决方案**,支持线控集成与OTA升级;

安凯、徐工重卡、远程新能源等重卡企业相继上新电驱桥+轮边电机平台产品,适配重载工况;

国内领先零部件企业方盛、汉德、开沃桥等加码新能源三合一电驱桥研发,冲刺主机厂核心供应链。

车桥,这个曾被定义为钢铁结构件的部位,正因电动化、智能化的推动,完成从传动部件智能平台的身份跃迁。

2.为什么新能源让“车桥”变得更重要了?

在燃油车时代,车桥主要用于承载、支撑、驱动和制动,一般分为驱动桥与转向桥。而在新能源车尤其是电动车时代,车桥面临三大关键转变:

驱动集成化:电驱系统(电机、控制器、减速器)与车桥结构高度整合,形成三合一电驱桥,减少空间与重量;

电子控制化:智能控制器嵌入桥体,实现线控制动、能量回收等功能;

平台化/定制化:根据整车平台灵活定制不同速比、载重、转向结构的桥体,适应多样化场景(轿车、商用车、工程车)。

这意味着,未来的车桥不再是被动组件,而是一个智能驱动单元+数据节点+安全执行机构的集成体。

3.热点技术关键词:三合一、集成电驱桥、轮边电机、智能桥控

目前行业最受关注的车桥技术趋势包括:

三合一电驱桥:主流方案,适配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突出轻、静、高效

轮边电机驱动桥:多见于工程车与新能源重卡,具备高扭矩与差速控制能力;

桥控一体化:将传动机构、热管理、控制器、传感器集成进桥体,实现高阶线控;

模块化架构:适配不同车型,支持多驱布置(前驱/后驱/四驱/分布式驱动);

这些新技术正加快从验证走向批量装车,未来三年内,将成为整车平台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4.谁在发力?主机厂+Tier 1”加速联合研发

车桥曾长期被归为标准件,但如今,它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整车平台的共研共创中。

比亚迪:已实现八合一电动力总成+后桥结构一体化布局;

吉利与睿蓝合作打造B级电驱桥平台,适配多个车型架构;

宁德时代跨界切入集成桥,意在打通电池-电驱-桥体的生态闭环;

开沃、方盛、万向等企业与地方整车厂开展前装桥体定制合作,抢占新能源桥装车先机。

4.未来看点:车桥或成底盘域的重要“智能节点”

随着智能底盘、域控制、车云协同的发展,未来的车桥将不仅传动,更可能承载:

动态悬架数据反馈;

实时道路工况监测;

能量管理与再生制动优化;

与线控系统联动,执行OTA下发的控制策略。

也就是说,未来车桥不仅是承重件,而是一个数据可控、可成长、可管理的动态执行平台。

车桥虽然不起眼,但在新能源与智能化交汇的当下,正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它是整车动力与安全的骨架,更是底盘智能化的桥头堡。在一场关于架构进化的竞赛中,谁能掌握智能车桥的核心技术,谁就可能掌握平台底层的话语权。

从“驱动桥”到“智能桥”!新能源时代,汽车车桥正在悄悄重生-有驾

汽车动力系统产业盛会【重磅来袭--AEE2025第五届汽车动力系统大会暨展览会将于20251022-24日在苏州盛大举行。大会预计将吸引15000+专业嘉宾,举办100+高水平技术演讲,汇聚200+行业领军企业与赞助商,全面聚焦电驱动、电控、混合动力、电池材料与制造、动力总成、电池托盘、热管理、储能与氢能等核心领域,共同呈现汽车动力系统从研发到应用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