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可热闹了。
2025年11月20号,广汽丰田正式发布全新一代威兰达,主力SUV威兰达推出换代车型,车长直接比现款缩短了6.5厘米,官方说法叫更灵活的城市SUV。
消息一出,评论区直接炸锅。
威兰达这是怂了?被国产紧凑SUV逼得缩回去?
丰田终于承认自己太大太费油了?
要知道,威兰达可是丰田SUV里的老江湖,2024年月销量在7千到1.4万台之间波动,2024年10月最高达到1.46万台,怎么突然就要变小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丰田中国区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还放话,尺寸小了,但我们要在年轻市场和新能源夹缝里硬刚。
这到底是被迫认输,还是憋着大招?
今天咱就来掰扯掰扯,紧凑SUV这盘棋,丰田到底怎么下?
威兰达缩水6.5厘米丰田这次改动到底改在哪儿
先给大伙儿划重点。
根据2025年11月20日广汽丰田正式发布的产品信息,全新威兰达已经上市,最直观的变化是车身长度从现款的4665毫米缩短到4600毫米。
减少6.5厘米,听起来不多,但放在一台SUV上,这可是动了真刀子。
轴距呢?保持不变,依然是2690毫米。
当时很多人嘀咕,车变小了,会不会后排挤得像沙丁鱼罐头?
结果丰田工程师直接甩出一组数据,由于轴距不变,后排腿部空间基本保持不变,依然能保证舒适的余量。
但方向盘到驾驶座的距离优化后,操控更加灵活。
这小一号的威兰达可不是单纯减肥,而是精准刀法。
动力系统上,全新威兰达提供三种动力组合。
2.0升汽油版本,最大功率126千瓦,适合预算有限的家庭用户。
2.0升混动版本,综合功率144千瓦,油耗和动力找到了平衡点。
2.5升混动版本,综合功率174千瓦,想要澎湃动力的可以选这个。
最关键的是,全新威兰达搭载第五代THS混动系统,WLTC工况最低油耗达到4.59升每百公里。
这个数字什么概念?
比同级别本田CR-V混动还要低一截,跟比亚迪宋PLUS DM-i这种插电混动比,纯油耗也不落下风。
定位转向上,丰田这次明确瞄准90后首购家庭和城市通勤族。
配置上增加了全景天幕、手机无线快充、后排USB-C接口这些年轻人爱的刚需。
还配备了12.3英寸液晶仪表盘和12.3英寸中控屏,虽然比不上国产车的华为鸿蒙座舱那么花哨,但日常使用够了。
价格方面,官方指导价16.98万到23.08万元,超配换购价15.98万到22.08万元。
这个价格直接对标国产热门SUV,比如比亚迪宋PLUS DM-i起售价13.58万,吉利星越L起售价12.97万。
当时很多人觉得丰田这是服软了。
毕竟威兰达以前靠大空间加耐用打天下,现在主动缩小尺寸,像不像被国产车逼得低头?
但仔细琢磨,这改动背后藏着丰田的小心思。
2025年国内紧凑SUV市场,国产品牌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消费者要的不是大而全,而是小而精。
停车方便、油耗低、价格实惠,这才是年轻人真正在意的。
丰田这波以退为进,到底是认怂还是精准反击?
为啥非要变小丰田盯上的到底是谁的蛋糕
可能有人要问,威兰达以前卖得好好的,咋突然就要变小了?
这得从2025年国内SUV市场的大洗牌说起。
先看大环境。
2025年1月国内紧凑型SUV销量榜中,国产车占据绝对优势。
吉利星越L销量2.94万台,直接登顶SUV销量第一。
长安CS75 PLUS销量2.35万台,紧随其后。
吉利博越L销量2.18万台,排名第三。
这三款车的共同点是什么?
车长基本在4.6米到4.7米之间,和现款威兰达差不多,但价格更便宜。
普遍比同级别合资车低2万到5万,配置更卷。
10万级就有L2级辅助驾驶、全景天窗、座椅通风,这些在合资车上都是高配才有的东西。
反观威兰达,虽然品质口碑不错,但年轻消费者吐槽,花18万买威兰达,不如加2万上国产高配。
再看丰田的算盘。
他们发现,90后和95后首次购车群体里,有相当比例的人更关注停车方便,尤其一二线城市,车位紧张得很。
日常通勤油耗也是硬指标,油价长期在7.5元每升以上,一个月跑1000公里,油费差个几百块也是钱。
而对后排偶尔坐人的需求,没那么强。
所以丰田做了精准调整,把车长缩短,在狭窄车位泊车更灵活,油耗进一步降低。
关键是价格门槛降下来后,目标用户月薪8000到1.5万的年轻家庭,试驾转化率有望提升。
更关键的是技术底气。
第五代THS混动系统热效率达到41个点,比第四代更高。
搭配更小的车身,既能保证动力,2.5升混动综合功率174千瓦,零百加速8秒出头没问题。
又能把油耗压到极致,WLTC工况最低4.59升每百公里。
这就是城市实用的终极形态。
说白了,丰田不是变小了,而是把城市实用这把刀磨得更锋利了。
看看合资品牌的日子过得有多难。
2025年1月燃油SUV销量总计52.5万台,同比大幅下滑。
日系品牌集体承压,只有丰田锋兰达销量1.72万台,勉强挤进前五。
其他日系热门车型,像本田CR-V、日产奇骏,销量都在走下坡路。
反观国产新能源SUV,吉利银河星舰7 EM-i这种新车,上市第一个月就卖了2万多台,直接抢走了合资车的饭碗。
丰田看得清清楚楚,不变就是等死。
缩小车身、降低油耗、调整价格,这是唯一的活路。
全新威兰达真能翻身国产SUV怕不怕
现在问题来了,这台小一号的威兰达,到底能在国产SUV的包围圈里撕开多大口子?
从竞品对比看,它的直接对手是13万到18万价位的国产紧凑SUV。
比如比亚迪宋PLUS DM-i起售价13.58万,长安CS75 PLUS售价10万出头,吉利星越L起售价12.97万。
威兰达的优势在哪?
油耗更低,4.59升对比国产混动的5升到5.5升,一年能省不少钱。
品牌保值率更高,丰田三年残值率在65个点左右,国产车普遍在50个点到55个点。
五年后卖二手车,威兰达能多卖好几万。
品质口碑更稳,丰田混动系统故障率极低,开个十年八年不用操心。
但劣势也很明显。
车机系统可能还是传统界面,对比国产的鸿蒙座舱、银河N OS,流畅度和功能都差一截。
智能化配置,比如自动泊车、高速领航,可能落后一代。
年轻人现在买车,车机好不好用,智能化够不够,这都是硬指标。
威兰达在这方面,确实吃亏。
从用户需求看,威兰达瞄准的是既要省油又要省心的务实派。
举个例子。
一个在深圳上班的90后程序员,家里第一台车预算20万以内,平时上下班通勤50公里,周末带爸妈去郊区。
他可能会算这么一笔账。
威兰达混动油耗4.59升,加92号油每月油费约750元。
国产混动同级别油耗5.3升,油费约850元。
但国产车配置多,多花1万能买到座椅按摩、更好的音响、更大的屏幕。
五年后二手车卖的时候,威兰达能多卖8000元。
这么一合计,丰田的省油加保值组合拳,对精打细算的年轻人还是有吸引力的。
业内预测,如果全新威兰达定价精准,起售价15.98万到16.98万,上市后月销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至少能抢回一部分被国产车蚕食的市场份额。
毕竟在城市通勤这个细分场景里,丰田还是那个靠谱老大哥。
但威兰达想要真正翻身,光靠省油和保值还不够。
国产车现在不只是价格便宜、配置高,连品质都在快速追赶。
吉利星越L搭载的雷神混动,油耗也能做到5升出头,和威兰达差距不大。
比亚迪宋PLUS DM-i虽然是插电混动,但纯电续航75公里,日常通勤基本不用油。
长安CS75 PLUS智电iDD,综合续航超过1000公里,长途出行也不慌。
丰田的技术优势,正在被国产车一点点蚕食。
更要命的是智能化。
年轻人现在买车,车机能不能连手机、能不能语音控制、能不能远程启动,这些都是基本需求。
威兰达的12.3英寸双联屏,界面还是传统的丰田风格,和国产车的大屏加鸿蒙系统比,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如果丰田不能在智能化上快速补课,威兰达想要翻身,难度不小。
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全新威兰达的消息一出,评论区直接成了辩论大会。
咱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
问题一,车变小了,后排会不会挤得难受?家里有娃的能买吗?
答案是,由于轴距保持2690毫米不变,后排腿部空间基本没有变化。
对于1米7以下的乘客,影响不大。
但如果经常坐三个成年人,中间位置还是会挤,和现款一样。
不过威兰达的目标用户主要是夫妻加偶尔带娃,娃坐儿童安全座椅的话,后排单座空间足够。
问题二,第五代THS混动靠谱吗?会不会容易坏?
答案是,第五代THS混动系统热效率达到41个点,核心部件和现款2.0升混动通用。
丰田混动系统全球累计销量超2000万台,故障率极低。
而且2.0升混动综合功率144千瓦,2.5升混动综合功率174千瓦,动力充沛且平顺。
比老款2.0升自然吸气的肉感强多了。
问题三,国产SUV配置更卷,威兰达会不会又输在智能化上?
答案是,确实是个短板。
目前全新威兰达配备12.3英寸双联屏,但车机系统可能还不如国产的鸿蒙座舱流畅。
自动泊车、高速领航这些功能,可能也不如国产车齐全。
不过对注重开车稳定性的用户来说,车机差点总比发动机故障强。
这事儿见仁见智。
问题四,威兰达降价了,会不会品质也缩水了?
答案是,起售价15.98万,确实比现款入门版便宜了1万多。
但这次降价主要是因为取消了四驱高配版,简化了配置选项。
核心的混动系统、底盘调校、安全配置,该有的都有。
只是砍掉了一些不常用的豪华配置,比如座椅按摩、后排老板键。
品质不会缩水,只是更务实了。
问题五,威兰达和锋兰达怎么选?
答案是,看需求。
锋兰达车长4.49米,比威兰达小一圈,价格更便宜,起售价12万出头。
适合单身或者小两口,预算有限又想要丰田品质的。
威兰达车长4.6米,空间更大,动力更强,适合有娃的家庭。
预算够的话,威兰达综合体验更好。
结语 丰田这步棋到底是险招还是妙手
从2025年11月这波威兰达换代操作就能看出,丰田终于不再死磕大而全的老套路了。
在国产SUV卷配置、卷价格、卷智能的包围圈里,它选择用更小的尺寸加更低的油耗加更稳的品质打差异化。
这就像班里学霸突然不拼总分了,专攻单科满分。
但这招能不能奏效,还得看市场反应。
年轻人现在买车,不只看油耗和保值率,还要看智能化、配置、性价比。
威兰达在油耗和品质上有优势,但在智能化和配置上,确实落后国产车一截。
丰田如果不能在车机系统、辅助驾驶这些地方快速补课,威兰达想要抢回市场份额,难度不小。
更何况,国产车现在不只是价格便宜,品质也在快速提升。
吉利、比亚迪、长安,这些品牌的混动技术,已经能和丰田掰手腕了。
留给丰田的时间窗口,不多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有17万预算买紧凑SUV,会选变小但省油的全新威兰达,还是配置拉满的国产高配?
是务实派,还是科技党?
这个选择,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适合不适合。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紧凑SUV这盘棋,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丰田这步棋,到底是险招还是妙手,市场会给出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