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自主变革落地,猛士84.7亿合资启航

最近车圈真是热闹,东风这盘棋,算是彻底支棱起来了。以前总觉得东风的自主板块有点“散”,风神、风行、猛士,各自为战,声量不大。但这两年,动作一个接一个,看得人眼花缭乱。特别是最近,猛士科技宣布成立84.7亿的合资公司,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真金白银的重注。这背后,到底想干票大的?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东风这波操作,是不是真能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先说猛士,这牌子以前是军车出身,硬派越野的形象根深蒂固。现在要搞合资公司,还拉了84.7亿进来,摆明了是要把“猛士”从“老咕噜棒子”变成“车界网红”。你想想,现在的硬派越野市场,坦克300一炮而红,方程豹豹5虎视眈眈,仰望U8更是直接“上头”,把豪华电动越野玩到了新高度。猛士917一出来,百公里加速4秒级,纯电+增程双动力,这性能,不就是冲着仰望去的?说它是“驾驶玩具”可能有点夸张,但绝对是“出片利器”,那造型,停在哪儿都是上桌第一个动筷的主儿。

再看设计,猛士917这方盒子造型,加上贯穿式灯带、可升降的迎宾模式,妥妥的“灯厂”水准。风阻系数能做到0.35,对于一个硬派SUV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要知道,很多传统越野车风阻系数都奔着0.4去了,那油耗,简直是“油老虎”本虎。猛士这空气动力学设计,说明它不只是想当个糙汉,还想兼顾点“燃油经济性”——虽然是电车,但能耗低了,续航自然更扎实。

内饰这块,猛士也没含糊。皮质包裹、木纹饰板、大尺寸双联屏,豪华感直接拉满。座椅支持加热、通风、按摩,这配置,说是“床车”也不为过,长途穿越,后排能舒舒服服躺着,谁不心动?关键是,它把“舒适性配置”和“硬派越野”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点,给捏合在一起了。以前你开牧马人,是去越野,不是去享受;现在开猛士,越野是玩,享受是常态。

东风自主变革落地,猛士84.7亿合资启航-有驾

动力系统上,猛士917纯电版CLTC续航505km,增程版综合续航1026km,纯电续航200km。这数据,日常通勤用电,长途出行用油,完全没有里程焦虑。三电机+后轮转向,原地掉头不是梦,这“三电技术”的实力,顶呱呱。你想想,一个能原地转圈的大家伙,开出去,别人不得走路摇头晃脑地看你?

但话说回来,这么强的车,价格也不便宜。猛士917起售价58.8万,顶配直接干到73.9万。这价格,已经和保时捷卡宴、宝马X5一个级别了。消费者买它,图的不是性价比,而是那份独特性和技术感。可问题是,品牌溢价这块,猛士能跟BBA比吗?第一批车主可能觉得“真香”,后续能不能持续上量,还得打个问号。

咱们再拿它和几个对手比比看。先看坦克500 Hi4-T,33.5万起,价格直接便宜了二十多万。同样是硬派越野,坦克500有托森差速器,机械素质扎实,油耗表现也不错,关键是保有量大,维修保养方便。但缺点呢?智能化差点意思,车机反应慢,辅助驾驶功能弱,内饰豪华感也比猛士差一截。一个胜在实惠耐用,一个赢在科技豪华,你说怎么选?

再看方程豹豹5,30万出头的价格,云辇-P液压车身控制系统,豹式掉头,性能参数也很亮眼。比亚迪的三电技术,大家有目共睹,可靠性高。但豹5的设计,说实话,有点“套娃”嫌疑,辨识度不如猛士917那么高。而且作为新品牌,服务体系能不能跟上,也是个问号。猛士背靠东风,渠道和服务网络更成熟,这是它的优势。

东风自主变革落地,猛士84.7亿合资启航-有驾

最后看看仰望U8,109.8万的售价,简直是“天塌了”级别的存在。原地掉头、水中浮行,技术确实“打脸”一众传统豪华品牌。但价格摆在这儿,注定是少数人的玩具。猛士917相当于在仰望U8和坦克500之间,插了一杠子,想吃中高端电动硬派SUV这口肉。这个细分市场够大吗?消费者买账吗?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东风这次把猛士单拎出来,砸84.7亿搞合资公司,说明它是真想把高端新能源越野这块拼图补齐。以前东风在自主品牌这块,总被人说“不温不火”,现在猛士、岚图、东风奕派几条腿走路,格局打开了。特别是猛士,不靠低价换市场,而是靠技术、设计、品牌力去冲击高端,这份魄力,值得点赞。

不过,高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品牌认知、用户口碑、服务体系,都是长期积累的过程。猛士917现在热度是有了,但能不能从“网红”变“长红”,还得看市场反馈。毕竟,消费者不是为情怀买单,而是为产品力和服务买单。

东风自主变革落地,猛士84.7亿合资启航-有驾

你觉得猛士917这车怎么样?定价合理吗?在坦克500、方程豹豹5和仰望U8之间,你会怎么选?这样的国产硬派电越野,你爱了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