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的人也不一定买,森林人为什么注定小众?
在这个新能源车喧嚣热闹的年代,燃油车的风光似乎变成了水面下的暗流,虽然销量不见得差,但网络的话语权越来越稀薄。更有趣的是,现实中一些传统品牌的经典油车,还能郑重其事地霸占着销量榜,就像那些看似走下坡路的老将,线上“常败”,线下“常胜”。可当我们把目光移到那些小众品牌、偏安一隅的进口燃油SUV时,故事就变得酸甜苦辣,颇有点“明明可以靠颜值,非要靠实力”的执拗。今天的主角,就是斯巴鲁新上市的2026款森林人。
森林人最新一代的发布,几乎没有带来任何价格上的惊喜——官方指导价从24.98万元起,顶配26.58万元。比起身边在价格战中躲避子弹的主流品牌,斯巴鲁的坚守显得有些离经叛道。你降价增配,让利于民;我做定力担当,守住自家独特的价签。这样的人设,在洒满数字人民币的今天,多少有点“不合时宜”。说的直白点,同价位的合资或国产强手如林,纷纷堆砌配置,却看不到森林人一丝“讨好客户”的急迫感。
有人说斯巴鲁骨子里自带傲气,其实不然。你瞧,新车确实在外观上下了点功夫,造型更现代,屏幕尺寸硬着头皮往大了整,但坐进车里的那一瞬间,你会发现:这依旧是传统油车的老派味道。方向盘、空调旋钮,连一圈银色饰条都在说着“时光未老”。2.5L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全时四驱,是斯巴鲁粉丝津津乐道的技术信仰,X-Mode驾驶模式也小有亮点。配置层面,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手机无线充电一个不少,全力向主流对齐。但讲道理,这些拿去和琳琅满目的智能车对比,依然撑不出“高科技”三个字。
一边是新势力、新技术卷得日月无光,一边是坚守自我的进口小众SUV。森林人在20-30万级别里,显然既做不了攻城略地的先锋,也捞不到沉迷情怀的大众。车型独特是没错,可你要让更多消费者愿意为了这点独到掏腰包,恐怕没那么容易。同级对手们既有空间,又有智能座舱,还善用中国消费者喜好的大屏、网联、人机交互,搞得森林人“内外不是人”:想舒适不如竞品,拼性能不一定赢,聊高科技谈不上领先。斯巴鲁的“圈地自萌”,注定只能吸引极少数认同者。
再说品牌。如今的中国市场,豪华品牌下场促销,曾呼风唤雨的大品牌也不得不低头。加价提车的保时捷、玛莎拉蒂早就不再高不可攀,价格优势荡然无存。斯巴鲁却反其道而行,始终保持进口车昂贵身份,不降价也不妥协。可这份不妥协,带来的代价就在售后维修、零配件更换上。谁有时间等个配件大半年?哪位车主愿意冒着养车高成本的小众浪漫?买车容易养车难,新时代中产阶级哪里还有闲情雅致,为一份思念埋单?
当然,斯巴鲁的“犟”也有它的底气。数据显示,2024年斯巴鲁在华销量不过三千多台,还没很多网红新势力的一个月销量高。但到了日本本土,一年十几万台;北美市场,更是年销超七十万。这边厢在中国冷板凳坐穿,那边厢欧美日三地鲜花满头,比起在国内苦苦讨好消费者,不如专心经营核心市场。很现实,也很诚实。森林人之所以定价固执,市场表现不温不火,本质上因为中国市场对它而言只是“风景”,既不是主战场,更谈不上生计压力。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人家毫不在意。
所以,说到底,森林人小众不是偶然。它有点像独立导演的文艺片,懂的自然入戏,不懂的永远隔屏观望。中国消费者追逐性价比、拥抱前沿科技,森林人却坚持自我。既不迎合,也不讨好,这种态度本身也值得一分尊重。但拿这份小众情怀,去换取主流认可,恐怕只是镜花水月。现实残酷又幽默:森林人存在,是个性残留;森林人小众,则是市场规律。至于买不买,看你是理智派,还是情怀派。不管怎样,森林人都无意说服每个人——就像现实也不会专门为谁让路。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