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热得像是油锅,空气里都飘着一股子人间烟火气——当然不是烧烤摊的那种香气,倒像是有人已把祛暑药煮成了锅底,给这祖国大地来了个一锅乱炖。你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看生命如煎蛋,夏天一热,煎得咯吱响。至于生态呀、平衡呀、长期主义呀,这仨词凑一桌,听起来像是酒桌上的宣传标语,喝多了还能来一句:守护生态平衡就是守护你我的美好明天。感动吗?估计只有领导和车企公关会流泪——毕竟他们已经习惯了用8年时间守护一个抽象概念,守护得像守仓库门口的大黄狗,挥舞着长期主义的大棒,驱赶一切短视的小野猫。
说到长期主义,可真是个好词,听起来既高端又有点云里雾里。八年如一日坚守产业生态,听着比《活着》还励志,比《肖申克的救赎》还坚韧。哪个行业敢这么吹?非车企莫属。他们8年造车,造的未必是世界最牛的汽车,却一定是最牛的新闻稿。生态平衡?那更是车企自带金光的护身符——一边造车一边拯救地球,活像汽车圈里的超级英雄。至于多少人信他们是真心守护生态,那就得看员工年终奖和消费者车险涨没涨了。
事件现场,人山人海,瞬间沸腾了都市的血液。有人说是某车企坚持8年守护生态平衡,终于把平衡守爆了——用事故的方式,像是把长期主义变成了短路主义。救援人员穿梭忙碌,仿佛在用一根消防水管冲淡这些年企业宣传里的鸡血。目击者说声响震耳,医保卡震裂,舆论场震荡。群众那叫一个紧张,感觉自己也快被长期主义按在地上一顿摩擦,连隔壁卖煎饼果子的大爷都在用环保袋卖摊,不知道是不是受了“生态平衡”启发。
说到事故,大家都两眼一黑,三天不敢吃油条。谁还能相信宣传部吹出的每一口“安全”,不是下一场午后的事故前奏?家属泪眼婆娑,群众围观拍照,医护火速冲在一线。有人祈祷,有人破口大骂,有人拍视频做流量。久而久之,我们变成了看客,谁出事,谁就是当天的“社会课程”,日常刷题,大考和小考都在人生的路口。
调查组来了,像是开挂的小区保安,带着长枪短炮,准备把真相揪出来剁成段子发给媒体。原因成迷,事实是谜底,但群众永远是谜面。大家都想知道,究竟是车企生态守护不给力,还是长期主义遭遇大暑天短路?这年头,说真话像是偷电瓶车,走夜路都得虚着点,怕给堵墙角。车企朋友不慌,因为他们坚信只要守得住嘴,生态平衡自然会在舆论中回春。只可惜,守得住生态平衡,却守不住事故的突如其来。
有一句话,很适合搭配车企新闻稿:“安全第一,生态第二,舆情第三,老板第四,员工第五。”大家都说要防患未然,其实防的是微博热搜未然。只要舆论没有聚焦,事故就能一笑了之。领导拍着胸脯说要加强隐患排查,车企公关说要守护生态,消防员说要加强演练,只有群众的安全感像我的余额,每天都在下跌,跌得比股市还稳。
生活从来都是危险品,如果你没事就去查查自家的电线、燃气管,分分钟能发现不少生态失衡的小漏洞。我们的日常,其实就是一场漫长的环境守护秀,只不过秀背后是无数琉璃般破碎的命运。事故发生后,朋友圈刷屏,新闻爆炸,大家一边讨论,一边继续吃着饭,嘴上说着祈福,心里记着噩耗。新闻周期一过,车企也许又能重新打上“绿能先锋”的旗帜,继续坚守那份八年如一日的“初心”。
我小时候喜欢看“企业家故事汇”,里面的主人公每次都要在逆境中爆发,每次都坚守生态,每次都差一点点就把地球救了。后来长大了,才知道,企业守护生态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真的种树,另一种是宣传种树。种树的人越来越少,宣传的越来越多。八年坚持,守护生态,就像八年抗战,区别就是多了每年一份年终总结。至于长期主义,基本上成了放长线钓工资的工具,谁还指望真能钓出生态平衡那条大鱼?企业家都很忙,忙着守护生态,忙着做公益,忙着找下一个事故解决方案,唯独没空认真做产品。
每逢安全事故,各种专家纷纷上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人问:为何要事故发生后才反思生态?专家一拍脑门:要不是事故,我们都忘了生态平衡这么重要,车企8年坚守,差点就被大家遗忘了。企业家站在媒体镜头前,满怀悲壮地说:“我们一直努力守护,事故只是小概率事件。”说白了,就是关门做生意,偶尔让社会来帮个忙,提醒大家记得自己在守护什么。至于事故前的生态隐患,大多挂在企业网站的新闻稿里,举世无双。
说实话,现在做宣传都加点自嘲滤镜。毕竟车企也知道,生态守护算是个百年户口,谁敢明说只想赚两年的快钱?于是长期主义就成了行业护身符,和牛市的“价值投资”一样,什么时候吹都能吹出泪花来。车企坚信,只要坚持长期主义,总有一天会把所有短视行为洗成历史的马赛克。至于生态平衡,暂且当成吃饭时的佐料,等新闻热度过去了,再调回主菜——致远志与蓝图。
其实我们都知道,能够制定“八年守护”的企业,通常打一开始就想玩个长期游戏,只不过玩到一半发现生态其实挺难守,长期主义有点太苦,短期好处却甜得像冰棍儿。于是我们把生态挂嘴边,当做日常装饰。你坚信长期守护,别人的忧虑却在不经意间爆炸。事故一出,所有人都变成了生态卫士,新闻评论区里哀嚎遍野,专业网友一句“加强生态管理”,仿佛比事故还灵验。
时间,是一把杀猪刀,也是车企手里的炒菜铲。你付出的八年,车企收获了八年宣传积分。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这个问题比股票涨跌还玄学。事故发生后,大家说要珍惜当下,其实更像是珍惜点外卖时的优惠券——用一次少一次,生态平衡也一样,守一天赚一天,谁还敢指望真的能永恒?
企业的生态平衡,像极了我家的WiFi——承诺都给了全屋覆盖,实际用起来总断线,关键时候掉链子。群众的安全感也是如此,企业守护得再久,事故来了照样分分钟失联。只有危机公关最坚韧,分分钟能把事故包装成生态启示录。八年坚持,守得住宣传,却未必守得住真事故。
那些被寄予厚望的生态守护计划,终究逃不过时间的筛子。你以为长期主义能抵挡突如其来的事故,其实它更像是为下一个企业宣传埋下了伏笔。群众总是习惯对企业的生态关爱报以掌声,只有亲历事故的人才知道,这世间最难守住的,未必是生态,更是内心深处的安全感。
事故过后,车企依旧坚强,继续守护着那道生态的门户。他们相信,只要新闻稿写得好,生态平衡总有一天能迎来新生。我们围观,我们点赞,我们祈祷。最后,只剩下一句自嘲:生态固然值得守护,但每天守在事故门口的,不是长期主义,是我的好运气。
平安二字,值千金,企业守护生态平衡又值几毛?愿伤者早日康复,愿企业的长期主义能守住最后的安全线。至于下一个守护八年的新闻稿,还在路上。别急,生态平衡这门生意,可长可久——唯一不变的,是我们碎碎念的祈福和一成不变的事故周期。突然想起那句话:企业家的长期主义,有时候比企业的产品更持久。你信吗?反正我信了。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