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不装了:途昂Pro的Pro,不是进化,是恐慌

大众终于不装了,摊牌了。

途昂Pro这波操作,讲真,就是对着所有合资对手脸上来了一套军体拳,突出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官方指导价29.99万起,扭头就给你个“限时一口价”25.99万,这已经不是价格战了,这是直接往战壕里扔压缩饼干,告诉兄弟们这顿吃完就准备肉搏了。如果说之前新势力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大众这次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吹灭了还要揣兜里带走。

大众不装了:途昂Pro的Pro,不是进化,是恐慌-有驾

这背后是一种深刻的恐惧和清醒。大众,这个曾经在中国市场可以躺着赚钱的“德原朗”教父,突然发现时代变了。不是大家不爱德国味儿了,是隔壁王师傅的电饭煲不仅能煮饭,还能放电影唱KTV,价格还比你的铁锅便宜。你怎么办?你只能把自己的铁锅也接上蓝牙,再送一套锅碗瓢盆,然后含泪告诉大家,我这铁锅,祖传的,结实。

所以途昂Pro的核心,根本不是什么Pro,而是Panic,是恐慌。

你看它改了什么?前脸给你拉平拍扁,贯穿灯带安排上,一股子新势力“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即视感。为什么?因为它知道,现在买车的这帮人,就是吃这一套。你跟他们讲什么EA888第五代,讲什么德系底盘厚重感,他们只会礼貌地问你一句:有大连屏吗?能K歌吗?有自动泊车吗?没有?那不好意思,我为什么要买一个不能移动的KTV包房?

那个所谓的隐藏式门把手,我愿称之为新时代的“压缩毛巾”。看着平整光滑,充满了未来感,一旦到了东北的冬天,一下冻雨,它就给你膨胀成一个打不开的铁疙瘩,让你深刻体会到什么叫赛博朋克近在眼前。我作为一个朴素的中年人,真的只想在零下二十度的天气里,能一把拉开车门坐进去,而不是跟车门玩什么解谜游戏。这种为了设计而牺牲实用性的行为,简直是典中典的“我觉得这样很酷”,是设计师的一种行为艺术。

然后是那个IQ.Pilot,所谓的智驾平权。听起来特别高大上,好像是大众突然开了窍,要给人民群众送温暖。但讲真,这玩意儿的本质就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核心是为了在销售给你念配置单的时候,听起来不那么像个上古遗物。讲道理,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都开始搞扫码点餐会员储值了,大众再不搞智能化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大众不装了:途昂Pro的Pro,不是进化,是恐慌-有驾

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从来不在特斯拉的实验室里,而在山东和河南的乡间土路上。在那里,一个神出鬼没的老头乐,就能把所有工程师的头发干掉,让他们重新思考人生。你那个端到端的NOA,能躲过大爷的神鬼莫测走位吗?不能吧。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大众这套IQ.Pilot,本质上就是一个“防君子不防老头乐”的金钟罩,在高速上让你能稍微歇歇脚,别对它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它最大的价值,就是让你在和开理想的朋友聊天时,能硬气地说一句:“我车也有NOA”,至于好不好用,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大众不装了:途昂Pro的Pro,不是进化,是恐慌-有驾

这就像修仙小说里,你本来是个修炼金刚不坏体的猛男,拳拳到肉。结果发现现在流行御剑飞行,biubiubiu地扔法术。你怎么办?你不能自废武功,只能给自己也绑一把剑在背上,再学两句咒语,别人问起来就说“我也会,只是不常用,我更信奉肉体的力量。”

途昂Pro就是这么个状态。它的基本盘,那个5米多的车长,近3米的轴距,放倒第三排能当双人床的巨大空间,还有那台打了N个补丁、成熟得不能再成熟的EA888发动机,这才是它的“金刚不坏体”。这是它真正的舒适区。在这个基础上,它给自己绑上了“智能座舱”、“8155芯片”、“L2+智驾”这些飞剑和咒语。

大众不装了:途昂Pro的Pro,不是进化,是恐慌-有驾

它试图告诉市场:你看,你们要的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我也有。而且我底子比他们好,我这可是经过几十年市场验证的德国老配方。这是一种非常拧巴的自救。

大众不装了:途昂Pro的Pro,不是进化,是恐慌-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大众自己可能都有点精神分裂。一边想学新势力整活,一边又放不下自己德原朗的架子。所以你能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途昂Pro在内饰上给你堆满了软包、翻毛皮,恨不得把所有能摸到的地方都弄得软乎乎的,结果一开起来,超过100公里/小时,胎噪和底盘的细碎震动还是会忠实地告诉你:别忘了,你开的还是一台大众。那个DCC悬挂,更像一个心理安慰的电子玄学护身符,能调,但不多。

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一个穿着西装的硬汉,非要学着小鲜肉给你比心,动作很标准,但眼神里全是“我什么时候能下班”的沧桑。

大众不装了:途昂Pro的Pro,不是进化,是恐慌-有驾
大众不装了:途昂Pro的Pro,不是进化,是恐慌-有驾

那么,谁会买途昂Pro?

就是那些心里还住着一个“大众神话”的中年人。他们可能是我这样的人,年轻时觉得高尔夫GTI是梦,现在有了家庭,需要一个移动的城堡来装下老婆孩子和狗,偶尔还要塞进岳父岳母。他们对新势力抱有天然的不信任感,总觉得那些车像个大号手机,没电了就是一块砖。他们需要一个看起来“与时俱进”的理由来说服自己和家人,去买一台传统的燃油车。

大众不装了:途昂Pro的Pro,不是进化,是恐慌-有驾

途昂Pro的“智能化”,就是递给他们的那根完美的稻草。

“你看,这车有15寸大屏,比特斯拉还大!”

“你看,它也能自动跟车,高速上不用那么累了!”

“你看,这是大众,德国车,撞一下肯定比那些新势力结实。”

大众不装了:途昂Pro的Pro,不是进化,是恐慌-有驾

这些话术,就是这群人的“信仰充值”。他们买的不是车,是面对这个疯狂内卷的汽车市场时,那一点点可怜的确定性和安全感。这他妈才叫刚需!

所以,大众这波操作,不是悟了,是怕了。它用一个极其激进的价格,把一堆看起来很Pro的配置塞进一个巨大的壳子里,本质上是一次“去库存式”的自爆。它在赌,赌市场上还有足够多的、对燃油车抱有最后一点念想的家庭用户。它用一个近乎掀桌子的价格告诉这些人:别再犹豫了,这是你们最后上车燃油“全家桶”的机会了,再往后,就全是电车了。

大众不装了:途昂Pro的Pro,不是进化,是恐慌-有驾
大众不装了:途昂Pro的Pro,不是进化,是恐慌-有驾

最终,决定途昂Pro命运的,不是它的智能化有多先进,也不是它的发动机有多可靠。而是当用户发现那个IQ.Pilot在某个复杂路口突然“罢工”时,4S店的售后能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而不是甩一句“L2辅助驾驶需要驾驶员时刻监控”。

当“智能”成为卖点,售后服务的压力就从机械转向了软件。而这,恰恰是传统车企最不擅长的修仙法门。他们习惯了换零件,不习惯OTA。

所以途昂Pro的结局,要么是成为燃油车时代最后的守墓人,用智能化为自己赢得了体面的葬礼;要么,就是真的杀出一条血路,告诉所有人,姜还是老的辣。

但说到底,这一切都是虚的。真正的购买理由只有一个:因为它还是那个挂着VW标的大铁坨子,能给你老婆孩子丈母娘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全感。这就够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