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这回算是“整活儿”了,一口气掼出三款插混MPV,这操作,有点意思。
搁以前,MPV这块地盘,感觉就是两头堵。
要么是GL8,商务腔调拿捏得死死的,老板们谈营生的那挂;要么就是埃尔法,那溢价,直接窜上云霄了,壕气冲天的主儿才敢碰。
现在,别克冷不丁来了这么一出,直接甩出三款插混MPV,价位从二十来万直捣百万级,直接“all in”各种诉求,从带娃利器到移动行宫,给你一站式配齐。
咱先聊聊这事儿的皮毛:别克这是要“截胡”啊!
MPV这市场向来四平八稳,但新能源的东风刮起来了,插混MPV还真是凤毛麟角。
别克这回算是瞅准了空当,想靠着插混这门手艺,在MPV圈子里“搅局”。
但要是再往下深挖,这可不止是“截胡”这么简单。
你瞧,现在大伙儿都在嚷嚷消费降级,可另一方面,对生活质感的要求也水涨船高。
既要捂紧钱袋子,又要舒坦,最好还能撑点门面。
别克这回出的三款车,恰恰是拿捏住了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
就拿那款GL8陆尚来说,三十万上下的身价,插混加持,空间敞亮,配置到位。
这不就是明摆着要跟奥德赛和赛那“碰一碰”嘛?
丰田混动是省油,但别克的插混更“绝”,能纯电溜达一段,跑长途也不怵。
空间比奥德赛宽绰,二排配置也够奢适,家用那绝对够格。
况且,GL8的“身价”一直坚挺,二手车也好出手。
当然,非要挑刺儿,可能就是少了点智能驾驶的“花活儿”,但对寻常人家来说,省下的银子加几箱油它不香吗?
再瞅瞅GL8陆尊,这车摆明了是想跟奔驰V级和埃尔法“掰腕子”。
埃尔法那溢价都赶上抢钱了,结果座椅还是布面的,这简直是“降维打击”。
陆尊直接给你L2+级智驾,三排座椅电动调节,冰箱彩电一应俱全。
虽说品牌光环可能比不上BBA,但配置明明白白摆在那儿,精明的老板们心里门儿清。
至于那款别克世家,直接是冲着雷克萨斯LM和埃尔法的“盘子”去的。
五米二的车身,比埃尔法还要大一圈,配置更是“炸裂”,50英寸的AR-HUD,二排座椅能一键切换各种模式,车顶还能“秒变”星空。
艾维亚版更是“脑洞大开”,门板里藏着负离子发生器,这简直就是移动“绿肺”。
插混版续航足够给力,纯电版充电速度更是超越特斯拉。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国产车卖到百万级别,消费者会不会“买账”?
毕竟,品牌认知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
不过,蔚来ET9都敢叫价八十万了,别克这次也算是给传统车企打了个样儿,告诉他们,时代变了。
当然,别克的这次“试水”,也折射出一些更深层次的“门道”。
一方面,中国汽车市场愈发成熟,消费者也愈发理性。
大伙儿不再盲目迷信品牌,而是更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和实用性。
另一方面,新能源技术的突飞猛进,也给传统车企带来了新的“机遇”。
别克抓住这个“风口”,推出插混MPV,也算是“顺势而为”。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原因归结为别克想要抢占市场,追逐利润时,是否忽略了别克也在力求改变,也在积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单凭别克敢于打破常规,尝试百万级国产MPV的胆识,就足以说明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总而言之,别克这回“重仓”三款插混MPV,不仅仅是发布几款新车,更是一次对市场、对消费者、对自己品牌的重新定位。
这波操作究竟能否成功“上岸”,还得看市场的“脸色”。
但起码,别克敢于“破圈”,敢于“叫板”,这本身就值得点赞。
正如开篇所说,别克这次“整活儿”了,这个“活儿”,或许恰恰是创新和突破的另一种说法。
全部评论 (0)