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大了!“辰致科技”不是长安的“新央企”

字数:950字 | 预估阅读时长:3分钟

最近汽车圈又出了个大乌龙!有没有发现网上到处都在传"长安汽车要改名叫辰致科技"?说什么新央企要来了, 长安要换门第了. 说实话, 这个误会真的有点大.

要我说吧, 这事儿从一开始就被大家想复杂了.辰致汽车科技集团 这个名字一出来, 股民们就炸锅了. 有人说这是新央企的名字, 有人说长安汽车要改名换姓了. 结果呢?官方紧急澄清:都想多了!

真相到底是什么

6月24日, 长安汽车官方直接出来辟谣了. 说得很明白: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既不是长安汽车改名, 也不是未来新央企的名字 . 这个集团主要干什么?汽车零部件!就是个零部件公司, 持有长安汽车17. 99%的股权.

想想看吧, 如果真的是长安汽车要改名. 那得多大的事儿?怎么可能这么轻描淡写就过去了. 再说了, 长安汽车这个品牌做了这么多年, 162年的历史底蕴, 40年的造车积累, 换个名字?那不是脑子进水了嘛.

其实这个"辰致"的名字, 在长安汽车集团内部早就用了.辰致制动系统 2005年就成立了,辰致科技 2022年就有了, 专门搞线控底盘技术研究. 人家就是个零部件的产业布局, 跟什么新央企改名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误会

说白了, 还是因为之前长安汽车跟东风汽车的重组传闻闹得太凶了. 2月份的时候, 大家都以为这两家要合并重组, 网上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 后来6月5日官宣, 长安汽车要分立成独立的新央企.

这下好了, 大家的神经都绷得很紧. 一听说控股股东改名叫"辰致科技集团", 立马就联想到:这是不是新央企的名字?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个新央企到底叫什么名字对吧.

但现实是:新央企还在注册推进中呢 !人家长安汽车的董秘办都说了, 这个新央企的名字还没定下来. 现在这个辰致科技集团, 就是个零部件业务的整合, 跟新央企没半毛钱关系.

辰致到底是个什么公司

其实"辰致"这个名字背后, 还有点门道. 长安汽车集团这几年一直在搞零部件业务的整合重组.辰致制动、辰致悬架、辰致轻量化... 这些公司都是干什么的?智能线控底盘系统!

误会大了!“辰致科技”不是长安的“新央企”-有驾

说得通俗点, 就是汽车的"大脑神经系统". 现在汽车越来越智能化, 自动驾驶、智能辅助这些功能, 都需要这套系统. 长安汽车集团把这些业务统一整合到"辰致"品牌下, 就是要打造 自主可控的线控底盘产业布局 .

从商业角度看, 这个整合还挺有意思的. 原来这些零部件公司都是合资参股企业, 长安汽车集团在里面话语权不够. 现在通过回购股权、重组整合, 把控制权拿回来了. 这样一来, 不仅能引入新技术, 还能拓展市场, 算是个不错的商业操作.

未来格局会怎么样

按照内部人士透露的信息, 未来很可能 长安汽车和辰致科技是两个独立的主体 , 都归新央企管. 就像现在一汽集团下面有一汽解放、一汽轿车这些子品牌一样.

这样安排其实挺合理的. 长安汽车专注整车制造, 品牌运营;辰致科技专门搞零部件, 技术研发. 分工明确, 各自发展. 而且还能避免内部竞争, 形成协同效应.

说实话, 这种误会也不算完全没道理. 毕竟长安汽车最近的动作确实有点频繁. 先是跟东风汽车的合并传闻, 后是新央企的分立消息, 现在又是控股股东改名. 普通股民和消费者搞不清楚也正常.

对我们消费者有啥影响

坦白讲, 这些资本层面的重组整合, 对我们买车的人来说, 影响真的不大.长安汽车还是那个长安汽车 , 海豹、深蓝、阿维塔这些品牌该怎么发展还怎么发展.

反倒是辰致科技这个零部件业务的整合, 可能对长安汽车的产品竞争力有好处. 毕竟掌握了核心零部件技术, 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都会更有优势.

老实说, 现在汽车行业竞争这么激烈, 有点技术积累和成本优势, 对消费者来说也是好事. 至少不用担心买到车之后, 零部件供应跟不上, 维修保养找不到地方.

所以啊, 大家也别太紧张. 这种商业重组在汽车行业很常见, 关键还是看产品本身. 车好不好开, 价格合不合适, 服务到不到位, 这些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

总的来说, 这次的误会提醒我们:看新闻还是要仔细点, 别被标题党带偏了. 辰致科技就是个零部件公司, 新央企还在路上, 长安汽车依然是那个熟悉的长安汽车.

误会大了!“辰致科技”不是长安的“新央企”-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