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狐T1静态体验,六七万的小车竟然有这些“迷惑操作”

崩盘还是惊喜?极狐T1静态体验,六七万的小车竟然有这些“迷惑操作”

01 我先说一句,极狐T1这车,刚坐进去的时候我有点懵。

整个车展在商场里,灯光晃得我眼睛都花了。

工作人员说可以自己摸一摸,随便看。

身为老司机,第一眼我就锁定了外观。

紫色漆面,确实比MG4浓,看起来像紫薯泥一样的厚实。

前脸用的是断点贯穿灯,还有网格装饰,细看挺有点档次。

下方是真的风道,不是那种看起来做样子的。

但是走到车尾,气氛就变了。

尾门垂直,大灯堆了好多箭头,看得我差点犯密集恐惧症。

02 侧面我也瞅了两眼。

造型正经对SUV有点像,车门下部涂黑,视觉上让车身瘦一点。

朋友笑说像大号康师傅方便面桶。

充电口在右翼子板,和MG4左右对应,设计师估计都喜欢玩对称吧。

我顺手拉了下门把手,是半隐藏机械锁。

做了美甲的女生最好悠着点,别把心爱的指甲给伤了。

轮毂18寸,比我预期大。京东报价699元一条,玲珑大师智享系列。

这个价位的代步车用这么大轮胎,肯下本没错,但后期换胎能贵点。

03 坐进车里,空间第一感觉是宽。

车身4337毫米,轴距2770毫米。

比MG4短点但更宽更高。

头部空间明显宽裕,全景天幕加电动遮阳帘,视觉挺舒服。

但遮阳帘布料薄,遮光一般,白天太阳大了还是能晒到头皮。

扶手箱是悬空设计,下面能塞些杂物,三个储物位,两个放手机的卡槽。

没有无线充电,只能插线。

里头有C口,算是加分项。

但杯架特别小,我家500ml的冰露矿泉水竟然塞不下。

后备箱是三层拓展式,最下方很方正。

亮点有照明灯,这点比MG4厚道。

但网兜没了,淘宝自行加装吧。

后排空间肉眼可见的大。

可惜座椅又短又硬,倾斜角度大。

我小腿都撑不住。

高个子的朋友估计更尴尬。

同行有人吐槽像是进了个没沙发的大客厅,就剩小马扎。

后排阅读灯和挂钩统统不存在。

中间座位没有头枕,实用性直线下降。

04 内饰细看就有些“装腔作势”。

光看照片还挺唬人。

线下摸了才发现,这套内饰就俩字——假。

方向盘多功能按键,全是能粘油的塑料。

用久了肯定发光。

按键数量堆得跟遥控器一样,最中间滚轮,四周是大按键,还夹杂小按钮。用起来误触率高。

仪表台上下分区,看着仿佛皮革金属,细看全部硬塑料,缝线也是假的。

车门也是这个路数,上边缝线、下边皮,全是塑料。

只有扶手位置是真皮。

中央扶手箱双开门造型,实际上只是装饰,后排拿东西还得从前方整个掀开。

遮光板照明灯位置也很奇葩,第一次见装在外面的。

05 车机我也简单试了。

画面卡顿明显,适配不多。

语音助手支持连续对话,但识别准确率一般,不过反应算快。

互联支持Carlink、HiCar和Carplay,安卓苹果用户都能用。

360全景影像画质又让我一言难尽,灯光充足时都满是噪点。

座椅通风开到最大感觉还是闷,MG4用的是吸风座椅,效果好不少。

06 说点新鲜的。

我有一次在修理厂见到一位年轻工程师。

他说现在这种“假缝线”、“假皮”其实就是降本后的无奈。

毕竟六七万的车,不可能啥都真材实料。

但你用“假”的做成“真”的形状,把消费者糊弄进来,这事儿就有点过分。

有些主打空间和实用性的车,反倒忽略了最基本的舒适性,比如后排的头枕和阅读灯,结果体验直接让人“泄气”。

07 电池和动力方面,我查了资料,两种磷酸铁锂电池,分别是41.7千瓦时(CLTC 410公里)和42.3千瓦时(CLTC 425公里)。

电机是70千瓦(95马力)和95千瓦(129马力)两个版本。

理论上,极狐T1定价肯定低于MG4。

但配置和内饰能不能忍,这就看个人选择。

08 说人话就是,这车空间做得大,配置够用,后备箱设计挺实用。

但内饰和座椅简直“反人类”了。

如果你只是图便宜,不在乎用料和细节,极狐T1也能开。

但千万别光看网上的照片和视频,建议一定要线下摸一摸还有坐坐。

真皮是假,座椅硬到家,杯架连水都装不下。

09 有人说,好车只能看参数。

我觉得不全对。

一台车的好坏,就是用起来是否省心。

极狐T1属于那种“空间拿到手,体验掉下去”的典型。

你要是喜欢“只要空间不要享受”,它能满足你。

但真想舒服点,还得再多等等。

10 最后一句,别被厂家的宣传照片骗了。

亲手摸一摸,坐进去才能知道到底值不值。

这钱,花得明白最重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