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事最近让汽车圈热闹起来,说出来你可能都惊掉下巴——本田,那个小时候谁不羡慕家门口要有辆雅阁的本田,居然混得有点惨兮兮了。
你要是光听说“销量下跌”,多半觉得这不稀奇,车市每年都有几家品牌在水逆。
但人家本田这回,真是摔得有点狠。
7月份,整个中国市场干巴巴卖了4万多台,比去年又缩水一截。
回头一算,昔时2020年一个月还能横扫二十多万,转眼这几年直接六成没影了。
你敢信吗?某些咱没听说过几次的新晋品牌,月销都能把本田甩到车尾后头。
东风本田的老大都憋不住了,自己开会的时候自打鸡血:“咱就在生死的悬崖边上溜达,退路哪有,进都不是,退也不是。”
你要是老板,心里得多咯噔吧。
事情怎么走成这样?
当年车主口中的“日系三剑客”,本田可是里头的老二啊。
为啥现在混成这样,各种问题像过山车一样蹦出来?
其实,别只盯一个本田,整个日本车企都栽跟头了。
早些年,老百姓都认它家省油、毛病少,开个几万公里不换灯泡不换刹车片的人多了。
不过你要说“好时代到头了”,这句话搁现在真不算夸张。
中国自家造的新能源车,省油更省钱,配置多,还随手一丢就是智能化。
你可以去看,比亚迪卖七八万的都能带点智能辅助,自动泊车一开大道一条龙。
本田这边十几万的车,很多都不给像样的车机跟音响,隔音那叫一个硬核,半路开着都能把隔壁大爷手机铃声听得一清二楚。
小年轻能买账嘛?
真的不太现实。
咱说句公道话,数据不会说谎,本田今年前七个月干了35万来台,硬是比去年又少了一大截。
而且零跑那些新面孔,捣鼓几辆电动车,一个月销量就能盖过本田全家SUV。
老本田粉看着也得“啧啧”摇头啊——自家偶像咋就跟不上趟了呢。
问题到底卡在哪儿呢?
说白了,就是掉队了,技术和市场节奏全被超车了。
日系品牌这些年不爱折腾新玩意儿,电动车拿的还是那套日本本土改的模子,糊一糊牛皮就卖高价。
可比亚迪自己造电池、凿芯片,连螺丝都自己拧,技术积累一年顶人家五年。
本田智能驾驶这块,说实话还停留在“尬聊”阶段。
语音识别能不能听懂你说话难说,导航地图开着开着开始抽风卡顿,这要是赶上堵车,得把人气出高血压。
你说这怎样跟现在的消费者聊体验?
再说决策和管理,老本田这点也是世人皆知——总部大权还都在日本。
中国市场啥风吹草动,一传到樱花树下,反应慢得跟90年代拨号上网似的。
别的牌子一看新能源红利走起来了,忙不迭都扑进来。
本田还稳坐钓鱼台,看燃油车这俩字念念不忘。
电动车好不容易上了新产品,价格一出,直接把自己劝退,车主表示“买不起,干嘛不去买比亚迪”。
久而久之,这差距就大啦。
经销商那边的日子,那别说春风得意,简直是愁云惨雾。
走进本田4S店,现在常年挂出大红条幅什么“直降五万”、“八折清仓”,搞活动搞得跟临时集市似的。
但人气还是淡,车主也不消停,各种投诉,比如智能大屏老出bug、修车慢半拍,售后排队像医院挂号一样。
日系车引以为傲的可靠性如今也遭人质疑,网上一搜,不少人抱怨仪表盘亮灯如“圣诞树”。
本田要是再不自省,那这口碑迟早也保不住。
顺便说一句,落水的可不是本田一家,丰田和日产也差不离,轮番“考研”,都快考出心理阴影了。
丰田的纯电车型bZ4X个位数销量,一下午能清库存;日产轩逸原本卖得飞起,现在月销也还剩几千台。
看看德国车,大众ID系列为了让车能正常转起来只能一降再降,可软件系统自带一堆毛病,让车主每次出行都像拆盲盒。
一整个合资阵容,只能说:谁也别笑谁。
你说“自救”俩字,念起来很容易,真要做起来就难了。
本田当然不甘心等死,去年下半年找了中国本土企业牵手,准备新建工厂,明年上新几款纯电车型。
想法是好。
问题是“慢”,中国新能源领域早就是“内卷赛道”。
比亚迪一月一个小目标,长安、吉利也都一溜烟进化升级。
本田想靠“新工厂”打翻身仗,你说得熬到啥时候?
再看看别家,福特、现代,混动车和智能驾驶的风声水起,推新推得像喂鸭子一样。
市场根本不给喘息机会。
本田还在那慢条斯理修修补补,这节奏,不掉队都难。
说到老车主,有些话他们不大愿意明说,但心里都清楚:早年图本田省油、保值,家里小轿车就添本田。
可现在你上下班花油钱,还不如别人家电动车充一次电来的实在。
电费三分之一搞定,充电桩遍地都是,续航完全过得去,干脆直接换队投奔纯电大军。
合资车省油神话,一夜之间变成了传说。
看得见摸得着的难题是,经销商顶不住跑路了,甚至搞起了前台转行做售后,卖车不赚钱那还不如揽点保养单。
卧虎藏龙的4S店现在更像一座空城。
厂家这边还一个劲地给经销商压货——卖不动也得硬着头皮进车。
有销售职员私底下调侃,这几个月提成几乎领不到,“能活下来全靠奶奶的观音保佑。”
趋势其实很明朗了,本田的这难题,不是一时半会能解的。
新能源军团步步紧逼,你要么加速创新,要么准备挨揍。
本田、丰田、大众全靠“昔日的光”,可新生力量早已笑到最后。
丰田的混动,这两年被国产弯道追平;大众的MEB平台,玩不过比亚迪的刀片电池。
不得不承认,合资品牌想靠技术领先赚舒适钱的路彻底走到头了。
憋到最后的救命稻草,可能只剩下明年那些“新车型”。
本田打算来一把大的,不过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今年都快掉队了,明年还能老神在在?”
比亚迪等自主品牌推新款的速度快出了天际,留给合资品牌的窗口期真是少得可怜。
同行如日产,现在被秦PLUS追着打、凯美瑞优惠都跳水一样,这场面哪还有赢家?
其实现在年轻人买车,不为合资的光环买单,喜欢的不就是智能、车机、自动驾驶?手上有几万预算就能体验到这些,实在没理由再多掏一大笔跟本田结“旧情”。
经销商再怎么打折促销,也不过是“续命针”。
长期就靠低价吆喝,这路最后看定是死路一条。
本田眼下的危局,其实也折射出整个市场的沉浮变迁。
大家都想找到新出路,谁能读懂用户,谁能跑赢创新,谁才不会倒下。
但话说回来,老品牌辉煌过又如何,时代说变就变。
想舔回巅峰,难,真的难。
不知道你怎么看本田的这个局面,是坚韧翻盘还是跌落谷底?
一场新能源与旧传奇的比拼,你站谁?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