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腾格里11000牛米轮边扭矩推着我爬坡时,路虎卫士车主递过来根拖车绳说:兄弟悠着点》
沙子从轮胎下面喷出去七八米远。
腾格里那个坡,目测得有四十五度,我挂着攀岩模式油门踩到底,整台车像被四只手从不同方向推着往上走。右后方那台卫士已经熄火两次了,车主站在坡底冲我挥手,意思是别硬来。我降下车窗喊了句“没事”,然后就这么上去了。
下来以后那哥们儿过来搭话,说你这猛士改了什么。我说没改,原厂。他不信,掏出手机查了半天参数,看到轮边扭矩那一栏——11000牛米,比他那台卫士多出快三成。最后憋了句:“电动的,不讲武德。”
这事儿要搁两个月前,我也不敢信一台刚提的新车能这么造。80万落地买台猛士M817,主要还是冲着华为那套智能系统来的。毕竟平时也得在北京城里开,传统越野车那个油耗和转弯半径,想想就头疼。
但真正让我下定决心的,是上个月去看车时销售演示的蟹行模式。
他把车开到展厅门口那条窄巷子里,两边全是车,目测连20公分富余都没有。我寻思这要是剐蹭了算谁的,结果就看车尾开始往右斜,整个车身横着就挪过去了。后轮跟前轮反着转,就跟螃蟹走路似的。当时旁边围了七八个人,全在那儿举着手机拍。
提车第三天就遇到了实战。国贸那边地库,车位旁边停了台卡宴,空间窄得我下车都费劲。要换以前开的牧马人,这车位直接pass。但这回我想起销售的话,挂上蟹行模式试了试,车真就斜着挪进去了。媳妇儿在副驾愣了半天,冒出一句:“这80万花得,好像也不冤。”
说到钱这事儿,当初签合同时确实肉疼。落地价算下来83万多,这钱都够买台保时捷卡宴了。但开了两周,油费倒是省了不少。市区基本纯电跑,一公里一毛多电费,比之前牧马人百公里十五六升油强太多。跑长途时发动机会自动切进来,高速巡航也就七升多点,对一台两吨多的大家伙来说,这个数字还行。
华为那套ADS 4.0在城里确实管用。早高峰东三环堵成狗,自动跟车跟停,我就腾出手来回微信。有次走三元桥那个环岛,无保护左转,它自己判断了对向车速就并过去了,那个时机卡得,比我开还稳。
鸿蒙座舱玩起来也顺手。中控屏往右一划,导航信息就甩到抬头显示上了,视线不用离开路面。语音助手能听懂“涉水模式”“蟹行模式”这些词,反应快到像提前知道我要说啥。最骚的是那个无人机,在坝上草原时语音控制起飞跟拍,回头视频直接生成,发朋友圈点赞破百。
不过要说这车完美,那也扯淡。
VMC底盘域控虽然好用,但少了点手动操作的乐趣。以前开牧马人越野,手动锁差速锁、调悬架高度,那种一步步征服路况的感觉,现在全让电脑代劳了。就像钓鱼改用全自动收线,鱼是上来了,但味道变了。
还有就是直营店那套玩法。去看车时发现销售必须先过华为培训考试,低于70分不让卖车。店里摆着VR设备让你提前体验越野路线,整个流程更像买手机不像买车。我这种习惯了传统4S店砍价模式的人,多少有点不适应。
上周末带车去顺义越野公园,遇到几个开普拉多的老哥。他们看我这台车外观挺唬人,主动过来搭话。聊到后来有人问:“智能系统坏了怎么办?你这车还能不能越野?”
这话倒是把我问住了。
回来琢磨了好几天,感觉智能越野这条路,方向或许是对的。传统硬派越野车那些痛点——城市油耗高、停车转弯费劲、新手上手难,确实被技术手段缓解了。但它算不算纯粹的越野车?这个我也说不准。
现在我的想法是:如果你既想周末出去撒野,又不想平时开着遭罪,M817值得考虑。要是追求极致机械感的硬核玩家,还是老老实实选Rubicon吧。
毕竟这事儿,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就像腾格里那个坡,卫士车主最后也上去了,只不过多花了十分钟手动调整。他下来后跟我说:“你那车省事,但我这么折腾一趟,才知道自己水平到哪儿了。”
这话听着,好像也有点道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