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于 2024 年 11 月 1 日,54 岁的杰弗里・鲍尔夫妇等 5 人乘坐的 Model S 突然冲出路面撞上树木,车辆随即起火。附近居民听到车内传出尖叫声并拨打 911 报警,当地警长办公室调查报告显示,前座聚集的遗体痕迹表明乘客生前曾奋力挣扎逃生。
鲍尔夫妇在事故次日离世,其余 3 名乘客当场遇难。调查确认,初始碰撞并未立即致命,乘客是因无法打开车门,被迅速蔓延的火势吞噬。电动车锂电池燃烧时会自行释放氧气,火势蔓延极快,消防人员耗费数十吨水、历时数小时才控制住火情,但车辆已烧毁殆尽。
家属诉讼文件指出,事故关键在于特斯拉车门系统设计缺陷。涉事车辆依赖电子门把手控制,碰撞后低压蓄电池故障导致电子系统失灵,而车内手动解锁装置位置隐蔽 —— 后座乘客需掀起地毯才能找到金属拉环,这种不直观的设计让慌乱中的乘客难以操作。
事实上,此类问题并非个例。截至 2025 年 10 月 27 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已收到 16 起 2021 款 Model Y 车型类似投诉,部分案例中儿童因门把手故障被反锁车内,需破窗救援。自 2018 年以来,相关投诉累计超 140 起,均指向断电后车门开启困难的隐患。
遇难者家属在诉讼中指控特斯拉明知隐患却未改进,称其 "有意识背离安全实践"。家属律师强调,特斯拉早已知晓电动车碰撞后锂电池起火风险,却未优化车门逃生设计,导致乘客 "碰撞时就被锁死了命运"。
监管部门已采取行动。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自 2025 年 9 月中旬启动专项调查,涉事车型涵盖 2017 至 2022 年款 Model 3 与 Model Y 等共 17.4 万辆。该局要求特斯拉在 12 月 10 日前提交车门系统设计、故障记录等资料,逾期未合规将面临每日每项 27874 美元、最高近 1.4 亿美元的罚款。
面对压力,特斯拉设计总监表示正在重新设计门把手系统,计划将电子与手动解锁机制整合到同一按钮,解决紧急情况下的操作难题。
此次悲剧引发对电动车安全设计的广泛讨论。业内指出,隐藏式电动门把手虽具科技感,但碰撞后的可靠性远逊于传统机械结构。大众汽车 CEO 已公开表示,将优先保障功能实用性,重新考量隐藏式门把手设计;Rivian 等车企也在调整相关设计方案。
消防领域的困境同样凸显。数据显示,扑灭一辆着火的特斯拉需数十上百吨水,耗时 6 至 7 小时,远高于燃油车的 2 至 4 吨水用量,而锂电池燃烧的特殊性让常规灭火手段效果甚微。目前已有消防部门尝试用专用集装箱浸水灭火,但在地下停车场等场景难以施展。
此案暴露的不仅是单一车企的设计问题,更是电动车行业安全标准的短板。现有碰撞测试多关注乘员生存能力,却忽视了事故后逃生的便捷性,尤其对老人、儿童等群体的需求考量不足。有消息称,相关监管机构正酝酿新规,要求车门配备易操作的机械释放装置,确保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可徒手开启。
目前,特斯拉门把手改进方案尚未落地,诉讼与监管调查仍在推进。这场悲剧再次提醒,汽车设计无论多么先进,都应以生命安全为底线,任何可能危及逃生的设计缺陷,都不该被市场妥协容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