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一上市,旧车集体“打骨折”?电车油车全遭殃?

有没有想过,买辆车最大的风险,不是买贵了,而是买早了?

这话听着扎心,但看看这几年的行情,还真不是开玩笑。前年花25万买的电车,去年就跌了七八万,车主气得蹦起来;去年刚入手的混动,今年就被新款纯电“打脸”——续航更长、充电更快、价格还更低。这哪是买车,简直是买手机,一年一换代,三年就过时。

最近朋友圈又开始传一个说法:“固态电池一来,现在所有的油车电车都得‘打骨折’,二手都没人要!”

这话听着像天方夜谭,可仔细一琢磨,还真有点道理。毕竟历史早就告诉我们:技术一升级,老车就跌冒烟了。

那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传说中的“固态电池”,到底是不是真神?它真能一招秒杀所有现役车型?咱们这些正打算买车的人,到底该不该等?

固态电池,到底强在哪?

先别急着下结论,咱先搞明白:这玩意儿到底牛在哪?

首先,它用的是“固态电解质”,不像现在电动车用的液态锂电池,里面是电解液——一撞一热,就容易漏、会起火。而固态电池呢?不怕刺穿、不怕高温,哪怕你拿钉子扎,它也顶多冒点烟,基本不会自燃。安全性这块,直接拉满。

再来说说冬天续航。你有没有经历过东北零下20度,车一启动,续航从500直接掉到280?一脚电下去,电量跟坐滑梯似的,心都凉了。

固态电池一上市,旧车集体“打骨折”?电车油车全遭殃?-有驾

但固态电池不一样,低温性能稳得一批,哪怕在漠河跑长途,续航也不会打对折。这对北方用户来说,简直是“真香”警告。

还有最狠的一点:能量密度高。

简单说,就是同样体积,它能存更多电。现在主流电动车百公里电耗15度左右,续航700公里算优秀了吧?

固态电池呢?1000公里是起步,1500公里也不是梦,而且电池更轻,车身更灵活,操控还能提升。

更夸张的是充电速度。10分钟充满,不是科幻片,是真实可期的技术目标。

想想看,加个油要5分钟,充个电现在要半小时,未来充电比加油还快——你说油车还怎么玩?

所以你说,这技术要是真落地了,是不是有点“降维打击”的意思?

谁最先被“革了命”?

技术是好,可问题是:谁会被最先拍死在沙滩上?

第一个倒霉的,肯定是现在市面上那些“老咕噜棒子”电车。

固态电池一上市,旧车集体“打骨折”?电车油车全遭殃?-有驾

十几二十万,续航500公里,充电一小时,还没800V快充,平台还是三四年前的老架构。

你说它便宜吧,等固态电池一来,人家新车续航1200公里、充电10分钟,价格也就贵两三万——你还买这种“过气网红”?

二手市场直接凉凉,收车的看了一眼:“这车啊,报废吧,拆件都嫌麻烦。”

第二波遭殃的,是那些“装逼利器”型的伪高端电车。

比如某些增程式,卖二三十万,标榜“续航无忧”,结果两年后人家纯电都1500公里了,你还在烧油发电?

这不是高端,是笑话。

更惨的是换电模式的车主,等新技术普及,换电站可能都成“文物”了。

那油车能幸免吗?别天真了。

很多人说:“油车皮实耐用,电车再牛,开十年就得换电池。”

固态电池一上市,旧车集体“打骨折”?电车油车全遭殃?-有驾

这话以前还有点道理,但现在新能源三电质保都做到“终身质保”了,电池寿命也在突破80万公里。

等固态电池来了,电车不仅续航长、充电快、还不用保养——你油车每个月光机油、机滤、空滤就得花几百,人家电车一年电费才一千多。

城市通勤族谁还愿意天天去加油站?

堵车时发动机嗡嗡响,夏天开空调油门更肉,冬天冷启动还抖……

电车呢?安静、平顺、加速猛,一脚电下去,推背感直接上头。

所以别指望油车能“逆风翻盘”,这波技术浪潮,油车也得跟着“跌冒烟”。

现在买,会不会被打脸?

看到这儿,你可能心里打鼓了:那我现在买车,是不是等于“高位接盘”?

别慌,咱也得讲点现实。

固态电池确实牛,但它离大规模上车,还有三道坎。

固态电池一上市,旧车集体“打骨折”?电车油车全遭殃?-有驾

第一道:量产难。

实验室里能做出来,不代表工厂能大规模生产。现在的固态电池良品率低,生产线还没搭好,产能跟不上,价格自然下不来。

第二道:成本高。

目前一块固态电池的成本,可能是现在液态电池的3倍以上。

你想想,保时捷Taycan当年首发800V快充,车卖一百多万;小鹏G9把800V下放到30万内,都花了好几年。

固态电池也一样,初期肯定先上豪华车,比如蔚来ET9、奔驰EQXX这种“出片利器”,普通人想摸都摸不着。

第三道:基建跟不上。

就算车有了,充电站能支持10分钟充满吗?电网扛得住吗?

全国那么多加油站,转型快充站都还在推进,更别说支持超高功率的固态电池充电网络了。

固态电池一上市,旧车集体“打骨折”?电车油车全遭殃?-有驾

所以结论是:固态电池不会一夜之间颠覆市场,它是个渐进过程。

未来3-5年,主流还是液态锂电池+800V快充+高压平台。

像小鹏、极氪、比亚迪这些品牌,已经在推“超充+长续航”组合,体验已经很“真香”了,完全能满足日常需求。

那我们该怎么选?

如果你现在就想买车,别纠结“等不等固态电池”,那就像等“飞行汽车”一样不现实。

更务实的做法是:选平台新、三电技术强、支持快充的车型。

比如:

比亚迪海豹、汉EV:e平台3.0,刀片电池安全性顶呱呱,续航扎实,城市通勤“买菜车”都能开得有排面。

小鹏G6/G9:800V高压平台,充电10分钟补能300公里,智能驾驶也支棱起来,出片利器+驾驶玩具,年轻人上桌第一个动筷。

极氪001:底盘调校稳,空间大,续航实,床车属性拉满,长途旅行走路摇头晃脑。

固态电池一上市,旧车集体“打骨折”?电车油车全遭殃?-有驾

这些车就算几年后新技术来了,也不至于“打骨折”到没人要,毕竟底子好,保值率不会太惨。

固态电池确实是未来,但它不是“天塌了”的灾难,而是技术进步的必然。

我们不必因为害怕被淘汰,就一直“持币观望”。

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炒的。

只要选对车,用得好,哪怕几年后技术更新,你也不亏。

所以最后问一句: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现在入手,还是继续等“王炸”技术落地?

固态电池一上市,旧车集体“打骨折”?电车油车全遭殃?-有驾

你会怎么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