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跑断腿”到“秒签单”:长安汽车的签约秘诀

小玉: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播客。然后今天我们要聊的是长安汽车是如何通过合同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升级来实现成本降低和风险控制的。

科律:嗯,这个话题听着就很有意思,那我们赶紧开始吧!

小玉:我们先来聊一聊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特别的聚焦在长安汽车这个合同数智化的实践上面。

科律:是因为最近发布的这个制造行业合同数智化升级白皮书里面首次提出了这个电子签+法律 AI 的双轮驱动模型。然后长安汽车就是这个里面的一个非常典型的成功案例。

小玉:那我们首先还是稍微介绍一下长安汽车的背景吧,就是这样一个企业在做数字化转型之前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有什么样的特点?

科律:长安汽车其实已经有162年的历史了,然后其中有40年是造车的经验。它是一个全球布局的一个集团,它在全球有14个制造基地34个工厂。还打造了长安深蓝汽车还有阿维塔三大品牌矩阵。

小玉:听起来已经是一个非常规模非常庞大的一个企业了。

科律:对啊,然后它还在全球有31个国家和地区1.8万多的技术研发人员,构建了这种六国十地的全球协同研发的一个格局。所以就是说它其实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这样的一个企业,也为它的数字化转型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小玉:这么大的一个企业像长安汽车在传统的合同管理上面会遇到哪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呢?

科律:嗯,他们主要有三大痛点。第一个就是效率低,就是传统的这种物理印章它的使用流程非常的繁琐要跨部门去审批,然后一个合同可能签下来要很长的时间。法务在审查合同的时候呢又要逐字逐句的去比对非常的耗精力,一份合同审一天都很正常。

小玉: 听起来确实很让人头大。

科律:然后第二就是合规风险就是实体印章你很难去管理很难去追溯。第三就是数据孤岛,就是合同的数据分散在各个系统里面。法务在审查的时候他要不断的去切换去比对不同的版本就非常的浪费时间而且很容易出错。

小玉:法大大是怎么给长安汽车做这个合同数智化改造的呢,在应用场景上面有哪些突破?

科律:嗯,法大大是为长安汽车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合同数智化体系。其中最核心的是建设了一个统一签章中台这个中台集成了他们的主要的业务系统。然后建立了一个集团级的电子印章库,把实体印章也进行了数字化的映射。用区块链存证技术对每一次的用印进行了可信的记录。

小玉:听起来确实很先进,那具体到应用场景呢?

科律:在人力资源这个场景他们的劳动合同系统实现了全流程的闭环,就是员工的入职合同的续签等等都可以在线完成。然后在供应链这个场景,他们的制造云平台对接了电子签供应商的对账单的签署周期从原来的很长时间缩短到了现在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在经销商协同这个场景,他们的 DCS 系统也对接了电子签经销商可以在线签署对账单,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对账的压力。

小玉:这个长安汽车引入了法大大的这个 iTerms 智能审查系统之后具体在使用场景上面和审查效率上面有哪些变化呢?

科律:这个系统它其实有两种审查的方式。一种是模板审查,就是业务人员他可以先用这个模板去做一个智能的预审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先排查掉,然后再交给法务去做一个协同的分析去看一些法律风险。还有一种是泛化审查,就是你可以直接上传你的合同文本系统会用 AI 的算法帮你去分析其中的风险点。它的效率提升是非常明显的,那法务人员他就可以把他的精力更多的放在这种高价值的风险分析的工作上面。

小玉:长安汽车在引入了这套合同数智化的管理体系之后,具体取得了哪些实际的成效呢?

科律:他们的合同管理实现了全流程的线上化,然后打通了他们各个业务环节之间的断点。在成本上面,他们不光是完全节省了纸张打印和快递的费用,同时他们的物理印章的管理成本也大幅的下降。在风控上面,通过区块链的存证技术他们有效杜绝了合同被篡改的风险,同时在纠纷解决的时候也变得非常高效用印的违规事件也下降了很多很多,就是合规管理也上了一个大台阶。

小玉:你觉得长安汽车的这个合同数智化的转型,对于他自己这个企业来讲和对于整个行业来讲,分别有哪些比较深远的意义呢?

科律:对长安汽车自身来讲它是建立了一个全场景全流程的合同数智化的管理体系然后达成了这种降本增效和合规管控的双重突破。对于整个行业来讲它其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就是给中国智造的创新力量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也给全球的汽车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的动能。

小玉:OK ,那今天我们聊了长安汽车是如何通过法大大的这套合同数智化的管理体系来实现降本增效和风险控制的这样的一个实践。然后也看到了他们是如何给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树立一个标杆的那今天的节目咱们就到这里。

科律:以上就是这期播客的全部内容啦,感谢大家的收听,咱们下期再见,拜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