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奇瑞QQ,这车在不少人的记忆里,就是青春开始的标配。谁不是从小破QQ起步,摇着三缸发动机呼呼风过街头巷尾?那份最纯粹的自由感,就是它带来的。可如今再说起QQ,已经不再是那个仿佛能装下一切梦想的小车了,而是站到了新能源时代的风口。
新生代设计师的入场,这事到底有啥特殊意义?我们得先问问:为什么那些年QQ能成为无数人的“初恋”?是颜值吗,是价格吗?还是因为那时候我们对自由的渴望太强,恰好QQ刚好合适?这些都是理由。但归根结底,一个好设计一定是踩在时代需求的节点上长出来的。那现在呢?新QQ又是碰上了什么“风口”?
这就得聊聊“用户”到底在变啥。以前的QQ,谁买?小镇青年、小城市家庭,或刚毕业的小白领,一切能省钱搞定生活的人。如今的QQ3、QQ5,面对的是新一代城市“玩趣青年”。他们喜欢奶茶咖啡,享受精致消费,爱折腾,讲究自我表达。车,对他们来说,是移动的独立空间,是个能让朋友圈点赞的潮玩单品,是随时能拉上朋友去城市角落拍照打卡的神器。
王乾烽、郭毅辉这样的90后设计师,能不能捉住他们要啥?这其实才是全新QQ真正的“试题”。
咱一般人其实很难把“车的审美变化”看得太明白。觉得风格变了,样子新了就好像够了,可其实细节老多了。新QQ3的造型那叫一个“绕”,轴距拉长、前后悬短、尺寸收着不大,空间却不憋屈——这思路亮点在哪?传统厂商开会就一句:尺寸大,空间多,卖得好。但你永远卷不过后来的新势力。那怎么办?王乾烽等人偏不信这一套,自信地玩起了“都市感”,把体积做紧凑,让造型更萌动,外观曲线追着光走,比过去那种锋锐腰线柔和耐看,视觉重心更低,开出去就是一只“行走的表情包”——你说这不戳年轻人的审美,那还有什么能戳?
但设计难在,当所有人都知道要“个性”,可怎么让大众买账?很多车“标榜个性”,往往是加点涂装、贴几张膜就甩手了,根上还是复制粘贴。新QQ直接从设计上“预留接口”,把车身零件有意分割,方便用户将来DIY刷色、改装。有点像小米玩手机壳,不怕你折腾,就怕你不玩。外观想张扬就张扬,想低调就低调,这种底层思路的变化,其实不止做了用户“后悔药”,关键还给玩车文化铺路。
说到这里,不禁想问,中国造车这二十年,设计师从哪变成了“主角”?早些年,设计是一种噱头,讲出来给媒体听的。现在,“90后、00后主导造车美学”成了新闻本身,到底为啥?也许是因为——年轻设计师真的能用共情的方式,划到市场的主航道。年轻人造给年轻人用,真有点“自己写歌自己唱,能不能火全靠自己”的劲儿在。
这个劲头,还真体现在“方圆共生”上。乍听之下像玄学,实际上是东西文化结合的名堂。中国传统讲究中庸与和谐,“方中带圆”“刚柔并济”。全新QQ3、QQ5的内饰就是这种思路,不给人以死板,也不走纯西式的棱角分明。郭毅辉“玩”跑道圆、方中带圆的纹理、氛围灯,让空间甚至有种温柔的流动感,正好切合当代年轻人口味,“盐甜都能来”。你开门就是温暖场,谁还会嫌弃这“小东西”?
一个车企敢不敢让年轻设计师说了算?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所有传统车厂都会说“我们愿意为年轻人让位”,但一旦涉及决策,条条框框总出来。奇瑞这次没有嘴上功夫,真把第一个带薪年假的小伙儿放到台前——这份信任和放权,才真正叫做中国“新生代设计师的崛起”。
时代的变化,给了他们舞台,也提供了与全世界比拼的机会。以前我们买日本、德国的车,觉得那才叫“精致”叫“合理”。但新QQ的设计底气,是从中国日常里来的。你看那些参数化纹理,像极了中国山水和城市地图的叠影,现代又带点禅意。过去没人敢这样搞——决策者怕市场不认识、不接受。而现在,是市场本身需要和欢迎这种风格。
再说句直白话,有些设计“新”得不落地,烧的是PPT上的高大上乐趣,看着热闹但没人要。新QQ这些90后设计师,总算是让“新”成为了实用、好玩且能实现的东西,不只让用户满意,更顺便燃了一把“国货自信”。
再退一步,有多少人真的在乎车的设计?有。尤其年轻人。汽车的“外貌协会”,有时候是消费升级的入口。你不吸引眼球、不提供情绪价值,车企就只能去卷价格,卷到最后不是死路么?
全新QQ敢于在设计上“出圈”,其实就是把自己变成了新消费的入口。谁的青春不想要点儿不一样?以前有一辆二手QQ去兜风已足够牛B,现在再来台新QQ,插电、智能、造型百变,全城跑着玩,朋友圈晒图不用滤镜,这不正好搞定了年轻人的心头好。
又有谁真正琢磨“设计师”的力量?这两年,中国品牌出口越来越多。靠什么?一半是性价比,一半就是设计。你随便去东南亚街头溜达,就会发现中国车何以卖得动:不是因为车多神,而是长得新鲜、符合环境,各种定制化做得溜,年轻用户乐得买单。当选择不再是“有”与“没有”,而是想怎么组合都行,这种“可变性”就成了最吸引人的设计哲学。这是把消费主动权交给了用户,也输出了中国新世代的想象力。
讲了半天,其实也得问:我们凭啥说中国年轻设计师崛起了?这话说太多也容易变成“自嗨”。但你要真细看,满大街穿的、用的、玩的,无不是“设计师主导生活方式变迁”的缩影。你能记住上一代QQ的确切细节,还是撞色车漆、圆润灯组和那个仿佛自带故事的微笑前脸?每一代设计师都用想象力,为用户添了一份身份认同。现在的QQ搞趣味拼色、个性配置,是不是刚好对应了年轻人“不怕异类、就怕平庸”的自信?
最后抛个问题:新生代设计师会不会被“体制”和“市场”捏回去?这事儿还真说不好。市场永远是瞬息万变的,今天允许你自由,明天可能要你妥协。可只要有“王乾烽、郭毅辉”们持续输出,把用户当成设计师的共创伙伴,“玩”的路子就不会断。这个时代最大的底气,其实不是套路炫技,而是真把用户的压力、梦想、无聊和有趣一股脑卷进来,一起去定义何为“都市玩趣”。
所以说,“全新QQ的设计心路”,不是一个人、一个团队的故事,是整个时代选择了“个性至上”和“中国式创新”的一次合谋。今天的QQ,不再只是那辆承载初恋的小车,而是每一个想把生活过得有趣、过得与众不同的年轻人的新标签。
这,才是真正属于中国新生代设计师的高光时刻。而玩,就要趁现在。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