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万公里,一年,蔚来大哥的车轱辘都快磨成线了。故事其实得从后半夜说起——凌晨三点,冷风里他刚从换电站钻出来,刷着手机,发现那条让人火冒三丈的消息:免费换电,没了。不是说好的“终身”?终身就活成了表情包,车主群里当场炸锅,有人恨不得把蔚来的Logo给P成问号。
也别问什么公平不公平,新能源江湖本来就没什么童话。想想吧,蔚来大哥之前开着ES8,免费换电跟刷地铁似的,哪有油车司机敢跟他比跑单?有时候一天三换,换电站小哥都记住他了,见面招呼比家人还热情。可谁能想到,薅羊毛薅到最后,羊自己急了,车企一句“你用得太猛”,直接把门给关了。
这出戏,怎么看都像极了球场上的临门一脚,球还没进门,裁判突然说规则换了。网上有人乐了,说蔚来大哥是“羊毛党祖师爷”;也有人拍桌子,这政策变脸比翻书还快,合同写的“免费终身”,用得多了就成了原罪?新能源换电这点事儿,说白了,谁都想当赢家,谁都不想做冤大头。
蔚来大哥没惯着,直接开干,把蔚来拽上法庭。你以为这是闹着玩吗?一纸诉状,维权群里都快把官司流程背下来了。那会儿蔚来还在琢磨,怎么把“高频用户”这口锅甩清楚,圈外的乐道L90已经悄悄上线。大哥转头首批提车,招呼都没打,圈子里都说他换车比换队还潇洒。
乐道L90的出现,说是偶然不如说是必然。蔚来的“高冷”成了乐道的“流量密码”,价格实在,又能换电。高频司机像潮水一样涌过去,后台数据都快烧糊了。你看得见的,其实是新能源换电赛道的暗流涌动。ES8的“免费”成了历史,L90的“便宜”成了新宠,新能源江湖里,用户的脚步一直比厂商快。
说到底,蔚来当年靠“免费换电”把自己送进了流量池。可高频用车群体不是吃素的,新能源司机一出手就是高强度用命换钱。行业里没人真傻,谁没盘算过免费换电的成本账?数据摆着,一年17万公里,不是小数目,换电站都快成司机的第二个家。蔚来想收权利,司机想薅福利,谁都不想先让步。
有趣的是,这场官司还没尘埃落定,大哥已经在乐道那儿混得风生水起。评论区成了大型吐槽现场,粉丝吵得比球迷还凶,连特斯拉和比亚迪都被拉出来溜一圈。你以为只有新能源圈才这么卷?体育圈照样抢戏,想想那些超级球星因合同条款翻脸,粉丝一边倒,有人喊着“为信仰充值”,有人直接气到退粉。合同面前,谁都不想做冤种。
蔚来这波,收权利的速度比换电站还快,乐道却像捡了大便宜,高频司机抱团入伙,市场数据一夜翻红。你说这是不是一场豪赌?新能源车企的“承诺”,到底能不能撑得住司机们的消耗?这事可真不好说。看着评论区的热闹,真想问一句:你还敢信“终身免费”这四个字吗?
最让人忍俊不禁的还是,蔚来大哥用自己的“跑路”给同行上了一课。谁敢轻易收回承诺,用户就敢用脚说再见。这一幕像极了足球场上的临阵倒戈,掌声和嘘声齐飞,谁能笑到最后还真不一定。新能源换电的赛道从来不缺反转,今天乐道收割高频司机,明天会不会又有谁杀出一波新福利,谁知道呢?
说起来,换电这事,真成了新能源车主的江湖暗号。有人说,大哥是换电站的“常驻NPC”,有人调侃蔚来“割韭菜”。可回头想想,这不就是行业成长的阵痛?当初谁不是冲着一句“终身免费”买单,结果真用起来,先变脸的是厂商。
新能源圈的热闹还没散场,类似的剧情在体育圈、娱乐圈、互联网圈轮番上演。谁敢保证,今天的“权益”明天不会变成“套路”?大哥的故事还在继续,看热闹的、蹭流量的、发表情包的都不少。车企和司机的博弈,像极了深夜的加班——灯还亮着,谁都不肯先回家。
你要是真有一辆新能源,敢不敢跟着大哥再薅一波?还是觉得这玩意儿太玄,宁愿默默加油?反正评论区留着,爱聊谁聊谁,今天的热闹,明天说不定就成了行业教材。谁还信什么“承诺”?大家都在等下一波彩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