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回应注销与江淮合资公司,蔚来江淮的分手意味着什么?

蔚来江淮"分手"背后:代工模式终结,独立造车时代来临

各位车友,今天咱们聊个有意思的话题——蔚来和江淮的"离婚案"。

这个车,有点意思!

---

一、九年"代工婚姻"画上句号

7月24日,江来制造公司正式注销,蔚来和江淮的合资关系彻底终结。

这可不是简单的商业分手,而是中国新能源行业从"借壳造车"到"独立行走"的缩影。

学姐划重点:

1. 代工模式曾是救命稻草:2016年蔚来没资质、没工厂,靠江淮的"准生证"才把车造出来。

2. 31亿买断工厂:2023年底蔚来砸钱收购江淮两座工厂,今年4月拿到独立生产资质,终于"断奶成功"。

3. 表面体面,暗流涌动:双方嘴上说着"不影响其他合作",但制造环节剥离后,换电合作能撑多久?

这个车,有点东西——蔚来单飞后首月(6月)交付2.4万台,同比增长25%,看来自己管生产线效率反而提升了。

---

二、代工模式的"遮羞布"被撕开

"两个瘸子互相搀着走"——这话虽然扎心,但财报数据骗不了人:

- 江淮连续8年主业亏损

蔚来回应注销与江淮合资公司,蔚来江淮的分手意味着什么?-有驾

- 蔚来2024年净亏200亿

学姐说车:

代工模式就像租房子结婚,短期省钱但长远看隐患重重:

- 成本黑洞:代工费、管理费、沟通损耗,蔚来每台车要多付江淮近万元。

- 品质管控难:同一工厂既造江淮又造蔚来,品控标准难免打架。

- 品牌溢价受损:车尾"江淮"标让蔚来高端形象打折扣,老车主抠标不是没道理。

劝退警告:轻资产模式玩不转了,全链条自建的成本压力才是大考(参考高合的前车之鉴)。

---

三、独立造车的"钱窟窿"有多深?

李斌曾说江淮工厂"超保时捷",现在看真不是吹牛——但独立后的代价也很真实:

1. 固定资产折旧:31亿买的工厂设备,每年折旧几个亿

2. 人力成本:工人社保、公积金、培训全得自己扛

3. 供应链管理:以前甩锅给江淮,现在得亲自和电池厂、芯片厂砍价

蔚来回应注销与江淮合资公司,蔚来江淮的分手意味着什么?-有驾

跌冒烟了?未必!蔚来Q2毛利率回升到18%,说明自建工厂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

四、换电合作:分手后的"新纽带"

双方嘴上说"还是朋友",实际动作更诚实:

- 2024年1月签换电协议

- 江淮加入宁德时代电池共享体系

- 为长安、吉利换电联盟供货

慧眼识车:

换电是蔚来的护城河,江淮转型供应商反而更赚钱。

这波操作堪称"离婚不离生意",比某些品牌撕破脸体面多了。

---

五、给车友们的购车建议

1. 短期观望:工厂过渡期可能影响交付节奏(参考特斯拉柏林工厂磨合期)

2. 长期利好:自建工厂意味着品控更统一,蔚来ET5新款值得期待

蔚来回应注销与江淮合资公司,蔚来江淮的分手意味着什么?-有驾

3. 警惕"品牌洁癖":抠掉江淮标不会让车更好开,理性看待代工历史

真香预警:蔚来二代平台车型(如ES7)全部产自自建工厂,工艺确实有提升。

---

六、行业启示录

这场分手给新能源行业打了样:

- 代工是过渡,不是归宿(理想、小鹏早已转型)

- 合作可以换姿势长久(比如比亚迪给特斯拉供电池)

- 独立造车才是终极考验(现金流、技术、管理缺一不可)

天塌了?不至于!蔚来账上还有500亿现金储备,够烧三年。

但明年能否盈利,才是真正大考。

---

最后灵魂拷问: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没了江淮代工的蔚来,会飞得更高还是摔得更惨?评论区等你们高见!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爱说实话的学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