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RX销量一般,降价频繁,空间与品牌竞争力有限

夜色刚刚沉下来,4S店的灯光像一块块光斑铺在地面。展台中央那台雷克萨斯RX350h,漆面映着旁边销售员略有些发愁的表情——他正向一位体格壮硕的中年男士介绍优惠政策。“三十七万全包,您今天定就能提车。”话说得喜气洋洋,表情却藏不住“这回能不能成交”的一丝忐忑。事实上,展厅冷清,脚步声和雷克萨斯的混合动力低声轰鸣一样,安静得有些尴尬。

如果站在这展厅里,面对落地价三四十万的RX,你会买吗?你会不会犹豫:这价格,不就是GLC、X3那些德系优等生的同桌水平么?而你想要的那点“豪华的高光时刻”,雷克萨斯给不起?

让我们把故事拉长——这个场景已经演了很多年,只是剧情片里降价的动作最近变得花哨。如果把雷克萨斯RX的销量表摊开,数字尴尬地横在那里,每月两三千台。在进口豪华SUV里,这算是能活得挺好,但想完成销量质变?不管你今天说降价三万还是五万,主角RX还是雷克萨斯RX,这台车“只有这么多人买”,它并没有搭进更大的蛋糕。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把问题拆开,其实也不神秘。

雷克萨斯RX销量一般,降价频繁,空间与品牌竞争力有限-有驾

首先,品牌号召力是个现实问题。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属于二线豪华品牌,说“二线”不是贬义,而是个冷酷的消费者标签。大多数老板买豪华SUV,首先问的不是CVT换挡顺不顺,而是“气场够不够”,再狠点就是“门口停着有没有人侧目”。奔驰、宝马、奥迪在这方面是老炮,不论怎么下沉,“品牌信仰”已经写进每个城市土豪的DNA。雷克萨斯呢,高档归高档,但在“优越感人群”里,始终差半步。

同时,产品设计也有点一言难尽。上代RX的确是气质硬汉,棱角分明。新一代尝试“无边界格栅”,据说是向时尚靠拢,但结果是原本的霸气晕染了不少。你要是喜欢时尚,奔驰的GLC那个星辉进气格栅就比RX更容易识别,宝马的双肾咧开就是身份标记。RX在造型上的调整,等于拔掉了一部分老用户的心头好,尤其是那些喜好“有范”的老板。

说到实际用车体验,尺寸问题也不能像销售员口中的“空间够用”这么一笔带过。RX标榜“中大型SUV”,但北京郊区看完GLC L、X3L后会发现,RX轴距甚至还短一截。后排坐三个人,空间是“能用、将就”,不是“宽敞、有面”。买SUV的这个群体,往往对后排的“排场”非常在意,亲戚朋友坐起来能不能伸腿,是一桩实实在在的社交工程。如果空间做不到硬性优势,降价也只是“甜头”,不是“杀招”。

当然,雷克萨斯一贯的省油、省心是核心竞争力。RX350h用2.5L混动,E-CVT变速箱,工信部百公里油耗不到5.4L,这点无论宝马、奔驰怎么努力都追不上。日式精益养护,做到了让用户把保养当停车缴费一样随意。但反过来想,混动横置、前麦弗逊悬挂,即使全进口,价格却动辄四五十万,市场会默默评估:“我愿意为精致买单,但精致不能只剩省心,至少要牧羊那点范儿。”

顶配RX500h SPORT,2.4T四缸混动,落地接近65万,这时你只能自嘲:“这一桶金,老板都舍不得倒进雷克萨斯。”现实里,肯往“这笔预算”花在顶级SUV上的群体,绝不会只关注可靠和油耗,往往还需要一点“品牌溢价带来的掌声”,这个雷克萨斯是拿不到的。

雷克萨斯RX销量一般,降价频繁,空间与品牌竞争力有限-有驾
雷克萨斯RX销量一般,降价频繁,空间与品牌竞争力有限-有驾

实际上,雷克萨斯RX的所谓“高性价比”,只是用更低的价格换来了一个“愿意接受一切妥协”的车主。这个群体足够小众——愿意为省心和油耗加分,又对品牌溢价不敏感,还能接受日系精益却不追求豪华氛围。降价后的RX,在销量曲线上并不会炸开,只是在原有用户池里涟漪了一下,最多让犹豫党早点下单。

做一名“案发现场”的分析师,总会忍不住自嘲:每年雷克萨斯都在降价,每年RX的高管都要复盘,销量依然是那个幽暗的“平均水平”。中国豪华SUV本质上是身份的争夺战,省油与省心只是附加题。买得起RX的不见得只看省钱,买得起GLC的人下单时永远在乎这个三叉星。

雷克萨斯RX销量一般,降价频繁,空间与品牌竞争力有限-有驾
雷克萨斯RX销量一般,降价频繁,空间与品牌竞争力有限-有驾

其实品牌故事里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价格,而是用户决策的“安全感底层”。雷克萨斯的省心,解决了用车焦虑,但解决不了社会判分。而撑起品牌号召的那一团“燃烧的小宇宙”,不是油耗表上的省字。

那么,这场SUV降价潮里,RX到底该怎么做?或者说,消费者面对品牌和产品的多重选择时,是该听心里的“身份焦虑”,还是拍脑袋为实惠买单?品牌溢价与实际使用价值,到底怎么看待?雷克萨斯RX,中场作答,听众席上还坐着你和我。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