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消失,千里科技登场:重庆老牌车企如何被AI时代“洗牌”

2025年,重庆的力帆汽车彻底“改头换面”了,“力帆科技”改成了“千里科技”,连LOGO都一抹蓝线变出“未来感”。一个名字说没就没了。这要搁20年前,谁敢信?那时候,重庆摩托车大军里,力帆可是“硬通货”,骑到哪都抬得起头。可一转眼,这块老牌子成了历史。

有人还记得尹明善吗?这个老人,生于1938年,54岁转行做摩托,靠实打实的质量和低成本,把力帆做成了重庆第一批过亿的民营企业。到2003年,力帆摩托年销破百万辆,出口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尹明善那个劲头,说一句“摩托王”没人有意见。他还不安分,2004年又跳进了汽车生产,收购工厂、搞资质,指望能让力帆在汽车圈闯出新天地。只不过好日子没几年,力帆汽车落了个“起个大早赶个晚集”,销量上来了质量问题跟着来,投诉变多、售后掉队,债台越垒越高。

到了2019年,力帆汽车月销跌到千辆,欠款、诉讼、经销商维权,一地鸡毛,账面资产根本填不平债务黑洞。2020年,力帆甚至进入破产重整阶段。这个曾经的重庆首富,最后却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手带大的企业危在旦夕。

危机关头,吉利出场。李书福没闲着,带着重庆当地资本,30亿收了力帆科技70%的股份,还塞进一堆自家资源和换电技术。力帆顺利“重生”,换电车型主要面向网约车、租赁市场,好歹销量回来了点。2022年,年销10.3万辆,账面有利润,表面看风头还算过去了。可细看利润薄得像纸,B端批发顶多把销量做起来,钱压根没几分钱进腰包。

力帆消失,千里科技登场:重庆老牌车企如何被AI时代“洗牌”-有驾

吉利的算盘也明明白白,力帆的牌照、造车资质才是香饽饽。可是现实不像算盘打得那么响。2023年,力帆科技营收又降15%,净利润跌八成到只剩零头。一个新品牌光靠老底子,拉不动市场。

正当力帆左右不讨好,AI科技圈的印奇和他的团队来了。印奇,清华高才生,旷视科技的创始人,搞人工智能那是专业对口。他接手后也没绕弯子,直接说力帆的那点路数不合新节奏,接下来就要主打“AI+智能汽车”。2023年底,他收了近20%的股份,成了董事长。

2025年2月,力帆科技发布正式更名千里科技,LOGO焕新,一个“AI未来”的标签贴得明明白白。发布会全程,尹明善的“力帆”仨字提都没人提,管理层三句话不离AI和未来出行,眼里已经没有老车厂的位置。

印奇组队也够下本,他拉上华为车业务前头号人物王军做联席总裁,还跟吉利拉了条“战略合作”线,喊着“咱们想做第二个华为汽车”。吉利当然乐意搭台,人还没走,但话里话外“以后跟千里共用供应链”,就是个互利合作的姿态。这个阵仗,力帆创始人不知在重庆哪家养老院看到会是啥滋味。毕竟,公司名都换了,当年入行贴的名字,现在页面一划就找不到。

力帆消失,千里科技登场:重庆老牌车企如何被AI时代“洗牌”-有驾

尹明善曾说,自己这辈子就认“力帆”两个字,比孩子还亲。可这年头,资本说变脸就变脸,哪里讲情分?他2023年因为财务问题还被监管部门警告,此后便没再怎么露脸。如今每天读报散步,嘴上说舒心,心里头的苦,估计只有自己知道。

有网友感叹,力帆汽车这一遭,成全的反倒是别人。早在力帆最缺钱的时候,它申请到的汽车生产资质只卖了6.5亿,被理想汽车接手做了起家石。李想借着这块敲门砖,上了新势力头把交椅,销量翻着破纪录,公司市值也是节节高。而力帆拿着卖资质的钱,没缓几天又陷困局。这就像老房子卖给新主人,倒是新主人装修得风生水起,旧屋主连门牌号都换了。

再说力帆自己,2024年营收七十多亿,净利润勉强浮出水面,可新业务没起色,新能源汽车销量还暴跌四成多。说是AI转型,成果暂时看不到。台子还在,可换了剧本,主角另有安排,连力帆这个门脸都被资本刷掉了。谁再讲情怀,那就是一把辛酸泪。

力帆的变化,其实不难懂。中国民营车企,像力帆这样在燃油车时代赶不上趟子,在新能源又被大浪拍死沙滩上的,实在太多了。大家都想搏个未来,可没有核心技术,没法构建品牌,最终只能沦为资本绕来绕去的“壳子”。尹明善当年敢闯,可造车这玩意光有种还真不够。真刀真枪的技术,才是底牌。

力帆消失,千里科技登场:重庆老牌车企如何被AI时代“洗牌”-有驾

千里科技现在鼓吹“AI+换电”,但世道早变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特斯拉两大巨头稳稳压场,华为、小米等新崛起的势力也不缺钱不缺技术。留给“千里”这样刚改名、没多少品牌沉淀的公司,活下去的缝隙已经不多了。

力帆消失,千里科技登场:重庆老牌车企如何被AI时代“洗牌”-有驾

想想看,现在年轻人买车,认品牌认技术,“力帆”这回彻底消失,或许多年后大家只记得千里的AI座舱多智能,没有人还会追溯曾经深植重庆的那些力帆摩托。当年的摩托大军,早已换成别家电车跑在路上。

而尹明善呢?八十七岁的老人,已不太可能再关心汽车圈的腥风血雨。只是偶尔想起1992年那个夏天,他在观音桥小厂房给摩托配件贴上第一个力帆标签时那个劲头——那一刻的光亮,的确照亮了自己一大段岁月。只是这些光,终究熬不过资本和时代的洪流,连名字都被人悄悄翻过了页。

说到底,商场没有永远的牌子。历史的风浪里,有的人闯出过高光,从此没入人海。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